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端午节庆祝活动策划方案(精选20篇)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围绕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设计多样化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节日的历史背景及习俗,例如吃粽子、赛龙舟和挂艾草等。活动的目标包括增加幼儿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激发爱国情感以及促进动手能力。策划中提及多种环境创设,如科学区、美工区和表演区,便于幼儿参与体验。还鼓励家长与孩子们共同收集资料、参与活动,以增强家庭互动,提升节日氛围。活动内容包括品尝粽子、制作香包、模拟赛龙舟等,力求在欢快的氛围中增进对端午节的理解和热爱。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1
一、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传统节日,它包含许多独特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囊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非常适合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参与,不仅能够促进他们动手能力的发展,还能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端午节还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如“屈原”的传说,能够激发幼儿对民族的自豪感。我们决定围绕端午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
二、主题目标:
1、让幼儿了解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学习和参与节日的风俗和庆祝活动。
2、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环境创设:
1、科学区:准备艾草和菖蒲,并展示各种形状的香囊。
2、美工区:提供制作香包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与端午节有关的图文资料,帮助幼儿认读。
4、表演区:提供布条和纸棒,供孩子们模拟赛龙舟的场景。
四、家长工作:
1、鼓励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习俗的图片和资料,向孩子们讲述相关的故事。
2、带孩子们去购买节日用品,如艾草、粽子、香囊和咸鸭蛋,并在幼儿园与小朋友们分享。
3、安排亲子活动,观看关于节日庆祝的相关报道。
五、活动安排:
★活动一:品尝粽子
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和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认识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培养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准备:让孩子们分组带来艾草、菖蒲、粽子等节日物品,与同学们共同分享。
★活动二:乐高制作龙舟
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分工合作,用乐高拼插玩具创作龙舟。
2、增强合作精神、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准备:乐高拼插玩具。
★活动三:画龙舟
目标:
1、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协作,采用泥捏、绘画等方式创作龙舟。
2、提升合作性、创造性及动手能力。
准备:美术材料。
★活动四:龙舟水(玩水活动)
目标:
端午节前后,通常会有丰沛的降水。民间有“洗龙舟水”的习俗,寓意健康和平安。我们设计了一个以玩水为主题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水中嬉戏,体验节日带来的欢乐氛围。
准备:各种玩水的工具。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2
一、设计思路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认识端午节,感受节日的独特魅力,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我们将在幼儿园举办“畅游端午,传承文化”亲子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欢快的氛围中深入了解这个节日的习俗,体验传统文化的韵味。
二、活动主题
畅游端午,传承文化
三、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到端午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初步理解其起源和风俗习惯,比如:吃粽子、制作香囊等;
2、认识屈原这一伟大的爱国诗人,增强爱国意识;
3、激发幼儿对端午节的兴趣,乐于参与活动,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四、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x月x日
地点:幼儿园操场
五、活动准备
1、提前了解包粽子的步骤和材料;
2、准备粽叶、糯米和其他所需配料;
3、准备布料、针线、香药、菖蒲和朱砂等材料;
4、准备小桶、赛龙舟的相关视频和纸箱龙舟的材料。
六、活动过程
1、主持人开场致辞;
2、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3、将每个班级的幼儿家庭分为两组,进行亲子活动。
第一组:家庭共同参与包粽子的活动;
第二组:家庭一起动手制作香囊;
4、组织《粽子接力赛》;
每班准备一个小桶和若干粽子。游戏规则:幼儿抱紧家长,家长走过独木桥,到另一端取粽子后返回,将粽子放入队伍前的小桶中,下一位继续游戏,规定时间内看哪一队粽子运送最多,获胜。
5、鼓励幼儿互赠礼物(粽子、香包),并向同伴表达祝福;
6、观看赛龙舟的视频,了解这一传统活动;
7、进行龙舟手工创作活动;
通过观察、讨论和分工合作,使用捏泥、搭建、绘画等方式共同创作龙舟。
8、开展《赛龙舟》亲子游戏;
各班准备四个纸箱龙舟和若干塑料椅子(或其他障碍物)。游戏规则:每轮游戏分两组进行,每组两艘船,进行比赛。
①幼儿套着纸箱龙舟,绕过障碍物进行接力;
②家长套着纸箱龙舟,绕过障碍物进行接力;
③幼儿与家长为一组,共同完成比赛。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3
