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舞蹈教学课程安排(精选2篇)
少儿舞蹈班教学计划旨在为5至10岁及3至6岁的儿童提供舞蹈教育,培养他们对舞蹈的兴趣和基本技能。课程包括舞蹈基本功训练、身体柔韧性提升、舞蹈节奏与动作组合等内容。教学重点是通过简单的动作和组合,帮助学生正确使用身体,提高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课程分为多个阶段,逐步引导学生从单一动作到音乐组合的训练,注重动作的准确性和创造力。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还融入趣味性活动,结合芭蕾基本功与韵律感音乐的小组合。课程目标是增强儿童的艺术感受力,提高他们的身体灵活性,促进心理健康,培养未来的舞蹈人才。
少儿舞蹈班教学计划 1
一、班级特点分析
在少儿舞蹈班中,主要招收年龄在5到10岁之间的孩子。这一年龄段的学生主要以培养对舞蹈的兴趣为核心,课程内容涵盖舞蹈基本功训练、身体柔韧性提升、舞蹈节奏与舞步组合学习、节拍练习以及简单的舞蹈小节目。课堂上,教师将注重提升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良好的气质,提高艺术修养,增进他们对舞蹈的理解与热爱。
二、教学重点
针对这一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课程的编排与教学旨在通过简单的站位、舞姿、动律动作以及小舞蹈组合的训练,帮助学生正确地运用身体,充分活动。在课程结束时,期望学生的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能够得到提升,并更加热爱这门课程。
三、教学效果
1、学生的柔韧性达到一定标准,包括横叉、竖叉和下腰的完成情况;
2、模仿能力的提升,能够快速且准确地模仿老师的动作;
3、表现力的增强,学生在跳舞蹈小组合时能够自信地展现情感和表情。
四、教学手段
1、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目的、内容及重难点;
2、每次新课开始时由老师表演示范,以引导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3、以分步骤的方式教授课程。如:压腿练习(10分钟)
步骤:
1、教授压腿的正确方法;
2、教师示范并口数节拍;
3、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压腿练习;
4、学生独立完成压腿练习;
5、配合音乐完成组合练习。
五、教学计划
根据每期课程的安排,训练将分为四个主要阶段进行。
1、通过趣味性的地面活动,逐步引导学生活动身体的每一个关节和肌肉,进行单一舞蹈动作的训练;
2、将单一动作的练习过渡到音乐组合的训练,主要通过讲解、示范和反复练习,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3、这一阶段是训练的关键,基于之前课程的内容,重点加大组合的训练,同时不断巩固复习基础课程,并加入简单舞段的练习,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在舞蹈中的表现能力,全面复习本学期所学课程内容。
少儿舞蹈班教学计划 2
本教学计划主要针对3-6岁儿童的舞蹈教育,旨在帮助他们认识和学习学校舞蹈。为此,课堂中必须涵盖必要的舞蹈专业知识与技能。课程内容参考了北京市儿童舞蹈培训的相关教材,并经过个人的精心选择与创编,形成了一套结合芭蕾基本功与韵律感音乐舞蹈的小组合教学方案。
第二节:教学目标
通过综合性的舞蹈练习,使儿童逐步辨识音乐节拍,并能随音乐节奏进行舞蹈,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逐步提升他们对舞蹈的兴趣与热情,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身体灵活性与活力,提升心灵的愉悦感。本课程还旨在培养儿童的艺术感受力,并为那些对舞蹈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促使他们将来有机会投入舞蹈事业。
第三节:教学内容
1) 课前热身活动 2) 芭蕾舞基本功训练
3) 音乐舞蹈小组活动,共计6个重点教学内容。
组合练习包括:头部动作练习,腿部动作练习,腰部动作练习,波浪手,摆臂动作。
第四节:教学步骤
1) 第一至第三课教授芭蕾舞基本功,地面练习内容包括:前压腿,旁压腿,竖叉,横叉,舞蹈组和地面练习中的腰部训练及头部训练。
2) 第四至第六课继续教授芭蕾舞基本功,地面练习包括:前压腿,旁压腿,躺身后压腿,舞蹈组合中的腿部训练,站立时的蹦跳步。
3) 第七至第九课对之前1-6课的内容进行复习,重点提高动作的准确度和规范性。
4) 第十至第十三课组织一个芭蕾基本功组合,分组让小朋友轮流表演,结合每堂课的游戏逐步引导,排队并加入幼儿生活趣味的小舞蹈。
教学大纲
一:1、介绍手掌、扩指、摊手、转腕、上翘指。2、考级一:走步:大苹果。
二:1、手背的位置与动作。2、保护小羊,你觉得有趣吗?
三:1、弯腰、转腰、前压腿,旁压腿。2、小钟,小脚。
四:1、正步位,小八字位,大八字位。2、擦玻璃。
五:1、头的姿势与动作,摆肩。2、小鸟的歌,伸手。
六:1、勾脚,伸坐,双跪坐,交叉盘坐,仰卧,蹦跳步。2、小白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