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创建活动总结报告(实用3篇)

工作总结6小时前

随着经济发展,我县与周边乡镇的交流增多,矛盾和纠纷也有所上升。为此,结合相关政策,我县积极开展平安边界建设,以提升邻近乡镇的社会治安防控能力,降低违法犯罪率。通过建立边界治安联防机制,十年来未发生刑事案件,推动了两地商贸和谐发展。主要做法包括加强情感联谊、推动矛盾调处、构建信息联网、实施整治联治以及事故联处,确保稳定。尽管取得成效,仍需加强对平安边界的宣传和专业人员的培训。下一步计划为深化创建活动、加强档案管理、规范界线界桩管理,持续关注平安创建工作,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平安边界创建工作总结

平安边界创建工作总结 第1篇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县与周边乡镇之间的交流愈加频繁,然而随之而来的矛盾和纠纷现象也有所增加。为落实省、市、县关于平安边界建设的相关意见,结合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及《江西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的精神,我们积极开展创建和谐乡镇的各项工作,以进一步提升我市辖区内相邻乡镇在社会治安方面的防控能力,降低违法犯罪发生率,推动良好的社会治安氛围,共建和谐的乡镇环境,已开展了多项实质性的举措。围绕《关于建立邻近乡镇边界稳定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我们将维护边界地区的社会稳定理念放在了全乡社会政治及治安工作的核心位置,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积极探索出一条边界地区矛盾纠纷处理的有效路径,实现“联谊、联防、联调、联网、联治”的良好局面。

一、基本情况与主要成效

我乡与周边乡镇交界,相邻边界线超过1万米,分隔两地的是一座山脉,南山为我乡,北山为邻镇,涉及边界自然村共计45个,常住人口9000多人,统计数据显示,双方之间有240对亲属关系。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建立起边界治安联防工作机制,为营造和谐的边界治安环境奠定了基础。在过去十年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平安创建”的方针,认真实施“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总体策略,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创建平安家园,始终坚持互谅互让的原则,使得两地关系融洽、商贸往来频繁,边界治安状况良好,十年来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边界治安联治工作的高效推进,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总结

一是加强情感联谊。我们与周边乡镇通过网络交流等形式进行互动,开展互访活动,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推动友好乡镇和友好村的创建,为维护边界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各边界矛盾纠纷的联防联调组织定期进行互访,加强双方乡镇、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干部之间的情感联络,激发了大家共同调处边界矛盾纠纷的积极性。

二是推动矛盾联调。我们主要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开展互访及协作等多种形式,协力预防和及时调处矛盾纠纷,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确保各种不安定因素能够及时得到处理,真正做到“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当、打击得力”。在边界联防机制的推动下,所有矛盾纠纷均得到了有效调处,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三是构建信息联网。我们成立了相关组织机构,完善基础网络。双方共同成立了边界治安联防委员会,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3名,双方综治办及相关行政村为成员,同时在乡一级配备信息员、联络员,村级和组级也设置了信息员,确保信息畅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专责日常事务,主任由乡党委政府一把手担任,副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职位及办公室设置实行轮流制。

四是实施整治联治。我们建立了相关规章制度,制定联防公约。在边界治安联防会上,根据上级相关精神共同商定并修订公约,明确组织机构的建立及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的方法和原则。公约明确调处纠纷应遵循相互理解、互谅互让的原则,注重预防性及及时性,调处责任主要由乡(镇)一级负责,相关意见书需报县(市)综治委备案;若责任在村或组一级,由双方村级调委会共同下意见并备案。公约还规定每季度进行一次情况交流和治安状况分析,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联防委员会全体会议,邀请上级综治委及同级公安派出所参与,共同讨论边界联防事宜,分析形势,修订制度,总结经验。

五是事故联处。与邻镇的交界,因其矿产资源丰富,务工人员较多,治安情况复杂,事故时有发生。我们建立了事故联处机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各方迅速沟通,以互谅互让的原则联合处理,确保和谐友好的氛围。

三、保障措施

一是领导重视,保障措施到位。双方的边界治安联防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县(市)综治委的领导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门关心,乡党委政府将此工作纳入日常安排;为边界联防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乡、村之间的交流活动和联防工作。

二是群众参与,党员带头示范。边界联防机制在组建过程中得到了边界村民的全力支持,广大村民积极参与,特别是在新塘村和郑湖村建立了无职党员边界治安联防岗,各设有4名党员参与,许多农民党员积极遵守规定,自愿参与调解工作,维护村民合法权益,有效化解了双方矛盾,为构建和谐平安乡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十年的努力,边界联防工作逐渐由小变大、日益完善和成熟,创造出了一方平安的环境。然而,这项工作仍需持续关注和细心维护,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坚持和睦共处、加强合作,不断探索创新的途径。我们相信,德安与邻县的边界稳定是可期的,两地的商贸往来也将更加频繁,经济发展必将更为迅速。

