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年度工作回顾与总结
小学家长学校通过完善组织架构和明确责任,积极提升家长和教师的合作意识,以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对接。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和家长委员会,强化班主任的管理,实施针对性家访制度,推动家庭教育理念的传播。通过调研与专题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家长都能受益,采用灵活的交流形式,如主题式与个别交流,促进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创建爱心家庭、书香家庭活动,鼓励家长共同参与到孩子的阅读和学习中,提升家庭教育素养。在实际案例中,家长通过学习新技巧改善教育方式,促进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家长学校工作的积极成效。
一、加强常规管理,提升意识
1、完善组织,明确责任。
家长学校成立后,学校始终坚持建立两个主要机构的做法。一个机构是由校长、后勤副校长、德育主任及教研组长组成的家长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年度家长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及组织实施各项活动;另一个机构是由各年级各班推荐的家长代表组成的学校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探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并负责协调处理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2、加强管理,落实职责。
班主任是家长学校工作的核心力量,在本学期我们加大了对班主任队伍的管理力度,提升班主任的服务意识和水平,强化家校联系工作。本学期实施了五类学生必访制度: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后进生家庭、突发事件家庭和外地生家庭,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家访范围。
3、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校拥有一名经过正规培训并获得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的教师,带动了许多教师形成了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
二、勇于探索,紧跟时代
1、调查研究,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对接。
为了提高家长学校的教学针对性,学校开展了宣传资料的发放、问卷调查和家庭走访等活动。通过调查,学校了解到当前家庭教育的整体氛围需要改善,将推广家庭教育理论、提供家庭教育方法、分享成功经验作为家长学校的主要任务,以期通过家长学校的教学,使家长能掌握更多科学的育儿策略,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互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内容有的放矢,使不同层次的家长都能受益。
每个学期,学校要求授课教师在所授年级中进行广泛调研,然后根据调研结果确定相应的教学专题。
3、家长学校的学习交流形式灵活,因材施教。
(1)主题式交流。
学校鼓励教师以尊重、民主和平等的理念与家长沟通,并要求班主任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主题式的家校交流活动。
(2)个别交流。
对于一些特殊儿童,教师应以朋友的姿态与家长轻松交流,彻底摒弃过去的家访形式,鼓励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让孩子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亲子互动交流。
将活动打造成孩子学习成果和才华展示的平台,同时也是家长分享教育经验的机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家长教育孩子的信心,营造浓厚的亲子氛围。
4、创建爱心家庭、书香家庭活动。
结合学校的书香校园活动,学校不仅在全体师生中推广此项活动,还与家庭联手,共同开展书香家庭活动。自开展以来,班级内创建了图书角,鼓励家庭搭建书架,形成书香家庭,促使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到阅读中,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了家长的素养。
三、抓特色,见成效。
在众多家长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教子有道的家长,他们能够从实际出发,遵循孩子发展的规律,做到既关心又严格,既注重身教又重视言教,重视德育同时也关注智育、体育和美育,推动自己的孩子全面发展。
例如,某班的一位女孩聪明而漂亮,但遗忘东西的毛病十分严重。她的妈妈尝试了多种方法帮助她,屡屡无效,最终决定每天晚上帮助她整理书包,检查第二天所需的书本和文具。慢慢地,这成为了一种习惯。然而有一天女儿忘记带作业本受到老师批评,回家后将怒气发泄到妈妈身上,责怪妈妈没有认真检查书包。妈妈感到委屈,认为自己已尽力,但女儿却没有意识到她的付出。通过家长学校学习到的技巧后,妈妈决定不再频繁提醒女儿检查书包,反而用温暖的话语鼓励她,及时表扬她的进步,使女儿感受到母爱的陪伴,最后她的遗忘毛病得到了改善。
还有一位家长分享了培养孩子与网络和谐相处的经验。
他发现孩子上网玩游戏时精神远远超过学习,于是开始禁止或批评,这并未有效解决问题。后来,他与孩子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效果显著。
第一,正确引导孩子的时间观念。与孩子平等交流,约定打游戏的时间上限,并在孩子遵守时给予赞扬,培养其自律意识。
第二,引导孩子参与健康活动。如周末一起爬山、打球、参加团体活动等,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第三,实现学习与游戏的平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思想和观念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引导,通过正确引导,孩子可以与网络和谐共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