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校园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教育部和中央文明办关于文明校园创建的指导意见,我市制定了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旨在提升中小学师生的文明素养,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该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创建标准,计划在3-5年内实现全市中小学文明校园建设全覆盖,形成标志性品牌。创建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宣传动员、重点推进和总结提升,确保各县市区教育局与文明办共同实施。工作要求强调提高认识、对标达标、动态管理和加强宣传,确保创建活动落到实处。附件中详细列出了文明校园创建标准,包括领导班子建设、思想道德教育、校园文化和环境等方面,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措施和活动,提高学校的整体文明水平。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关于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以进一步提升中小学师生的文明素养,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稳步推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围绕我市“135”发展战略,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力争培养出文化氛围浓厚、校园环境优美、工作秩序良好的高品位文明校园。
二、总体目标
通过3-5年的持续努力,进一步健全全市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机制,显著提升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精神,努力实现中小学文明校园建设的全覆盖,将创建活动塑造成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品牌。
三、创建标准
按照教育部和中央文明办制定的《文明校园创建标准》开展创建活动。
四、实施步骤
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制定计划(20xx年3月-5月)。各县市区教育局与文明办需根据创建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各学校应召开动员大会,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到20xx年底,确保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实现100%覆盖。
第二阶段:突出重点,有序推进(20xx年-20xx年)。各单位应结合实际,持续进行自评自查,逐步改善创建条件,分步骤地有重点地推进创建工作。县级文明校园的创建由各县市区教育局和文明办组织实施,并择优推荐至市级。市级教育局与文明办将对申报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合格者将被命名为市级文明校园。到20xx年,力争实现60%的学校成功创建市县两级文明校园。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全面覆盖(20xx年-20xx年)。对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进行阶段性选树一批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和成果,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持续提升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水平。至20xx年,力争实现市县两级文明校园的100%全覆盖。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文明办及学校需高度重视文明校园创建,结合实际制定完善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与措施。创建活动的预算经费要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到位。务必认真组织、实施、检查和指导创建活动,提升工作成效。与相关地方部门保持紧密合作,及时反馈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争取更大支持。将创建活动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等工作相结合,形成全员参与的创建局面。
(二)对标达标,确保创建活动落到实处。各地文明办需将文明校园创建纳入文明城市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评估体系,并赋予相应的评分权重,形成上下联动的创建氛围。教育部门应将创建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中,以推动工作落实。学校要结合自身特点,根据创建标准逐步整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动态管理,明确创建程序和奖惩措施。文明校园创建将采用分级创建、动态管理的方式,各类评选活动按照自愿申报、逐级推荐、公示评选的流程进行。县级文明校园的评选将在每年9月底前完成,市级文明校园将在审核合格后命名。获得各级文明校园称号的学校,原则上视为同级文明单位。在创建期间,如有严重违纪事件或安全责任事故等情形,将取消其文明校园评选资格,对已获称号者撤销其荣誉称号。
(四)加强宣传,深化创建成果。各地各校需及时总结创建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主动联系各类媒体,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要鼓励家长和社会各界参与创建活动,争取广泛支持。积极参加“看中国文明校园”展播活动,充分展示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生阳光向上的精神风貌。市教育局及市文明办将各地参与情况纳入市级文明校园评选的重要内容。
附件1:
小学文明校园创建标准
1、领导班子建设良好。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确保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的健全。通过积极服务群众,强化校务管理,提高班子的团结协作能力。
2、思想道德教育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德育的引导下健康成长。利用德育课程和校园活动开展道德教育,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3、活动阵地营造良好。组织多样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利用校园环境和设施美化育人空间,增进学生情操与智慧。
4、教师队伍建设优良。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增强师生间的情感联结,鼓励教师崇尚学识与人格魅力。
5、校园文化丰富。充分利用校训、校歌等元素,激励师生共同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促进全面素质的提升。
6、校园环境整洁美丽。做好校园规划与美化,确保环境优雅,促进良好的安全教育与环境教育,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