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工作回顾与总结

工作总结1天前

上半年,区内各项社会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矛盾纠纷调处,共排查和成功调解矛盾纠纷,成功率高,新增规范化调解委员会及“警调对接”覆盖,提高了调解质量和效率。社区矫正工作创新实践,通过引入公安民警,强化了矫正执法,实施严格的奖惩机制,确保无脱管、漏管现象。法律公共服务方面,深化法律援助,组建律师志愿团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维护弱势群体权益。普法工作也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增强了法律宣传的针对性和服务性,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居民法律意识。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提升了干部素质和服务意识,推动了司法行政工作的高效开展。

上半年总结

(一)强化矛盾纠纷调处,推动人民调解规范化发展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区共排查调解矛盾纠纷X件,成功调解X件,调解成功率为X%,涉及金额X万元,其中复杂疑难纠纷X起,涉事人员X人。

一是优化组织建设,提升覆盖范围。积极推进市级规范化调解委员会的创建,促进基层调解组织的质量提升,上半年新增市级规范化调解委员会X个。借鉴白鹤街道警民联调中心的成功经验,推动全区X个派出所实现“警调对接”的全覆盖,同时探索轻微刑事案件的先行调解工作。在法院成立了“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培训和监督全区基层调解组织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

二是持续优化调解队伍。整合我区优质调解资源,成立了全市首个“老娘舅”协会,协会成员均为群众基础扎实、调解经验丰富的调解工作者,老潘联调工作室获得市级平安示范服务团队的荣誉。重视调解员素质提升,开展先进调解委员会的现场交流、优秀案例选编、新调解员培训,同时加大对司法确认案件的奖励力度,以激励基层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完善制度机制。召开由区委区政府主导的全区人民调解工作大会,推进行业性专业调解委员会建设,进一步形成全区上下矛盾大联调的共识与合力。建立了全区“首席调解员”评定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方式,引入律师参与矛盾化解,并与法律援助紧密结合,以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形成“治安管理、人民调解、律师参与及法律援助”四位一体的社会矛盾联合调处模式。

(二)强化特殊人群管理,推动社区矫正创新实践

截至X月底,我区共有在册社区矫正人员X名,其中管制X名,缓刑X名,假释X名,暂予监外执行X名,监管率达X%。办理审前调查X件,目前无一人脱管、漏管,也无人再犯新罪。

一是强化矫正执法,严肃违规惩处。全省首设公安民警驻司法局矫正工作室,引入民警力量,保障警械、警车等专业物资,提高矫正执法的严谨性和有效性。加大社区矫正处罚力度,对未参加集中学习和未按时报到的X名不服从管理人员实施警告处分,警告人数超过XXXX年全年警告总数。开展暂予监外执行人员大排查,对X名暂予监外执行的矫正人员进行了司法鉴定,对不符合监外执行要求的X名矫正人员收监,创下我区社区矫正工作的半年度收监人数新高。

二是强化机制探索,提升管理模式。实施《区社区矫正案件会审制度》,对矫正人员的奖惩、收监、解矫等重大事项,由司法局牵头,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和基层组织共同决策。完善《区社区矫正应急预案》,建立街道现场指挥部-区应急指挥中心-市应急指挥中心三级应急组织体系;与法院协调,建立针对超短期社区矫正人员的调查、审批、监管“集中一站式”管理模式,简化办事流程,开通“绿色通道”。

(三)强化法律公共服务,促进律师行业规模发展

在律师“二合一”的管理模式下,我局着力于加强业务引导,整合有效律师资源,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

一是深化法律援助工作。招募了X名志愿律师和X名专家律师,首创律师援助人才库,上半年全区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共X件,其中民事案件X件,刑事案件X件,涉及人数X人,群体性案件X件,涉及人数X人,挽回经济损失逾X万元,接待法律咨询X余人次,荣获群众锦旗X面,为辖区弱势群体合法权利的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搭建公益服务平台。引导律师服务国家大局,组建全市首个律师招商服务团和律师“五水共治”志愿服务队,首次在全市开展“法律夜市”普法活动,率先引导律师驻信访局进行信访接待和参与法律涉诉调解,创办《律师》期刊,举办律师年度表彰大会,组织趣味运动会,先后举行律师论坛讲座X次,进一步促进了律所和律师间的合作与交流。

三是促进行业健康运作。进一步强化律师行业协会的制度建设,设立X个专业研究组,推动协会活动常态化,建立律师诚信档案,及时处理群众对律师执业的投诉案X件。截至X月底,全区X家律师事务所的专职律师人数为X人,法律工作者X人,X~X月份共办理诉讼案件X件,非诉案件X件,业务创收总额达X万元,业务量在全市各县(市、区)中名列前茅。

(四)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普法工作多元化发展

今年X月份,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主任会议专题听取了我区“六五”普法工作报告,对全区普法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是贴近群众,增强普法针对性。开展“普法惠民行动”,调研基层群众法律需求,向公众征集普法金点子并确定X个重点项目,完善东外滩法治文化长廊,积极推进两个法治文化基地建设,建成XX个法律书屋,稳步实现社区普法书柜的全覆盖,完成全区XX个普法橱窗的更新维护工作。

二是服务大局,注重普法服务性。开展“五水共治”系列普法活动,通过手机短信、LED屏、灯箱广告等形式发布“五水共治”公益广告X多条,印发宣传手册X册、宣传挂图X余套;围绕区域维稳等工作,组织“依法信访、理性维权”主题宣传月活动,将信访法律纳入区管干部和公务员的学法考试,并开展新消法主题宣传、依法用工宣讲月和金融法律知识讲座。

三是创新培育,突出普法的新颖性。对“普法”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升级认证,增加在线活动、自助服务等功能,上半年,利用微信、微博组织在线活动X次,发布微信、微博信息XXX余条,普法微载体建设持续走在全市前列。在实体活动方面,组建了由X名专业律师组成的法治宣讲团,重点向社区和企业群众开展法律宣传X余人次。

(五)强化党的群众路线,提升队伍素质全面化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创新载体,多措并举,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干部素质。加强机关干部的理论学习,组织党员干部每周进行一次集中学习教育。开展新进公务员培训,倡导优秀人物学习,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向身边典型看齐,激励争先创优。完善司法行政的“五进六联系”工作机制,要求机关干部结对联系服务社区,每年不少于两次到社区开展服务,机关干部与大河社区的结对工作稳步推进,实施“十个一”活动,认领党员群众的“微心愿”X个。

二是创新律师行业党建,提升区域品牌。深入推进“阳光X号”党员律师志愿服务活动,拍摄该活动的公益服务视频,参与“XX银行杯”XX省两新组织创意党组织生活的视频大赛。组织党员律师参加市委组织部主办的七一“公益集市”广场服务活动和“绿丝带”公益行。鼓励党员律师到社区报到,认领公益岗位,结对帮扶对象,开展三个一活动。

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升队伍形象。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和责任分工,签订责任状,以确保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研究制定《干部职工请假制度》和“正风气肃纪律”的若干规定,实施机关干部绩效对账,以进一步提升机关工作效率。加强廉政教育,组织廉政党课和警示教育片的观看,丰富廉政文化。推进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和依法行政阳光执法工程,创建依法、高效的行政执法环境。

《上半年工作回顾与总结》.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gongzuozongjie/7180.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