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阅读课程教学安排3篇
三年级阅读课教学计划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分析发现,语言表达与阅读习惯密切相关,教师需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目标包括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书籍、分享阅读感受、理解叙事性作品、形成阅读习惯等。教学安排分为多个阶段,涵盖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诗词、动物故事等。提质措施强调书籍推荐、读书指导与丰富的阅读活动,例如读书笔记、分享比赛等。教师应鼓励学生每天保持至少30分钟阅读,周末进行小组共读,确保深入理解与交流。评价方式包括评选“阅读之星”、检查读书日志与手抄报,激励学生持续提升阅读水平。
三年级阅读课教学计划 1
一、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他们的阅读习惯密切相关。良好的阅读素养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还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三年级的老师们肩负着引导学生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使命,帮助他们在阅读中获取知识,享受乐趣。
二、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课外读物,体验阅读的乐趣,让阅读成为一种自发的、愉悦的活动。
2、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积极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勇于表达个人的见解。能够做读书笔记,从中摘录有价值的词句,并定期撰写读后感。
3、在阅读叙事性作品时,如故事和传记,能够理解内容并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4、形成阅读报刊和书籍的习惯,收集并与同学分享相关的书籍资料,深入讨论整本书的主题。
5、背诵课内外优秀的诗文共计10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0万字。
三、教学安排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第1—5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
第6—7周 小学生必读经典诗词
第8—12周 动物故事与寓言
第13—16周 世界经典童话故事
第17—22周 自选课外读物
四、提质措施
1、做好书籍推荐。结合阅读活动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推荐适合他们的优秀书籍。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资源,鼓励学生借阅、互相分享、网上阅读,甚至鼓励家庭购买,确保阅读活动顺利开展。
2、强化读书指导。教师应通过共同阅读的方式,教授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
3、深入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根据计划组织学生进行读书笔记撰写,开展多形式的阅读竞赛,如读书征文、演讲、知识竞赛和诗朗诵等,期末展示优秀读书笔记或评选班级阅读先进。
4、在班级内设立图书角,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励学生阅读。
5、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不少于30分钟,并每周提交1-2篇详细的读书笔记。
6、定期询问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阅读情况。
五、检查形式
1、古诗文背诵活动。
2、故事分享比赛。
3、“名著知识问答”竞赛。
4、读书笔记及征文比赛。
根据上述活动的结果,对学生本学期的阅读情况进行等级评定,评分标准为一般、良好、优秀,并发放奖励,以资鼓励。
三年级阅读课教学计划 2
1、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1) 早晨:进行简短的新闻学习、五分钟的报纸阅读、诵读优美诗词。
(2) 课前:“知识分享会”、“三分钟话题讨论”、“成语接龙”、“一分钟小演讲”。
(3) 晚上:记录自己喜欢的新闻,收集与剪贴感兴趣的信息,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4) 周末:组织小组共读、自主阅读、亲子共同阅读,确保每天的阅读时间不少于2小时,并做好阅读笔记。
2、掌握基本的阅读流程。阅读书籍时,先观察封面和书名,再查看内容简介、目录及扉页,然后逐页深入阅读,边看边思考,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做上标记。在完成全书的阅读后,再理清思路,思考未解之疑,掌握书籍主旨,最后撰写阅读笔记。阅读报纸也应遵循一定的顺序,首先快速浏览所有版面,理解整体内容后,再重点细读,把握文章要旨。
3、认真落实阅读要求。首先确保“眼到、心到、手到”;有疑问及时请教,培养思考能力;要与“口语表达”、“写作”紧密结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4、背诵16首经典古诗,熟记《三字经》、《弟子规》的四分之一内容。
5、开展丰富的活动,巩固阅读效果。
(1) 背诗大会:根据学生的背诵情况进行评选,并给予相应的称号。
(2) 读书日志:记录所读书籍,制定阅读计划,每学期进行检查。
(3) 手抄报:制作与阅读相关内容的手抄报,每月举办一次。
三年级阅读课教学计划 3
一、学情分析
在三年级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他们逐渐能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但在理解文本的深层次意涵方面仍显不足。
二、阅读目标
1.培养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与热爱。
2.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使其在较短时间内抓住文章主旨。
3.学习有效的阅读方法,首先要了解书籍的封面、书名和内容提要,再结合目录进行整体把握,逐页阅读时做好标记,遇到疑问及时记录,阅读完毕后清理思路,针对不懂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最后写出个人的读书感悟。报纸阅读同样需要先快速浏览,再重点关注重要的新闻内容。
4.在原有的阅读习惯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具体包括:眼睛、心灵、手指的同步;有疑必问,善于提出问题;阅读内容与“口语表达”和“写作”紧密关联;坚持每天的阅读习惯。
三、阅读内容
根据课堂学习的教材内容,进行相关的延伸阅读;同时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绘本进行阅读,并在班级内进行书籍交流。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书籍,如《三只小猪》、《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小王子》以及《西游记》等。
四、活动安排
(1)晨读:进行短篇故事分享、五分钟新闻快讯及经典诗词诵读。
(2)课前:开展“书虫分享会”、“三分钟讨论”、“成语接龙”和“一分钟演讲”等活动。
(3)晚上:撰写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稿;收集和整理喜欢的资料,阅读自己选择的书籍。
(4)周末:进行小组共读、个人独立阅读和亲子共读,每天的阅读时间至少保持在2小时,并记录阅读笔记。
五、阅读评价
1.阅读之星:根据学生的阅读表现进行评选,并颁发奖励。
2.读书日志:记录所读书籍的内容与心得,每学期检查一次。
3.手抄报:每月制作一次关于读书主题的手抄报,展示阅读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