[活动设计意图]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俗特色。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一节日,感受其独特的氛围,以及体验传统的节日习俗,我们特意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够说出“端午节”的名称,并简单了解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积极参与包粽子、制作香包等活动,享受节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端午节相关故事;
制作香包的材料:香料、布料等;
包粽子的原料:糯米、粽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展示相关图片,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及相关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1、吃粽子。将黍米或糯米与枣一同包裹在苇叶中,煮熟后食用。传说屈原投江后,为了不让鱼虾抢食他的尸体,人们便向江中投粽子以示哀悼,久而久之,吃粽子成为了节日的传统。
2、制作香包。用布料缝制小布袋,并把五种中药材放入其中,密封后佩戴在儿童或老年妇女身上,以求驱邪避祟。
3、佩戴五丝。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编成,传统上是为了保护孩子,通常在晨光初现时为孩子的手腕、脚踝及脖子佩戴,直至下雨时再将其扔入水中,象征着驱邪避害。
二、进行包粽子和品尝粽子活动,共同分享这一传统美食。
三、亲子共同制作香包。
1、孩子们与家长一起动手制作香包。
2、孩子们可以互赠香包,并勇敢地向同伴表达祝福。
四、活动结束。
幼儿园全体教师祝愿每位家长和小朋友们端午节快乐,家庭幸福美满!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4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具体日期和与之相关的传统习俗与历史背景。
2、激发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屈原的敬仰之情。
3、掌握节日期间通常进行的庆祝活动。
4、简单认识端午节的由来,包括其全名、日期及其文化意义。
5、探索并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其特点。
活动准备
1、请家长为孩子们讲述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例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和系长命缕,并收集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2、准备粽子一串,香袋若干和长命缕若干。
3、为每位幼儿准备一本《小朋友的书》。
4、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准备关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录像材料。
活动过程
1、经验交流。教师提问:端午节是哪一天?这一天我们通常吃什么?会进行哪些活动?通过图片和实物,创造轻松的氛围,让师幼共同分享有关端午节的经验,教师适时补充信息。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的这些习俗是为什么吗?如果有小朋友知道,可以分享。
3、讲述屈原的故事。教师利用《小朋友的书》为幼儿讲解屈原的故事以及吃粽子和赛龙舟的由来,激发幼儿对屈原的敬仰情感。
4、讲解其他相关习俗的由来。
5、观看与端午节庆祝活动有关的录像,深入了解节日的民间庆祝方式。
6、品尝粽子。幼儿在品尝过程中观察粽子的外形、材料及包裹方式等。
(注:有关端午节的风俗请参见《教师资料手册·科学社会》分册)
教学反思
教师应帮助学生架起生活与教材之间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积极参与,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5
活动名称:
制作五彩粽子(创意手工)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认识节日的习俗,如:包粽子、挂艾草等。
2、通过动手制作,掌握包粽子的技巧,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邀请家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书籍、资料,并在教室展示,准备一些节日相关的物品,如艾草、香包等。
2、真实的粽子、各色纸张、粘土、剪刀和胶水。
活动过程:
1、分享端午节的故事与习俗,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意义。
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展示的端午节资料与图片,讨论他们对端午节的理解,分享在家中如何庆祝这个节日,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简要端午节是一个亲人团聚的时刻,大家会一起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等,像春节一样,都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
2、展示真正的粽子,让幼儿观察其形状与构造。
询问幼儿:你们吃过哪些口味的粽子?粽子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3、幼儿动手包粽子。
指导幼儿使用粘土制作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米、豆、枣”馅料,并用纸张剪裁成长条,将这些“馅料”包裹起来,体验包粽子的乐趣。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6
一、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二、活动组织
全体教职员工
三、活动范围
大班级别
四、活动目标
1. 理解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与民间传统。
2. 通过实践体验包粽子、品尝粽子及龙舟竞赛的欢乐。
3. 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兴趣。
五、活动流程
1. 年级组教师共同探讨并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准备:讨论活动流程、准备相应材料、确定组织形式。
活动名称:欢庆端午节
活动形式:通过班级向家长发送通知,告知活动内容,并在每个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端午庆祝活动。
活动材料:粽子、相关视频、课件等。
2. 各班组织幼儿参与活动。
详细介绍端午节的历史与民俗。使用课件提问:端午节是什么时候?你知道端午节是如何形成的吗?有哪些传统习俗?
