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体育教学的关键难点分析

教学计划1周前 (04-09)

小学四年级学生在组织纪律性上表现较好,但情绪波动较大,运动能力逐渐提升。生理上,男生通常在9至10岁发育突增,女生则在8至9岁,身体素质整体提升。该阶段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但感知和注意力集中能力仍需增强。体育教材以实践为主,涵盖田径、体操、游戏等项目,旨在提高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培养集体主义和自信心。本学期的体育教学计划包括认知身体、学习基本运动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以及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教师应制定详实教案,合理安排教学,而学生需认真听讲,积极参与,逐步养成锻炼习惯,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四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组织纪律性方面较为强,但情绪波动较大,运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在课堂上,他们常常喜欢玩耍,同时由于运动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相对较低。不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丰富,且对学习的兴趣容易被激发。我们要注重培养他们主动进取的态度,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理解学习规律,鼓励他们在学习中探讨、理解、发现和创造。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将学生身心发展视为一个整体,使他们在不断克服困难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提升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了解身体的变化,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品质。

(一)生理发育的特点

1、四年级学生一般在9至11岁之间,正处于儿童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发育相对平稳,但男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指标通常在9至10岁开始突增,而女生则在8至9岁时开始突增,女生的发育普遍早于男生。这一阶段的四年级学生整体上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

2、与三年级相比,四年级学生在安静状态下的脉搏平均值有所下降;女生在10岁时血压指标快速增长;男女生的肺活量都有所上升,但差异并不明显,男生略高于女生。

3、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均有提升,在50米、立定跳远和50米乘8往返跑等测试中,男生表现优于女生,但差异不大;而在立位体前屈测试中,女生明显优于男生,差异显著。速度、腰腹力量和柔韧性在这个阶段是敏感期,灵敏度的发展也较为敏感,学生对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掌握速度较快。

(二)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四年级学生的感知觉容易受到情绪和外部新奇内容的影响,身体练习时常常忘记练习的主要目的。他们对各种体育活动的兴趣广泛,感知动作要领的能力比较笼统,容易混淆相似动作,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能力尚需提升。

2、四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尚不稳定,虽然有意注意有所发展,但仍显不完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好,因此在练习的时间安排上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

二、教材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体育教材主要以实践为主,依据学生的能力和学校条件,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旨在提高学生的跑、跳、投基本技术,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技能。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体育基础知识、田径类的蹲距式跳远和沙包投掷、体操(分腿腾越、前后滚翻、仰卧推起)、小足球游戏、韵律体操及传统武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队列练习(分队合队交叉行进、错肩行进、半面左右转、跑步立定),以及各种走跑的练习(400米跑、508往返跑、50米快速跑和25米往返跑)。

三、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学计划目的

1、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自身身体,并掌握简单的锻炼知识和方法,学习一些体育和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运动技能,进一步提升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良好品质。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乐于参加各种游戏,认真上好体育课,科学参与体育活动。

5、掌握运动基础知识和技能:在球类游戏中能完成基本动作,如拍球、运球等;能够完成基本的体操动作;安全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6、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如柔韧性、反应能力、灵敏性和协调性),增强身体健康意识。

7、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适情绪,学生能够体验并描述进步或成功时的情感,观察并描述退步或失败时的心情。根据课程目标,通过体育课和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快乐发展。

8、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意识,增强自信,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分腿腾越;沙包远投;50米8或400米跑。

教学难点:

体操技巧;蹲距式跳远。

四、体育课教学常规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制定教案,未备课不得上课。

2、深入学习并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计划本课的教学任务及实施细节。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若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妥善安排。

4、在教学中重视“三基”的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教学的各项任务。

5、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运用需基于增强学生体质,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科学安排运动密度和量。

6、教师应保持仪表整洁,举止得体,课堂中严肃自然地进行教学,课前三分钟换好服装,及时到达课堂。

7、认真做好学生的成绩考核与评定,重视资料的整理与保存,定期分析和归纳,以指导改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需严密组织纪律,严格安全保护措施,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如有事故,需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妥善处理。

(二)、学生方面:

1、明确学习目的,积极自觉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与科学锻炼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课时着装要轻便整齐,穿轻便运动鞋,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排队时做到快、静、齐。

3、不得无故缺课,杜绝迟到与早退,服从领导和指挥,遵守课堂的各项规定。

4、课堂上严格遵守教师的要求,未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严格执行各项保护措施。

5、爱护体育器材,切勿故意损坏,课后按教师要求如数归还各种器材。

6、明确学习目的,积极自觉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与科学锻炼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四年级体育教学的关键难点分析》.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9464.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