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报告(精选3篇)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总结强调了确保师生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性。为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各学校联合开展专项检查,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度,确保各环节职责明确。检查覆盖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重点审查环境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和食品加工管理。总体卫生状况良好,但发现个别食堂存在卫生不达标、食品留样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学校通过健康教育和培训提升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同时建立应急预案,确保食品安全工作常态化。未来,将继续加强监督检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维护师生饮食安全。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1篇
在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中,确保师生的健康与安全至关重要。我区为进一步强化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提升法律意识与卫生标准,遵循健康优先的理念,积极落实食品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防范食品中毒事件,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根据市食药监局的相关通知要求,我区食药监局与教育局于最近两个月联合开展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责任明确、综合治理”的工作理念,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日常监管与集中整治、食堂自律与部分监管、全方位推进与重点突出相结合,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认真实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
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我区的学校食堂进行了专项检查,涉及中学食堂1家,小学食堂3家,幼儿园食堂22家。此次检查采取了资料审查与现场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隐患检查表的内容,全面审查学校食堂的环境、许可证情况、从业人员健康状况、餐具消毒、索证索票制度、食品加工与制作管理以及食用油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等环节。检查情况良好,各学校及幼儿园负责人对此次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卫生状况符合要求,各项制度较为完善,但在检查中也发现个别学校食堂的卫生情况不甚理想,食品留样管理不规范,台账记录不完整。针对这些问题,检查组出具了卫生监督意见书,并要求限期整改。
2、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度
各学校均已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度,明确每个环节、每个岗位人员的职责,确保管理责任落实到位。校长(园长)作为首要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的食品安全工作,分管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亲自监督检查并协调解决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专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也在积极履行职责,严抓卫生安全措施的落实,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及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普遍提高。我区各学校认真制定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长效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应急演练,确保食品安全工作做到常态化。
3、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培训
在检查过程中,大多数学校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专题讲座以及利用校内宣传板、广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升广大师生的法律素养和维权意识,使得食品安全知识人人皆知,广泛参与。我区也加大了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9月30日下午,区食药监局为我区30余家幼儿园进行了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重点讲解了《食品安全法》的相关内容、学校食堂的环境卫生标准及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应对措施,有效提升了食堂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素养。
此次学校食品安全专项工作具有针对性强、重点明确、目标清晰和检查范围广等特点,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整体水平显著提高,食品安全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较好地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为预防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我局将持续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2篇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防范和控制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事故,确保师生的饮食安全,我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一项专项整治行动,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措施
一是组织执法人员深入食堂进行现场检查,及时与学校沟通发现的问题,提供现场指导,以增强整改效果;二是与各学校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督促各校强化领导责任,切实落实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并重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应由学校自行经营和统一管理,严禁外包;三是严格执行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并落实台账登记,指导食堂工作人员在食品采购、加工、留样、供餐等环节遵循规范操作流程。
二、检查情况
1、检查内容:对“明厨亮灶”改造情况、餐饮服务许可证情况、环境卫生和“三防”设施情况、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索证索票制度的落实、食品贮存措施、加工制作管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餐用具的清洗消毒、餐厨废弃物的管理、食品留样及登记管理、应急处置、气电安全等进行了全面检查。还对农村未能提供热餐的学校营养餐发放管理、留校学生住宿情况和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进行了检查。
2、检查情况:共检查了包含托幼机构在内的20所学校,其中17所拥有食堂,且均持有许可证,已有4家完成了“明厨亮灶”的改造(其中3家为视频厨房,1家为透明厨房)。此次下发了9份监督意见书,要求整改的数量也为9家。
3、存在问题:
(1)采购索证索票和验收登记不够规范。部分学校食堂在采购登记时项目和品种不全,索证索票的执行不够到位,尤其是部分采购发票为手写单据,缺乏规范性。
(2)部分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不足,操作期间未佩戴工作衣和帽子,个人卫生管理不到位。
(3)一些新招聘的从业人员尚未进行及时的健康体检。
(4)食品留样管理不规范。个别学校食堂留样量低于150克,且未清晰标注日期,留样登记也不够完整。
(5)部分学校食堂的环境卫生状况不佳,未能严格按照功能分区操作,物品摆放杂乱。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3篇
为进一步强化我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确保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防范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根据《xx镇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校对食堂及周边摊贩进行了一次专项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学校及时召开了由后勤管理部门、教务处、各班主任及食堂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传达学习了《xx镇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相关内容,并部署了食堂及周边食品安全的专项整治工作和时间安排,成立了由分管食品安全的领导担任组长的检查小组,全面对学校食堂及周边的食品安全开展检查。
二、突出重点,全面开展检查
强化对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的日常监管,督促全校各部门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排查潜在风险,深入推进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切实防止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食堂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此次检查的重点为学校食堂,特别是参与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相关食堂,进行了全面的自查和整改,确保问题能及时发现并及时解决,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三、检查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一)检查结果
此次专项整治检查全面覆盖了校园内的每个食堂。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一般食品安全隐患8起,现场要求整改8起,未发现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教务处及各班主任对食品安全工作均高度重视,有专人负责监督管理食堂的食品安全事务。
(二)存在的问题
部分食堂由于资源限制,未能完全满足所有相关要求。
1、个别食堂采购的蔬菜存在不同程度的变质;
2、留样规范性不足;
3、部分食堂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状况有待改善。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学校将继续加强对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对食堂的卫生、设备、制度和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食品安全工作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