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学安排(实用2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学生的学习情况普遍良好,但部分学生在拼音和握笔姿势上存在困难。教材分为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和口语交际六大模块,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学重点包括汉语拼音的学习及400个常用汉字的识写,难点在于拼音的抽象性和识字量的增加。为此,教学措施包括多媒体教学、语言环境的创造、积极的师生互动,以及个性化辅导。通过这些方法,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具竞争力。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1
一、学情分析:
学生刚入学,对于学校的日常规矩和行为规范了解甚少。由于年纪较小,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足。不过,他们普遍礼貌,能够主动向老师问好。一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意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能够用简单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基础交流。个别学生在握笔姿势上存在问题,需老师进行持续的指导和纠正。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含“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和口语交际”六大模块。入学教育旨在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掌握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汉字。识字部分分为两个单元,各有10篇课文,每个单元由4课组成,每课学习12至14个汉字。20篇课文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组织,每个单元的课文之间有一定关联。每个单元后设置“语文园地”,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言能力。全册安排了6个口语交际话题,帮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进行口语练习。识字内容的安排遵循认写分开的原则,鼓励学生多认少写。教材的编写依据课程标准,体现其基本理念和精神,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和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汉语拼音作为学习汉语的重要工具,其教学是重点。
2、认识400个常用汉字,其中能写100个汉字。
3、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使之逐步形成。
(二)、难点:
1、汉语拼音较为抽象,有时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困难,成为教学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可能导致学生的“回生率”较高,因此400个汉字的教学和巩固也构成教学难点。
3、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技能,在阅读教学中构成一个挑战。
四、教学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深入理解新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利用教材中的生动情境图,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学习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培养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作业,及时给予反馈和总结。
7、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及时进行个性化辅导。
8、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赋予学生主动权,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整体把握教材,力求创造性应用,并在备课时关注单元内的各项内容的联系。
9、识字教学遵循“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拼音和字典自学生字,发现生字与已学汉字之间的联系,鼓励运用记忆规律,迁移已学部件和识字方法到新字的学习中。
10、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加强写字教学。在指导写字时,需板书示范,重点指导难写的笔画和易错的笔顺,要求学生写字规范美观。
11、在口语交际教学前要提前布置准备工作。教学时,应重视情境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话题,激发学生的交流兴趣。在交流过程中,教师需积极参与,提供模仿示范,关注交流状态,调控交际过程,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进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与探究探索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及实践能力,为他们的全面成长打下坚实基础,使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及工作中更具竞争力。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32名学生,其中许多家庭的父母在外地工作,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为困难,同时家长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这使得大部分孩子在学习习惯上表现不佳,个性鲜明。一年级学生本身好动,班级管理和教学秩序面临诸多挑战。由于幼儿园教育的差异,学生在拼音学习的基础上存在差异,给教学带来额外的难度。
三、学习目标:
(一)汉语拼音
1.掌握汉语拼音,能够准确读出声母、韵母、声调及整体认读音节,熟练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够通过汉语拼音进行识字、纠正发音,学习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对汉字学习感兴趣,积极主动识字。
2.认识常用汉字约400个,并能书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按照笔顺规则书写,做到字迹工整、清晰。
4.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习惯。
(三)阅读
1.热爱阅读,体会阅读的乐趣。
2.能够用普通话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会通过书中的插图进行阅读。
4.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内容。
(四)口语交际
1.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倾听他人讲话,努力理解主要内容。
3.能够自然大方地与他人交谈,保持礼貌。
4.树立表达自信,积极参与口语交际,畅所欲言。
四、教学注意点:
1、拼音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插图和实际语境,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探索学习促进自主、合作的探究精神,结合游戏使学习过程更加愉快。
2、在识字与写字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不需过于复杂的结构分析,注重语言环境中的学习,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追求每个学生都能完全掌握,转变教学思路,加强语言的积累。
3、阅读教学要与识字、写字紧密结合,强调朗读的重要性,强化语言的积累。
4、在语文园地活动中注意变化题型,注重语言的累积,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
5、口语交际教学要强调互动性,关注孩子的兴趣,创造生动的情境。
五、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在教学中鼓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让优秀学生的方法带动其他同学。
3、合理安排时间,开展“优差生互助”、“个别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实现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4、运用激励性评价方式,组织多样化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兴趣。
5、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扩大知识面,丰富情感,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6、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