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节能工作总结与未来工作重点分析

工作总结2天前

招商局公共机构为加强节能工作,成立了以副局长为组长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统计能源消耗,并定期提交节能数据报告。通过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鼓励从小事做起,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强化日常管理,确保水、电、燃油的合理使用。重点措施包括严格控制用电和用水、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优化办公用品使用等。未来,将继续完善节能管理制度,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推广新能源和节能新技术,确保节能降耗工作长期有效推进,以推动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深入开展。

招商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

(一)加强统筹,全面推进节能工作

为确保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有效实施,我局成立了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为组长,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部署节能工作,同时明确专人负责能源消耗的统计工作,每季度向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节能数据报告。领导小组会定期召开节能降耗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责任,确保节能工作落实到位。

(二)开展培训,提高节能意识

为了更好地实施机关节能措施,我局采取发放宣传材料和集体学习等形式,增强干部职工对资源节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鼓励大家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自觉节约的习惯,切实改善机关的工作作风,积极推动节约型机关的建设。

一是依据《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组织针对性强的节能技术和知识培训,发放相关的宣传资料和教材,以提升节能管理能力和操作水平。

二是开展节能宣传活动,在局内公共区域张贴标语,以此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资源节约意识、节约意识及环保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使节能减排成为一种自发行为。

(三)健全制度,强化日常管理

我局结合实际情况,以节约水、电、公务车燃油为重点,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规范资源使用行为,确保公共资源的利用有章可循。建立和完善能耗统计制度,准确记录办公场所及设备的水、电、油等能源消耗数据,并定期进行公开、分析,总结资源消耗情况,形成完善的节能管理、监督和奖惩机制,扎实推进我局的节能降耗工作。

(四)突出重点,实施有效措施

局领导班子结合实际情况,明确节能工作的重点,按照公共机构节能的实际要求,切实加强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消耗。

1.严格控制用电。减少空调的使用频率,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度,冬季不得高于20度;倡导在办公室尽量利用自然光,做到人离开时灯立即熄灭;尽量减少办公设备的待机能耗,确保下班前关闭电脑及其他电器设备。

2.节约用水。在卫生间等用水区域设置节约用水标识,强化用水设备的维护管理,确保避免漏水问题。

3.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一是统一调度公务用车,避免公车私用;二是减少出车次数,合理安排同线路人员共享车辆;三是严格控制燃油消耗和车辆保养费用,根据车辆类型科学核定油耗,司机需事先报备加油和保养维修的情况。

4.优化办公用品的使用。一是建立健全办公用品的采购、分配和领用制度;二是选用环保低能耗的办公设备,控制办公用品的费用;三是推行电子政务,实现无纸化办公;四是提倡双面打印,避免重复使用纸张。

二、工作要点

(一)扎实进行能耗统计工作

能耗统计是节能工作的基础,统计工作应当尽早开展,并持之以恒地推进。

(二)完善相关制度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目标,完善节能相关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确保资源使用责任落实到位。

(三)强化组织领导

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提升宣传力度,加大对干部职工节能意识的培训,推动低成本和无成本的节能措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有效降低能源消耗。积极推广新能源和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加强用能设备的节能技术改造,逐步淘汰高能耗的办公设备。

(四)聚焦重点,深化公务用车节能

1.加强公务用车的日常管理。健全公务用车的使用管理制度,合理安排用车路线及人员搭配,减少车辆的空驶,提高使用效率。严格执行派车登记制度,杜绝公车私用,建立车辆油耗及维修费用的单车核算制度。

2.积极推进公务用车服务社会化。结合公务消费制度改革的要求,稳步推进公务用车服务的社会化,鼓励干部职工使用公共交通及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

节能降耗的工作必须长期坚持。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切实做好节电、节水、节油等各项节约能源的措施,完善节能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节能氛围,积极推动节能降耗工作的深入开展。

年 月 日

《公共节能工作总结与未来工作重点分析》.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gongzuozongjie/12077.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