了解包粽子的步骤与习惯,观看相关视频。
教师提问:粽子的制作流程是什么?需要哪些食材?为何端午节要吃粽子呢?
教师向孩子们介绍粽子的种类,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吃过的各种口味的粽子。
幼儿欣赏并学习传统民歌“五月五日端午节”。
手工制作彩粽子。
3. 在“家园互动平台”或“校内网站”向家长分享此次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讲述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7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庆,熟悉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习惯。
2、领略端午节与屈原有关的故事,激发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享受传统民俗与游戏的乐趣。
活动主题
“粽”情端午——幼儿园端午节亲子活动
活动时间
20XX年6月22日
活动准备
1、物资准备
(1)提前一周组织幼儿共同制作端午节主题手工艺品。
(2)签到:马克笔、粽叶(或大树叶)、龙舟场景及拍照道具。
(3)游戏道具:毛笔、雄黄酒、竹筒、箭矢、计分架、竹竿、粽子布偶等。
(4)准备小奖品以奖励游戏优胜者。
2、活动前宣传
(1)向幼儿家长发放活动邀请函。
(2)在各大线上平台提前宣传活动信息。
活动流程
1、教师与幼儿代表迎接家长签到。
2、活动启动,向大家介绍“端午节”的来源与意义。
3、通过儿歌带动亲子律动,营造欢快的集体氛围。
4、享受美味粽子,绘制额头,参与传统游戏,感受端午节的民俗风情。
5、进行户外“赛龙舟”活动,体验游戏的刺激与乐趣。
环境创设
1、签到区
在班级入口处设置签到墙,准备粽叶(或大树叶)及马克笔,参与签到的孩子们用树叶和马克笔签名并装饰签到墙。
2、环境布置
教师可提前一周组织幼儿一起制作与端午节相关的装饰品,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活动流程
活动导入:
1、教师引入活动主题,介绍“端午节”的相关内容。
(1)小朋友知道端午节在农历什么日期吗?
端午节是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2)提起端午节,你们会想到什么?
比如粽子、龙舟等。
(3)大家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
传说在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因得知国破而投江,为了纪念他,百姓们投食喂鱼,后来演变为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4)除了吃粽子,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吗?
例如挂艾草、喝午时水、赛龙舟、绑五色丝线等。
儿歌律动:
教师带领幼儿们一起做儿歌律动《端午》:
《端午》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处处端阳,处处吉祥。
体验民俗:
1、教师分发粽子,家长和孩子们共同享用。
2、教师发放毛笔和雄黄酒,请家长为孩子画额头。
画额头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使用雄黄酒在孩子额头上画上王字,以此祈求驱邪避毒。
3、亲子游戏——投壶
设置3-4个竹筒,家长和幼儿在一定距离外将箭矢投向竹筒,成绩较好的家庭可以领取小礼物。
4、亲子游戏——扔粽子
准备一个分数板,游戏参与者需将粽子布偶投向分数板,得分最高的团队可以获得精美奖品。
5、户外亲子游戏——赛龙舟
(1)布置场地,将赛道设置为3-4条,可根据幼儿的能力设计障碍,并在终点放置粽子布偶。
(2)介绍游戏规则,开始比赛。
以两名家长和两名幼儿组成一组,家长持竹竿为“龙舟”,幼儿站在“龙舟”上,大家共同协作,完成赛道任务,最快回到起点的队伍获胜。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8
一、活动背景
端午节,又称五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着丰富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每年的端午节,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寓意团圆的日子。今天,我们也将举办一场特别的活动,来庆祝这个充满意义的端午节。
二、活动主题
“小朋友们,欢欢喜喜过端午”
三、活动日期
(农历五月初五)
四、活动地点
幼儿园操场和活动室
五、活动目的
1、通过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帮助孩子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背景与意义。
2、提高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六、活动准备
1. 彩纸、剪刀、胶水、鸡蛋等材料。
2. 香包制作材料和有关端午节起源的资料。
七、活动内容与安排
1. 集体活动:
(1) 端午节诗歌朗诵比赛。
(2) 观看幼儿的歌舞表演。
(3) 佩戴自制的香包,体验端午的习俗。
2. 回到教室后活动:
(1) 询问孩子们,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回答:端午节)
(2) 问孩子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 学生分享端午节的传说故事。
(4) 一起观看关于各地端午节习俗的视频。
3. “彩蛋DIY,乐享端午”
在这个传统节日,幼儿园组织孩子们参与“彩蛋DIY”活动,让小朋友们用色彩装饰蛋壳,寓意着希望与祝福,让他们在动手中感受端午节的快乐。
4. 品尝粽子
粽子的传统习俗源于屈原投江的故事,民众为保护屈原的灵魂,投粽子入江。活动中,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粽子,并了解这一传统习俗背后的故事。
5. 活动总结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了端午节的文化魅力,增进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理解与热爱。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9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日期,学习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历史背景。
2、与老师和小伙伴们共同参与活动,感受节日的欢乐氛围。
二、活动准备
粽子、鸡蛋、艾蒿、香包、绳子、端午节相关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导入话题,介绍端午节的来源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哪个节日吗?端午节的来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节日的故事吧。
2、引导幼儿观察节日习俗
师: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着什么?艾蒿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端午节还有哪些习惯呢?
