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教研活动总结与反思2篇

工作总结1周前 (04-09)

小学校本教研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强调课堂实践为研究的核心。我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推动教研进程,通过健全教研组织和完善制度,增强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各教研组围绕学生需求和新课程标准,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们在研修中认真分析教学与学生状态,提出并解决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校本教研还结合考核激励机制,提升了参与的积极性。然而,仍面临部分教师认知不足和科研热情不高的困难。尽管如此,随着活动的深入,教师的认识和参与热情有望提升,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成果。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精彩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精彩 篇1

小学校本教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标志着教育研究的焦点应聚焦于具体的课堂实践。我校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各教研组围绕学生的需求,组织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

我们在扎实推进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响应教科处的工作计划,积极参加各类竞赛与教学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坚定的领导团队是成功的基石

在教研工作的起步阶段,我们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教导主任和教科主任担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切实推动校本教研的进程。领导小组深耕实际工作,全面促进素质教育,在科研氛围的营造、教育理论的传播、常规教研的实施、考试改革的研究等方面积极探索,真正体现了以校为本的教研理念。

 二、健全教研组织,完善教研制度

在教研工作开展之初,各教研组依据教育局及中心学校的指导方针,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教研计划和学科课题研究计划,增强了对教师教学研究和教育改革课题的指导。学校充分树立科研兴校的理念,建立教学研究的保障机制,整合教科处、教导处、教研组和年级组等多方力量,构建了一个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的教研网络,推动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专业发展和成果展示。

 三、增强认知,丰富校本教研内涵

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研究的核心,意味着教研的重点应放在具体的教育环境中,研究问题应在真实的课堂中识别和分析并寻求解决。基于此,我们鼓励教师不断提升研究能力,激发团队的研究潜力,提升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形成以研究为导向的职业生活方式,实现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经验交流,提高教学研究的整体水平。

 四、各教研组措施得当,活动井然有序

本学期,学校结合实际将教研组进行了调整,使各教研组的教研形式多样化,活动丰富多彩。

1、文科组: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工作仍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教师们运用新理念指导教学,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平等宽容的态度,在沟通与交流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并按照计划进行高质量的教研活动。

2、理科组:重视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参与课改实验,完成相关课题研究,本学期特别强化了一、二年级课改班的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学习等方式,针对教师在新教材实施中的困惑,探讨教材特性、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努力创新符合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3、综合组:组织全校英语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纲要》与《课程标准》,提高了英语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举办了关于“班级英语现状”、“如何处理后进生”等主题的教学沙龙,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组织教师继续学习,增强业务能力,开展具有特色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配合学校完成学生的养成教育及11月冬季运动会。我们的教研活动始终围绕“新”字展开,《科学》和《自然》学科围绕“三新”开展了课堂研讨、说课、上课评课等活动,并进行了四次培训,显著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

随着一个学期的紧张忙碌接近尾声,回望我们走过的历程,不乏值得铭记的时光,因为我们共同努力过、奋斗过;同样也有些许遗憾,因条件所限,我们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坚信,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和我们的不断努力,将会逐步突破重重瓶颈,迎来更大的成功!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精彩 篇2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我们学校在聚焦学生学习的也将教师个人的成长作为重点,努力探索一条属于我们的校本教研之路。以下是我们的具体工作

 一、强化师德,促进自我提升

师德建设是校本教研不可或缺的核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学习与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规》、《师德建设的相关文件》等,使每位教师都能够明确:热爱教育、尊重学生、协同合作、以身作则是师德的基础。通过征集师德主题论文及实施师德考核机制,我们提升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将爱岗敬业、持续学习、提升自我师德修养当做内心的追求。

 二、深化研修,提升素质与能力

1、制定目标。目标是前进的指引。我们在校本教研中明确了目标,以期激励教师持续成长。我们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开展系统的培训与研修,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学水平,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培养出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教育骨干、学科带头人和研究型教师,确保每位教师明确自己的定位,不断挑战自我,稳步朝理想目标迈进。

2、设置主题。学期伊始,我们组织教师对自身的教学与发展情况进行深刻剖析,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讨论中,教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学校进行整理与归类,选定了三至五个突出的、广泛关注的问题,并最终确定以“关注学生,追求真实”为本学期的研修主题。我们专门设定了每月的集中研修时间,并将研修内容分为多个方面,包括专题讨论、课堂示范和教师间的交流和评议,大家在互动中共同提升。在校内的研修活动中,老师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所取得的成绩,如语文与数学的优异表现,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3、重视教学反思,促进专业发展。我们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诊断和自我评估等方式,反思教学理念和方法,将“教学”与“学习”有效结合。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教学的合理性,也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师们被鼓励及时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经验。在对后进生的辅导和转化中,教师全程跟踪记录,帮助学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三、将校本教研与考核激励相结合

为增强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与持续性,我们在教研工作中引入了考核机制,设立激励措施,以提升教研工作的长效性。

①考核管理:

A、活动参与考核。学校建立了参与记录,与奖励挂钩,确保教师积极参与。

B、过程检查机制。学校通过询问、参与和资料查阅等方法,对各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监督,作为评优的依据。

C、资料归档管理。对参与研修取得明显成效的教师,建立成长记录档案,展示他们的成长过程。通过考核与激励,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落实教研效果,为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1、部分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认识偏低。尽管学校领导不断强调校本教研的重要性,但仍有一些教师未能充分认识到其意义,未能积极参与其中,导致对教育教学思想的反思不足。

2、科研热情不足。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忙碌,撰写论文和开展课题研究的人数较少。重视教学而轻视科研的现象普遍存在,科研活动被视为次要,主动参与的教师不多,这种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一个人若不能自我发展、培养与教育,便无法教育他人。”这是对校本教研最好的诠释。虽然初期会面临各种障碍,但我们相信,随着教研活动的深入推进,教师们的认识会日益提升,学习热情会愈加高涨,主动参与科研的意愿也会增强,最终达到更高的教学质量与教育成果。我们将继续努力,开展更多实效性活动,让校本教研在学校扎实推进,使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技巧迈上新的台阶。

《小学校本教研活动总结与反思2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gongzuozongjie/9476.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