平安边界创建工作总结 第2篇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市民政局的全力支持下,我县深入贯彻省综治办、民政厅《关于印发的通知》(晋民发[20XX]57号)和长治市民政局《关于印发的通知》(长民字[20XX]93号)的精神,围绕创建“平安边界”这一工作重点,积极开展相关活动。现将我县平安边界创建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沁源县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隶属于长治市的西北角。东边与沁县接壤,南边与屯留、安泽、古县相邻,西面与灵石、霍州接界,北边则是和平遥和介休相连。全县总面积为196平方公里,南北长达103公里,边界线长度约为98.3公里,共设有双面界桩10个。我县以“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为抓手,结合实际情况,推行界线的有效管理,维护了边界地区的社会稳定。

二、主要做法

一是保障领导到位。为加强平安边界创建工作的推进,我县及时调整并落实了创建活动的领导小组,强化了组织领导。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平安边界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形成了从上到下的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工作格局。我县加大财政投入,落实边界及地名管理工作经费15万元,确保了界线、界桩管理及平安边界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是明确责任到位。将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视为一项长期性工作,精心组织,提升思想认知,确保责任落实,积极推行平安边界创建活动。每年年初,县委、县政府都会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综治工作考评,与平安县城工作创建同安排、同部署,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平安边界创建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

三是实施措施到位。为推动平安边界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我们采取了“五项措施”。落实界线联合检查制度;全面推行符合市民政局要求的界线管理“两书两图一责”工作制度;第三,签订县乡村三级的平安边界共建协议书;第四,建立全县边界管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并出台了《沁源县边界管理应急预案》。建立成员单位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全县10条县级界线均已签订平安边界共建协议书,明确了建设目标及相应的措施和机制,促进了边界地区的和谐稳定。

三、存在问题

尽管我县在平安边界创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要求相比仍存在差距,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对平安边界的认识仍需加强。平安边界的宣传工作是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工作人员已深入到界线附近的街镇和村居,利用多种宣传工具加大宣传力度,但群众对平安边界的理解仍然不够深入。

二是专业人员不足。目前,由于专业人员数量不足及对地名业务的不熟悉,导致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呈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深化平安边界创建活动。结合今年的工作情况,提升界线管理,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2、加强界线档案管理工作。结合市级地名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建设,推进边界线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认真做好界线联合检查档案的归档工作,力求达到规范化、标准化。

3、规范管理界线界桩。依据《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理办法》(民政部令第36号)的要求,分工明确,及时处理界桩的移动或增设工作,确保及时修复或恢复损坏的界桩,保持界桩位置准确、埋设牢固、明显易见、标识清楚,并及时查处损坏界桩的行为。

平安边界创建工作总结 第3篇

今年,我台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维稳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文件精神,将平安创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始终保持“绷紧安全弦,常念平安经”的意识,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平安创建工作纳入我台年度考评体系,定期梳理问题,排查隐患,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定期进行检查和督促,将可能出现的隐患在初期阶段及时消灭,从而确保我台今年平安创建工作平稳推进,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平安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今年,我台着力加强平安创建工作,及时掌握各种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并能够快速调处和化解,排除隐患,全年未发生群体性械斗或闹事,没有出现集体或个人上访事件,未发生到XX市上访的群体性事件,安全播出未出现抢劫、盗窃、火灾及政治宣传事故。在严打和重点整治中,我台没有干部职工参与“黄赌毒”活动,没有邪教人员违法犯罪案件,为我市的广播电视事业创造了稳定的环境,推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我市建设粤北门户城市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进一步明确责任,推动平安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1、台领导班子将平安创建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我台成立了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台长李明担任组长,副组长由副台长张勇、王志军担任,成员从各室、部、中心站抽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责落实平安创建工作,解决治安热点和难点问题,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在财政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我台仍确保平安创建工作的经费支持,所有相关费用均按照实报实销的原则进行,确保我市的社会治安工作有序开展,为广播电视事业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2、增强“一岗双责”的意识。确定台长为平安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各室、部、中心站的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将平安创建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和述职的重要内容。年初,台长与各部门负责人签署了《XX市广播电视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责任书》、《XX市广播电视台安全播出责任书》,强化各部门的安全意识,确保各部门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设施建设及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采取考核和奖惩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安全生产目标落到实处。为更好地落实平安创建工作责任制,我台将其纳入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在年初制定计划,平时落实,年终确保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每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例会,按时完成统计和总结工作。

 三、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今年,我台积极落实并完善平安创建工作责任制,结合自身广播电视的特点,注重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宣传报道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南雄新闻》栏目,播出维护社会稳定的口号和标语;二是与市公安局联合制作《警务报道》,大力宣传我市在平安创建工作中的成就,曝光黑恶势力的违法案例;三是结合全市综合治理宣传月和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通过新闻采访、典型事迹宣传等方式,推广我市在社会治安工作中的优秀经验和法律法规,提高市民的法治意识,推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平安创建工作。全年,我台共播出相关新闻300多条,播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口号和标语350条次,为我市的社会治安稳定做出了贡献。

《平安创建活动总结报告(实用3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gongzuozongjie/11443.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