挂艾草和菖蒲:艾草和菖蒲含有香油,可以帮助驱虫和防病,其香气能净化环境,防止瘟疫。
龙舟比赛:屈原投江时,众人划船去救他,他们虽然努力却未能成功。为了纪念这件事,后来的每年五月初五都会举行龙舟比赛。
吃粽子:屈原去世后,人们担心鱼虾会吃掉他的尸体,于是将糯米包在粽叶里,投江喂鱼。
佩香包:端午节时大家都会佩戴香包,以驱邪避害。香包中装有各种香料,气味芬芳,有多种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或手腕上,非常漂亮!
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制五彩绳佩戴,既美观又象征着吉祥。
3、学习儿歌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4、品尝粽子
观察粽子的外观和颜色
师: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很多粽子,请你们拿一个来观察、触摸,想想它像什么?请用完整的句子告诉我你的想法。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了解粽叶
师:粽子的形状非常特别,我们来闻一闻,香吗?这股清香来自哪里呢?是粽子外面包裹着的这片叶子,叫做粽叶。
幼儿品尝
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你们喜欢什么口味的粽子?今天我准备了许多不同的粽子,大家来尝尝,它们和你们吃过的一样吗?
幼儿分享自己尝过的粽子馅料和口感。
小结:原来粽子的种类真的非常丰富啊!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10
一、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上午9:30。
二、地点:
幼儿园多功能活动室。
三、活动目标: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日期定在农历五月初五。此日,许多家庭会享用粽子,参加赛龙舟等庆祝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以及各地的风俗习惯,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对家乡的热爱。
四、活动流程:
(一)主持人开场,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主持人:大家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
主持人:端午节是我们伟大的民族传统节日。你们知道我们在这一天一般会做些什么吗?
小结:在这一天,家家户户会包粽子,有的地方还会竞速赛龙舟。
主持人:你们想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接下来我们一起观看一个小视频。
(二)幼儿观看短片,深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1、关于端午节由来的短片。
2、制作粽子的短片。
3、赛龙舟的精彩瞬间短片。
4、学唱儿歌《端午节的歌》。
(三)活动结束,主持人进行总结。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11
活动设计意图: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旨在让幼儿通过参与活动,体验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通过了解端午节的历史、习俗,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使孩子们感受到节日氛围。
活动目标:
1、认识端午节的由来和相关传统,了解它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地位。
2、品尝粽子,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体验节日带来的欢乐与文化内涵。
活动准备:
请家长准备有关《端午节的传说》与《端午节的风俗》的故事,并为孩子们带来粽子、咸鸭蛋、香囊等节日食品。
活动过程:
1、幼儿讨论,了解端午节的基本信息。“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之间进行讨论交流。
请几个幼儿分享,教师引导并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深入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与传统习俗。
“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相关的传说?”幼儿之间进行交流。组织欣赏故事《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习俗》。讨论“在端午节,人们通常会做哪些事情,为什么要这样做?”幼儿分组讨论并选派代表发言。
教师端午节通常会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等活动。
3、幼儿分享自己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哪些种类的粽子?”幼儿之间分享自己的经验。
教师粽子的口味各异,里面的馅料丰富多样。
4、幼儿互相分享端午美食。
“小朋友们吃过粽子吗?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通过共享美食,让幼儿体验分享的乐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5、五彩线活动。
为幼儿佩戴五彩线和香囊,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气氛。
活动结束:
共同观看关于端午节起源的故事视频,进一步加深对节日的理解。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12
一、活动目标
1、在了解端午节习俗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创编洗米、包粽子、扎绳等动作,进行表演。
2、能够根据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变化,调整相应的动作。
二、活动准备
1、端午节相关音乐。
2、幼儿对端午节有基本的认识,了解包粽子的过程。
三、活动过程
1、欣赏端午节音乐,体会旋律的感受,激发创编的兴趣。
指导语:听了这段音乐,你感受到什么?想要做什么呢?
