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

教学计划2天前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面向四年级两个班,共93名学生。大多数学生已掌握基础知识,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仍有少数学生需增强学习积极性。本学期的重点是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创新能力,教学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四则运算、三角形等。教材设计旨在降低学习难度、注重实践与探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学目标包括理解小数的应用、掌握四则混合运算、认识三角形特性等。教学措施强调互动与实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肯定,以增强学习信心。整体教学计划分为多个阶段,涵盖不同内容和检测,确保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负责教授的是四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共计93名学生。经过三年半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在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已经具备较好的掌握,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乐于参与课堂活动。他们在上课时的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发言积极,作业能够按时完成,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也有了一定的兴趣。不过,仍有少数学生的基础较弱,学习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也较难集中,需要进一步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学期教学的重点在于继续培养学生兴趣,激发他们思维的乐趣和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将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涵盖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以及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其中,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教材编写的特点包括:

1、四则运算的设计改进,降低了学习难度,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

2、对小数的认识教学进行了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内容,注重实践和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增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在统计方面的知识和观念得以提升。

5、系统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贯穿于数学教学中,通过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1.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对小数大小的影响规律,学会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 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定律,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运算,提升计算能力。

3. 了解三角形的特性,根据边和角的特点进行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且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 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准确定位,简单描述路线图。

5. 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够根据统计图和数据分析变化趋势,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 体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便利,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7. 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有效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8. 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并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学期的重要教学内容。

五、教学准备:

借鉴以往的教具和学具,一些依然可以使用,本章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例如:1. 数位顺序表 2. 用硬纸条制作的三角形。

六、教学措施:

1. 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练习,力求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2. 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感受学习的成功体验。

3. 指导学生发现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 激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他们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通过实践掌握学习方法。

5.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构建互动教学模式,强调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6. 重视每位学生在不同水平上的微小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多多表扬和肯定,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让他们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7. 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七、教学进度:

周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2.17—2.23 四则运算(4课时) 4

2、2.24—3.2 四则运算(2课时)单元检测(2课时) 4

3、3.3—3.9 位置与方向(4课时) 4

4、3.10—3.16 单元检测(2课时)加法运算定律(2课时) 4

5、3.17—3.23 加法运算定律(1课时)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 4

6、3.24—3.30 简便计算(4课时) 4

7、3.31—4.6 营养午餐(1课时)单元检测(2课时) 3

清明放假

8、4.7—4.13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1课时) 4

9、4.14—4.20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生活中的小数(1课时) 4

10、4.21—4.27 生活中的小数(2课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课时) 4

11、4.28—5.4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 3

五一放假

12、5.5—5.11 单元检测(2课时)三角形(2课时) 4

13、5.12—5.18 三角形(2课时)图形的拼组(2课时) 4

14、5.19—5.25 单元检测(2课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课时) 4

15、5.26—6.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课时)单元检测(2课时) 4

16、6.2—6.8 统计(4课时) 4

17、6.9—6.15 数学广角(4课时) 4

18、6.16—6.22 单元检测(2课时)小管家(1课时)总复习(1课时) 4

19、6.23—6.29 总复习、期末考试(4课时) 4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11281.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