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文明单位与社区合作共建的重要性分析

活动策划12小时前

为深入落实《中共武穴市委、武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社区建设的意见》,市文明委决定组织省级及黄冈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与社区结对,开展精神文明共建活动。活动围绕提升市民道德素质和改善城市环境,通过资源互补实现共同发展,发挥文明单位的引导作用。具体措施包括建立文明市民学校、资金支持社区环境美化、定期志愿服务和群众性文明活动、民意调查以解决居民困难,以及建立党员联络站创建示范岗。结对共建活动由市文明办统一领导,确保活动扎实高效开展,并将活动效果与居民满意度挂钩,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和谐社区建设。

开展文明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化落实《中共武穴市委、武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社区建设的意见》(武发[20xx]8号)文件精神,强化文明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推动文明社区及省级文明城市创建进程,为广大市民营造和谐美好的社区生活环境,市文明委决定自今年起,组织部分省级、黄冈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与社区结成对子,开展精神文明结对共建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质、改善城市环境风貌为主要内容,通过文明单位与社区的相互结对、资源互补、双向互动,共同发展、共享文明成果,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延展精神文明创建的广度和深度,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增强,更好地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目标。

二、共建方式

结对共建活动应以全面安排为主,自愿协商为辅,动员和组织省级、黄冈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与就近社区结成对子,共同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围绕社区“一本四化”的建设目标,各参与的文明单位可选择与一个或多个社区结对,共同推进文明建设的步伐。

三、共建任务

在结对共建活动中,各级文明单位除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完成社区建设的相关工作任务外,还需实现以下“六个一”的工作目标:

1、建立一所文明市民学校,开展常态化的文明市民教育。围绕“争创十佳文明市民,共同建设省级文明城市”的主题,聚焦提升居民素质,在每个社区设立一所文明市民学校,开展各类形式的文明市民教育活动,广泛推广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自我品德教育,并深入开展“十佳文明市民”的评选活动,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2、提供一定数额的资金,积极推进文明和谐社区的创建。以社区环境的绿化、净化、美化为目标,组织职工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环境卫生的专项整治,做好辖区单位的绿化和庭院美化工作。全面推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结对社区的公共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力争让结对社区获得市级以上的文明社区称号。

3、每月组织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助力文明社区公益事业的发展。各级文明单位需及时组建志愿服务队,结合社区实际,常态化开展帮扶、助学、赈灾募捐、关爱空巢老人、关心留守儿童、关注残疾人等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提供全方位的人才、信息、市场及项目支持,协助社区举办各类便民利民服务活动,规范志愿服务行为,切实提升志愿服务的水平,从心底里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4、每月组织一次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参与结对共建的文明单位要认真履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积极开展文明楼栋、文明庭院、文明小区、文明单位等评比活动,并结合社区实际,开展好“四进社区”(科教、文体、法律、卫生)的活动,深入挖掘社区文化资源,推动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按照一个社区一个主题、一个社区一个品牌的思路,精心设计能引起群众兴趣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新风尚。

5、每季度组织一次民意调查,切实解决居民实际困难。与社区结对的文明单位需安排干部职工深入社区,广泛开展走访调查,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报告给全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社区建设提供参考。针对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确保将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纳入工作重点,尽量满足社区居民在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

6、建立一个在职党员联络站,创建“党员文明示范岗”。由镇处、社区牵头,辖区文明单位配合,共同开展“在单位做一名好员工,在社区做一名好公民”的“双好”活动,各社区应普遍建立“在职党员联络站”,辖区文明单位党组织要积极鼓励在职党员到社区联络站报到,根据党员的职业、特长及居住情况,设岗定责,充分调动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党员文明示范岗”的创建工作。

四、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确保结对共建活动扎实高效地开展。为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进,市里成立结对共建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王永忠同志担任组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汪国兵以及宣传部长王宝超同志担任副组长;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民政局、武穴办事处、刊江办事处为成员单位。结对共建工作由市文明委统一领导,市文明办牵头督导,镇处负责统筹,社区与辖区的文明单位共同配合,具体落实相关工作。

2、提高认识,将结对共建活动融入单位精神文明创建之中。文明单位要深刻认识与社区结对共建的重要性,运用同创共建这一载体,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和谐社区的建设工作。要将结对共建与本单位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把共建任务嵌入业务工作之中。共建单位要主动与结对社区建立联系,制定共建活动方案,明确工作措施,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3、真抓实干,将居民评价作为活动成效的最高标准。开展共建和谐社区活动,要基于实际情况,注重实践,聚焦共建,强调实效。应持续推进,从具体事务入手,着重关注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多办好事,形成积极影响,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结对共建带来的新变化和实惠。活动要避免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成效评估应以社会反响和居民满意度为最终标准。

4、建立机制,将结对共建的考核纳入文明单位和和谐社区创建活动评比,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各单位应着眼长远,将有效做法常态化、制度化,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持续推动活动深入开展。要积极探索创新共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提出有效的措施,不断增强共建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市文明办将把结对共建的考核纳入文明单位、和谐社区创建评比,建立奖惩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单位和社区予以表彰,对活动不积极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甚至取消其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促进文明单位与社区合作共建的重要性分析》.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标签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huodongcehua/18084.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