随着音乐自由表现包粽子的全过程。
指导语:这段音乐展现了端午节的气氛,我们来试试看,如何包粽子呢?
2、将包粽子的经验迁移,尝试创编洗米、包米和扎绳等动作。
指导语:包粽子首先要做什么?然后呢?用什么动作来表现洗米呢?又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包粽子呢?
3、尝试随音乐节奏合拍地表演包粽子的过程。
在音乐中自由匹配动作。
交流在音乐表演中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变化调整动作。)
随着音乐完整地进行表演。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1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端午节作为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认识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
2、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粽子的多样形状与口味,促进幼儿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活动准备:
1、端午节相关故事的录音。
2、不同形状的粽子样品、粽叶、米、皮筋、点心盘及毛巾等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导话题。
T: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哪一天呢?在这一天我们通常会吃什么呢?(粽子)今天老师带了许多不同的粽子,大家可以拿一个看看、摸摸,想一想,你手里的粽子像什么呢?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下。活动介绍: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节、五月节等。虽名不同,但全国各地庆祝习俗大同小异。端午节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这天人们会挂钟馗像、悬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和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可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讲述感受。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特别,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股清香是从哪里来的?正是来自于这片粽叶。
2、幼儿品尝粽子。
T: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口味的呢?今天老师准备了多种粽子,我们一起来尝尝,看看和你之前吃的味道一样吗?
3、幼儿分享粽子的馅料及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种类如此丰富啊!
三、邀请小朋友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小(4):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14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特别是挂香包的意义和功能。
2、动手制作香包,体验创造的乐趣。
3、学习安全用针的知识,并与小朋友保持适当的距离。
二、活动准备
1、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如艾草、香料、针、线等)。
2、幼儿需具备基本的缝纫技巧。
3、准备一些传统民间乐曲作为背景音乐。
三、活动过程
1、观察香包,讨论其用途,激发孩子们参与制作的兴趣。
指导问题:什么是香包?在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挂香包呢?
2、探讨香包的制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1) 研究香包制作的方法,讨论所需材料。
指导问题:制作香包需要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应该如何组合?
(2) 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指导问题:在制作香包时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
3、在轻松的音乐中,开始尝试制作自己的香包。
4、将制作完成的香包佩戴在身上,互相展示,分享自制香包的快乐。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15
一、活动目标:
1、体验传统节日文化,了解端午节的起源。
2、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积极参与家庭活动。
3、初步掌握包粽子的技巧。
二、活动准备:
视频(如何包粽子的教程)、粽叶、细绳、准备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
三、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
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要到了,老师想请教大家,老师该为来访的客人准备些什么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师:你们真聪明,解决了老师的一个难题。不过老师这还有个难题,愿意帮老师吗?
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有很多客人要来,但一个人包粽子实在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小朋友:可以。
老师:太好了!不过,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们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没关系,接下来我们一起观看一个动画,大家就会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以及吃粽子的原因
老师:看完动画,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了吗?你们可以回家分享给爸爸妈妈哦。现在我们再看一个视频,学习如何包粽子,结束后希望大家能帮助老师哦。(播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现在你们面前有很多材料,我们要用这些材料包出美味的粽子。老师先示范一遍。
(注意提醒幼儿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和老师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尝试包出一个大概的形状,对于还不熟练的幼儿,可以通过同伴互助和老师的指导,确保每位幼儿都参与其中)老师:哇,xx包的粽子真不错,大家快来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才能包得又好又快。
3、结束环节
老师太棒了,小朋友们真能干,包出的粽子让老师都忍不住想尝一口了。这下老师可以安心招待客人了。谢谢大家,希望你们度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乐陶陶。粽子香,飘厨房,艾叶香,满堂香。桃枝挂在大门口,出门便见麦田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回家时与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并向他们讲述端午节的故事,享受一个充实且有意义的端午节。
五、活动反思:
在设计活动时,想到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由于自己也没有包过粽子,不知道包粽子到底难不难。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16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2、学习并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3、尝试用青花图案装饰鸡蛋。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熟鸡蛋,蓝色颜料,新鲜艾蒿和菖蒲,《赛龙舟》视频,小黑板
活动过程:
一、认识艾蒿和菖蒲,引入主题:
1、谈话引入。
老师发现最近好几个小朋友身上都长了小红疙瘩,发生什么事了呢?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蚊子到处飞,真烦人。不过别担心,我妈妈告诉我,快到端午节了,人们会在门口插艾蒿和菖蒲,这样蚊子就不敢来了。我在教室的门边也插了一把呢。你知道蚊子为什么怕它们吗?
