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站干部工作总结与反思
桥西镇文化站在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推动公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注重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坚持寓教于文化艺术的方针,通过举办丰富多样的节庆文体活动,增强群众的文化参与感和归属感,促进全镇22个村(居)委会的文化均衡发展。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演出行为,抵制不良文化现象,确保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注重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确保群众的安全与健康。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文化站在提升镇民道德素质,丰富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镇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思想与精神支持。
20xx年,桥西镇文化站在县文化局的指导下,在镇党委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挖掘和研究本镇文化活动特点,探索创新,大力推动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切实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进一步规范和培育文化市场,繁荣文艺创作;坚持寓教于文、寓教于艺、寓教于乐,培养群众的崇高思想、美好心灵、纯洁情操与高尚人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全镇民众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为全镇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撑与精神动力。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深刻认识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先进文化不仅是民族思想的积淀,更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明灯。回顾历史,在民族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文化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我们党的一项优良传统,历代领导人对此均有深刻的论述。曾指出:“精神文明建设不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也将受损,容易走入弯路。”从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明确了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党的更是赋予了文化工作新的历史使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已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重要课题。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氛围的形成,离不开文化这一不可或缺的载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以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全球、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民族性、科学性的社会主义文化,为21世纪的中国描绘了一幅全新的文化蓝图,指明了文化发展的方向,明确了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二、以镇党委和政府工作为核心,推进文化工作
在开展文化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以镇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为核心,结合实际情况,积极举办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今年以来,文化站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文体活动,推动创建工作和文体事业向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职工乒乓球和篮球比赛;结合“五一”“十一”“元旦”等节假日,举办剪纸、腰鼓、擂茶等各类比赛,极大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文化品位,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认可和群众的热烈欢迎。
全镇22个村(居)委会中,已有10个村委会建立了农家书屋,由村(社区)指定专人负责后续工作。后续,各村还将陆续建成供村民使用的农家书屋。让文化服务覆盖全镇22个村(居)委会,确保城乡文化的均衡发展。及时为群众提供文化产品,保障农村文化阵地的社会化和服务均等化,以文化引领和教育人,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道德水平。
三、强化文化市场的管理
根据“开放、活跃、扶持、引导、面向群众、供需双赢”的原则,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和当前文化市场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根据《文化市场管理条例》,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明确经营指导思想,守法经营,坚持繁荣与整治相结合,做到一手抓繁荣,一手抓整治,使文化市场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1、加强对民间艺人的管理,规范演出行为,净化文化市场。对农村的婚丧嫁娶请来的唢呐班子进行严格审查,防止色情演出,抵制黄、赌、毒、封建迷信、邪教等腐朽思想对群众的侵害。部分农户在红白喜事上请人“打道场”,某些演出队伍往往是随意搭建,团队素质参差不齐,仅凭演出目录难以发现问题,必须进行演出跟踪,才能有效检查演出质量。今年以来,文化站在派出所的协助下,认真开展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查处了部分无证演出的剧团和马戏团,净化了文化市场。
2、强化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文化保护工作,成立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和文物保护办公室,定期对集市出租和销售音像产品的商店进行检查与清理,同时对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加强监管。网吧作为新型娱乐场所,部分青少年对其产生了较大依赖,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文化站在镇党委、政府及公安部门的支持下,对全镇两个网吧进行了登记和备案,纳入正常管理,推动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3、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文化娱乐场所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做好消防安全措施是确保人身安全的重要依据。在过去一年里,我们多次检查辖区内的娱乐场所,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场馆进行了停业整改,并在整改合格后方可重新营业。
4、积极参与县里举办的各类文体活动,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文化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