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扶贫日活动策划方案
10月17日扶贫活动的主题为“携手共建美好生活”,旨在通过多层次的活动广泛宣传扶贫政策,倡导全社会参与精准扶贫,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活动内容包括召开协调会议、加强宣传、动员机关单位和企业参与募捐、以及借助社会团体发起公益项目。特别设立了针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计划,并通过高校展开青年志愿者行动,搭建信息平台促进资源对接。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活动方案,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同时加强组织领导与资金管理,确保透明公开。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成果,实现小康生活。
一、活动主题和目标
(一)活动主题:“10·17,携手共建美好生活”。
(二)主要目标:通过组织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扶贫日”活动,广泛宣传扶贫开发政策,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助力”的社会氛围,弘扬“每个人都能为扶贫做贡献”的理念,完善“人人都能参与”的机制,积极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精准扶贫,促进各类资源向贫困地区汇聚,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解决教育、医疗、住房和脱贫等实际问题,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携手全省人民共同实现小康生活。
二、活动内容
围绕“扶贫日”活动主题,在“10·17”前后,开展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活动。
(一)召开协调会议,明确责任分工。计划于20xx年9月召开省直部门20xx年“扶贫日”工作协调会,明确各自责任。邀请省委、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出席并安排部署工作,省直相关部门领导参加。各市(州)、县(市、区)根据自身的活动安排,组织召开相关协调会议。
(二)强化宣传鼓动,营造舆论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参与“扶贫日”活动。一是举办“扶贫日”论坛,召集科研院所、高校及相关部门探讨精准扶贫新策略,创新社会扶贫机制。二是举行“扶贫日”新闻发布会,由省扶贫办联合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于20xx年9月举办,系统介绍活动主题及安排,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三是发布“扶贫日”公募倡议书,呼吁全社会参与扶贫活动,支持扶贫工作。四是发送“扶贫日”宣传短信,由省通信管理局组织相关电信运营商向全省用户发送信息,介绍活动进展,号召社会参与,并设立短信捐赠渠道。五是浓墨重彩宣传“最美扶贫人”事迹,评选并在主流媒体上宣传其事迹,激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六是制作扶贫公益广告,通过省内主流电视媒体播出,弘扬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七是开展网络宣传,利用各类网络媒介及时发布活动信息。八是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借助团组织和志愿者力量,通过海报、标语等多渠道扩大活动影响。
(三)发挥示范作用,号召各机关单位参与。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团体应积极参与“扶贫日”活动,开展捐赠活动,筹集资金支持贫困地区的帮扶项目;通过驻村帮扶工作,组织干部职工深入贫困村开展走访,了解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给予生活和生产上的帮助。
(四)聚焦市场资源,动员企业募捐。充分发挥市场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认领社会责任,参与“扶贫日”活动,筹集扶贫资金,以支持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发展项目。一是国有企业募捐,由省国资委组织省属国有企业和中央驻鄂企业参与募捐,募集资金用于对口帮扶工作。二是鼓励民营企业捐款,由省委统战部和省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参与集体募捐,为扶贫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三是金融机构募捐,由省政府金融办负责组织金融机构募捐,确保资金用于扶贫项目的具体实施。
(五)借助社会团体,发起公益劝募活动。通过省红十字会、省慈善总会等具备公益资格的团体,为20xx年省级“扶贫日”活动发起捐赠项目,明确项目内容和受益对象,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凝聚社会力量,推动扶贫事业的发展。
1.湖北省红十字会公益性扶贫项目
项目名称:圆梦助学行动。
资助对象:全省新一轮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被大专院校录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资助标准:每人5000元。
资助模式:一次性救助与长期帮扶结合。
运行程序:发布通知、接受申请、审核评审、公示资助对象、拨款及回访等。
2.湖北省慈善总会公益性扶贫项目
项目名称:慈善“阳光班”。
资助对象:全省新一轮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考入重点高中的特困学生。
资助标准:每班50人,每人每年资助2000-4000元,连续资助三年。
资助模式:联合资助和企业或个人全额资助相结合。
运行程序:发布公告、审核申请,组织实施等。
3.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益性扶贫项目
项目名称:“十六助”贫困大学生。
资助对象:全省新一轮扶贫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参加高考并被本科高校录取的优秀毕业生。
资助标准:每人3000元。
资助人数:2000人次。
资助模式:通过爱心捐赠和帮扶的方式长期开展。
运行程序:发布公告、审核申请等。
4.湖北省扶贫基金会公益性扶贫项目
项目名称:“思源回报”工程。
资助对象:全省重点老区乡镇。
资助标准:预计募集资金400万元,支持20处项目。
运行程序:由各县申报,审核后发放资金,确保项目运行。
5.湖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公益性扶贫项目
项目名称:“关爱女性、贫困母亲救助”。
资助对象:经医疗机构确诊的贫困患病母亲。
资助标准:每人一次性救助1万元。
运行程序:向当地妇联申请审核后审批。
(六)立足校园,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充分利用高校资源,由团省委和省教育厅组织大学生开展扶贫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和支持扶贫工作。
(七)搭建信息平台,推进爱心对接。通过省扶贫网和荆楚扶贫网设立信息服务平台,发布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需求信息,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对接,开设“10·17扶贫日”公益募捐通道,接受社会捐款。
(八)上下联动,全面落实推进。“扶贫日”活动按“重心下移”原则,在全省各地全面开展。各市(州)、县(市、区)可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活动方案,开展丰富多彩的“扶贫日”活动,形成上下联动、齐心协力的良好局面。各地应注重舆论宣传,广泛动员,营造浓厚氛围,并于20xx年9月20日前将活动方案报省扶贫办备案。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应深刻认识到“扶贫日”活动的重要性,切实增强组织保障。在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明确各自职责,做好各项工作。
(二)加强沟通协调。各地要建立联席机制,推动相关活动的顺利开展,及时向社会发布活动进展信息。
(三)强化资金管理。通过“扶贫日”活动所募集的资金,应自觉接受监督,确保募集和使用情况透明公开。
(四)总结经验。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新,做好活动于20xx年10月底前将总结报告报送省扶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