2、给每张桌子发一根艾蒿和菖蒲。
我们一起来看看、摸一摸、闻一闻,研究一下为什么蚊子害怕它们。
你有什么发现吗?
3、小结:
艾蒿和菖蒲中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物质,散发出强烈的气味,这种气味能驱赶蚊子和小虫子。在端午节时,人们会把艾蒿和菖蒲挂在门口驱赶蚊虫。
(展示:门插艾,香满堂)
与幼儿一起朗读儿歌。
二、端午节的习俗:
1、提到端午节,小朋友们还记得是哪一天吗?
(展示:五月五,是端午)
请幼儿朗诵儿歌。
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在门口挂艾蒿和菖蒲,还会做些什么呢?
2、端午节那天,我们会吃些什么呢?
(展示粽子)
你吃过吗?怎么吃呢?就这样咬吗?
我最喜欢吃白粽子,撒上白糖,甜甜的、香香的。你们吃过什么样的粽子呢?
粽子种类繁多,有水果粽、豆沙粽、肉粽、红枣粽、香菇粽……不说了,光是说粽子就让人口水直流。你们想吃吗?再等两天就是端午节,大家就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了。对了,小朋友们记得爸爸妈妈在煮粽子的时候还会煮什么吃的吗?
(鸡蛋,听说和粽子一起煮的鸡蛋特别好吃,吃完粽子别忘了再来一个哦。)(展示:吃粽子,撒白糖)
与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3、端午节有香甜的粽子和鸡蛋,那还有什么好玩的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端午节这天人们在做什么?
(播放《赛龙舟》视频)
端午节那天人们在做什么呢?他们划的船像什么?能模仿他们划龙舟的动作吗?除了划船的人,还有人是在做什么呢?
我们知道爱国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跳江自尽,许多人划船去打捞他的遗体。为了避免鱼虾损坏他的身体,人们在船上敲锣打鼓来吓跑鱼虾。后来,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就会举行赛龙舟来纪念屈原。
(展示:龙舟下水喜洋洋)
三、学习儿歌《五月五》
1、过端午节真开心,有好吃的、有好玩的。这些事情都是我们每年端午节时会做的,这就是端午节的习俗。有人把这些习俗编成了一首儿歌,现在老师要把这首儿歌送给小朋友们,大家认真听哦。
2、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
3、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四、过端午,送彩蛋:
1、这个星期六就是端午节了,爸爸妈妈会为我们煮美味的粽子,真辛苦,我们给爸爸妈妈准备一个端午节礼物吧!
2、(展示鸡蛋)在我们的地方过端午节,大家都要吃鸡蛋。我们把鸡蛋送给爸爸妈妈好吗?可是,鸡蛋看起来有些普通,爸爸妈妈要是不喜欢怎么办呢?
3、老师这里有几个特别的鸡蛋(展示青花鸡蛋),它们身上有什么图案呢?你觉得爸爸妈妈会喜欢这样的鸡蛋吗?你想把这样的鸡蛋送给爸爸妈妈吗?那我们就动手来装饰吧!
4、要求:将鸡蛋放在瓶盖上,用左手按住鸡蛋,右手用蓝色颜料画青花。
画完前面,再轻轻转动鸡蛋继续画。
用完的棉签要放进盘子里,不要乱放在桌上。
画好的鸡蛋吹一吹,让颜料干得快一点。
5、幼儿开始装饰鸡蛋,老师巡视指导。
6、画好的小朋友可以把鸡蛋和瓶盖放在展台上展示。
五、结束活动:
青花鸡蛋真独特,放学时把它送给爸爸妈妈,他们一定会喜欢的。现在请所有的小朋友到展台边合影。
送上祝福: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对客人老师说:老师,端午节快乐!
