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方案

教学计划2天前

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旨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升他们的音乐技能和知识。学生的基础各异,有的掌握乐理知识和演唱技巧,另一些学生则相对薄弱,缺乏兴趣。教师需因材施教,鼓励学生,挖掘他们的潜力。教材内容涵盖“聆听”、“表演”、“创作与活动”,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目标包括了解中国及外国民歌相关知识,掌握基本乐理,进行合唱和演奏,以及融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教学进度表安排为22周,涵盖多样化的音乐风格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同文化的音乐特征,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小学上册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六年级学生在音乐领域已建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掌握的乐理知识相对扎实,声音状态和音色也很出色。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非常浓厚,但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歌唱技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而部分学生的基础较薄弱,对音乐缺乏兴趣,因此情况比较严峻。还有一些学生在音准方面存在问题,甚至对音乐知识、技能及视谱能力都不熟悉。虽然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表示了一定的兴趣,但他们常常不遵守课堂纪律,这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的学习,也对其他同学造成干扰。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因材施教,充分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多给予鼓励与认可,挖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涵盖了“聆听”、“表演”、“创作与活动”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之间相互关联。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三、本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秧歌、长调、短调、小调、劳动号子等相关知识,以及中国民歌和外国民歌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掌握教材中规定的基本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具备一定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且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通过歌曲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口形、呼吸技巧和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进行二部合唱,做到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均衡,同时能理解简单的指挥手势。通过多样的学习,认识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拍子、音色及音域的感知能力,发展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及其作品,通过乐器训练,学习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和伴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学科特点,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融入音乐教育中,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主要教学措施

第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歌曲时能够灵活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创造性地表现出歌曲的情感,通过“收集与资源”活动来增强查找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并能在信息获取中了解中外音乐文化的相关知识。第二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亚洲歌曲和乐曲的主题,体会各自鲜明的民族特色,能够演唱和演奏部分旋律,以自己的独特方式表达对邻国音乐风格的理解。第三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北方民歌的独特韵味,并通过南北方小调的对比,深化对北方民歌的理解,同时学会用秧歌步配合歌曲的节奏,参与“跑旱船”的表演,体验北方人民欢庆的情感。第四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准确掌握休止符、一字多音、点节奏等难点,运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表现出八三拍、四二拍等节拍特征。第五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音乐作品中寻找旋律走向的规律,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简单的节奏和旋律创编,能够根据作品的结构,为不同段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伴奏形式。第六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在多种音乐活动中感受北美音乐的多元特色,理解黑人历史与美国音乐发展的关系。

五、教学进度表

本学期的教学安排为二十二周,其中新授课安排十八周,复习课两周,机动课两周。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周 次工作内容教学时数
1-3第一课 音乐风格的探索3
4-6第二课 台湾民谣的两种风格3
7-9第三课 环球音乐的魅力3
10复习前面的内容1
11-13第四课 用歌声翱翔第五课 海鸥,我们的朋友4
14-15第六课 动漫歌曲欣赏第八课 校园的旋律4
16-17第九课 乡音的多样性第十课 古战场音画的描绘4
18-22第十一课 音乐家的故事第十二课 儿童歌舞剧复习4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方案》.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11206.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