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总结报告

工作总结16小时前

本文总结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措施与成效。学校成立由校长主导的工作小组,全面调动教师积极性,定期学习相关政策文件,明确责任分工,提升德育干部专业素养。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被纳入考核标准,鼓励教师以身作则,关心和尊重每位学生,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学校注重学生行为规范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让学生理解《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传统美德教育如爱国主义和诚信教育被深入开展,教师在诚信教育中要以身作则,日常行为规范则强调诚实守信。整体来看,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采取了多元化的教育措施,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和道德习惯。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一、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健全工作机制

学校成立由校长主导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小组,全面调动各科教师的积极性。定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国家及地方有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深入解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细化责任分工,提升德育干部的专业素养。

二、深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确保德育工作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师职业道德及思想政治考核内容。将教师关心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考核标准,作为教师评价、职务晋升及表彰的依据。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师德档案,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树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目标。

学校依据上级教育要求,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师德建设活动。

1、遵循《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鼓励教师做到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师表。

2、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尊重学生的活动,号召教师关心和尊重每一位学生,成为他们的朋友。要求每位教师在言行上都做到美观、文明,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

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开展了系统的宣传教育。

四、深入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提升学生思想素养

1、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未成年人德育的重要主题,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自信的重要途径。

2、强化诚信教育,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诚信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石,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我校结合“明礼诚信”教育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诚信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一是与师德建设相结合。教师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在开展诚信教育时,教师应以身作则,通过多种制度和家庭承诺,把诚信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开学初,学校领导带领教师向学生公开宣誓,承诺讲诚信、做好表率,要求教师做到:首先要公平诚恳地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引导他们讲真话;其次要将情感与理性结合,清晰地传达科学真理和学校政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言行一致,展现真实人格。

二是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个人的一言一行都能反映道德修养,诚信教育应从基本的日常行为做起,如不说谎、不抄袭、考试诚信、遵守纪律、拾金不昧、团结友爱等,教育学生尊重他人、讲求诚信。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总结报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gongzuozongjie/19090.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