谢谢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提前庆祝端午节。
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17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其历史背景及相关的习俗;
2、引导幼儿认识并参与粽子的制作过程;
3、让幼儿知晓屈原作为伟大的爱国诗人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爱国情绪。
二、活动准备:
课件、粽子材料、图画纸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粽子图片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呀?你们有没有吃过粽子呢?粽子长什么样子,味道如何?我们通常什么时候吃粽子呢?端午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呢?在端午节,人们都会做些什么呢?
过渡: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我们就一起去了解端午节吧。
(二)通过课件欣赏,探索粽子的制作过程。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粽子是怎样制作的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三)通过课件,学习端午节的历史和习俗。
提问:
(1)端午节是如何由来的?
(2)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活动吗?
(3)在端午节还有哪些传统的习俗呢?
(四)自然结束活动,进行总结。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18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其相关的传统习俗。
2、认识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和步骤。
3、激发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活动准备:
每个孩子一本有关端午节的图画书或观看龙舟比赛的视频资料。
包粽子的材料,包括粽叶、糯米、豆沙等。
活动过程:
1、展示粽子,引导谈论“端午节”的故事。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喜欢的口味有哪些呢?
孩子们自由交流,分享在家看到大人包粽子的情景,询问大家为什么要包粽子。
介绍端午节的传说和历史背景。
2、组织孩子们观看相关图片或书籍,了解端午节的各类习俗。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做哪些事情呢?
龙舟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大家怎样划龙舟?划龙舟时还会进行什么活动?为什么要这样做?
粽子里一般会放些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具体的包法是怎样的呢?
你们尝过粽子吗?喜欢吃什么样的粽子呢?
3、教师分享其他相关的风俗活动。
简要端午节是我国特有的重要节日。
4、让孩子们品尝粽子,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19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与传统,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探索不同风味的粽子。
3、积极参与端午节相关活动。
4、记住端午节的具体日期。
二、活动准备
准备关于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以及各种口味的粽子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展示划龙舟的图片,引入活动主题。
请小朋友们观察这张图片,猜猜他们在做什么?你们知道哪个节日会有划龙舟的活动吗?(让孩子们知道是端午节。)
(二)学习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
1、大家知道端午节的历史吗?
2、请小朋友们分享你们的想法。
3、老师会讲述屈原的故事,告诉大家端午节的由来:为什么我们要划龙舟呢?
4、展示艾草的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插艾草的意义:你们还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吗?
5、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节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热闹真有趣。
四、结束活动
对于认真参与的幼儿给予表扬。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20
一、活动来源: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为了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节日,感受其文化丰富性,我们设计并组织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还能让他们体验到节日的乐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象征着家人团聚。
②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包括吃“五黄”和挂“五端”以驱邪避害。“五黄”包括黄豆粽、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而“五端”则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瓣和龙船花。
③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④ 端午节的特色食品是粽子,种类多样,口味各异。
⑤ 与端午节相关的传说、故事和童谣也非常丰富,比如有关屈原的传说。
二、中、大班年龄段节庆活动目标:
(1) 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学习其历史渊源及习俗,如吃粽子、挂艾草等;
(2) 理解屈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3) 感受到与大家共同庆祝端午节的乐趣,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三、大班节庆活动实施概况:
1、讲述屈原的故事(语言)
2、观看赛龙舟的表演(社会)
3、我最爱吃粽子(科学)
四、节庆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
1、在班级中展出幼儿搜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装饰品;
2、各班围绕端午节主题更换墙面装饰,展示幼儿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及收获。内容包括有关端午节的故事和风俗调查结果等。
3、区域设置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
① 图书角:提供关于端午节的书籍和图片,供幼儿欣赏和阅读;
② 体育角:为“赛龙舟”游戏准备竹竿、彩带、纸棍和小旗等材料,供幼儿使用;
③ 动手区:为大班幼儿提供纸张和线材,尝试包粽子、缝香包和编鸭蛋网;小班则提供油泥,让幼儿制作绿豆糕和鸭蛋。
4、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及活动进展情况。
五、家园共育:
1、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研和收集,丰富他们的经验;
2、邀请家长来园参与活动,和老师、幼儿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体验动手、互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