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危房改造项目总结报告(精选3篇)

工作总结10小时前

乡镇危房改造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围绕“保民生、保增长”的要求,注重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通过多方位的组织领导和责任明确,成功实施了危房改造项目,确保改造过程公开、公平、公正。乡镇完成了既定的改造任务,有效提升了住宅安全性与居住舒适度。项目采用分步实施,科学规划,合理分配资金,确保资金专款专用,通过建立详细档案管理,提升了工作透明度。结果显示,农村危房改造显著改善了困难家庭的居住条件,增强了群众的脱贫信心,并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后续工作将继续关注未改造对象,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确保更多困难家庭受益。

乡镇危房改造工作总结优秀

乡镇危房改造工作总结优秀 篇1

根据中央关于“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要求,以及省、市、县在农村危房改造方面的工作部署,致力于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居住安全问题,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推动农村基本住房安全保障制度建设。我乡“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按时保质完成,至11月20日前全面竣工,12月10日前所有户主成功入住,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农村危房改造会议精神,我们乡成立了农村危改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确保全乡危房改造任务顺利推进。

二、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全面完成农村危改工作任务

1. 自县级危改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乡迅速召集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干部进行会议,准确传达省市县关于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精神,精心部署我乡的相关工作。

2. 加强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乡与村、村与农户之间的责任明确,并将其纳入各村目标管理考核之中。

3. 认真进行调查摸底,乡行政驻村人员联合城建办工作人员深入村组,对农村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的住房情况展开详实调查,建立详细的台账。

4. 严格审批,精准识别对象

经过初步调查,我乡符合改造条件的农户为325户,而县建设局分配的建房任务仅为48户。我们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农户自愿申请,村民民主评议,公示结果,经过危改领导小组审查,城建办审核后上报县级审批,最终确定48户作为改造对象。经过多次调查与确认,最终确定重点帮扶户15户、低保户16户、其他贫困户17户。

5. 科学规划,拆旧建新。

我们本着“先规划、后建设、拆旧建新”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着眼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农村面貌,将危房改造工程与新农村建设、资源整合、支持群众发展生产等方面相结合,并确保通电、通路、通水便利群众生产生活。实施过程中,因地制宜,拆旧建新,建房标准符合县里的统一要求。

6. 加强督查,提升进度

我们实行月度进度报告制度,乡督查组每10天对工程进展进行一次检查,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与整改措施,确保在11月20日前完成全部工程,12月10日前全体户主入住,同时悬挂危改标识牌、拍摄旧房照片,危改小组将在11月22日前逐村逐户进行全面验收,并拍摄新房照片。

三、按时发放补贴资金

农村危改资金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实行专款专用,设立专门的危房改造资金账户进行集中管理,确保杜绝贪污挪用现象。

四、及时完善资料管理,建立专门档案

我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行一户一档的管理模式,现已将农户改造申请、评议记录、公示结果、危房鉴定、政府审批、竣工验收、姓名、住址等基本信息整理归档,便于后续管理和查阅。

通过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目标任务的明确,人员与措施的到位,我乡农村危改工程已按期全面完成,住房由原来的128间扩建为145间,建筑面积由原来的2766平方米增加至2869平方米,显著提升了农村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

 篇二:

万源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20xx年,紫溪乡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已取得一定成绩,有效改善了部分农民的居住条件,现将紫溪乡20xx年度农村危房改造自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紫溪乡位于川陕结合部,辖有5个行政村和21个村民小组。至20xx年末,全乡总户数553户,总人口2241人,总面积3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15亩,主要以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则以核桃和板栗为主。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最低海拔773米,最高海拔2490米,高山气候显著,无霜期仅230天。居民居住环境艰苦,自然灾害频繁。

二、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情况

市政府下达紫溪乡20xx年第五批农村危房改造任务7户,20xx年危房改造任务为13户,全部为贫困户。通过村民会议逐户核查并张榜公示,最终确定危房改造对象。此次危房改造中,上级补助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79.56万元,动工率达100%,竣工率也达到了100%。改造后,紫溪乡仍有危房户25户,总人口102人,危房72间,其中包括分散供养的五保户3户、农村低保户11户及一般困难户11户。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各级职责。紫溪乡将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视为乡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成立以乡长为组长的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乡财政、民政、国土林业等部门负责人,增强工作领导协调,制订《紫溪乡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明确各级职责。

二是加强宣传,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广泛宣传,召开乡村干部会及与20户危房改造对象的会议,将建房标准分发给每户,并通过各村的会议和入户走访等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自愿改造的参与度,同时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建房户的实际困难,协调贷款27.53万元,激发了他们投身危房改造的热情。

三是注重审核,选准危改对象。确定危房改造对象时,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委会和驻村干部调查、民主评议、公示、乡政府审核”五个程序进行,确保对象审定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四是科学规划,突出地方特色。本着“先规划、后建设、有特色”的原则,结合改善人居环境与农村面貌,实施新农村建设,整合资源以支持群众生产,确保通电、通路、通水,方便群众生活。在推进危房改造工程中,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力求风貌打造。

五是加强督促,注重质量监管。在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中,我们制定了督查方案,成立了专门的督查组,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标准,确保工程进度与质量。

六是建立信息档案,完善危改资料。按照上级要求,紫溪乡建立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资料档案库,由专人负责,确保资料完整、真实、准确,认真收集项目资料以便分类存档。

四、工作成效

一是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按照目前的改造速度,预计在5-10年内将有效解决农村危房问题,极大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

二是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农村危房改造与村容村貌改造相结合,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有力地促进了乡村各项事业发展。

三是转变了农村群众的居住观念。实施危房改造后,推动了群众在房屋质量、美观等方面的观念转变,激发了他们的建房积极性。

四是激发了群众发展生产与脱贫致富的信心。危房改造工程缓解了建房资金不足的问题,使群众能将资金用于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五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危房改造工作中,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增强了党群关系,提升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五、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是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不足,项目投入单一,部分贫困户难以承担改造成本。

二是农村危房改造指标配额少,许多需要帮助的危房户得不到资金支持,改造难以启动。

紫溪乡20xx年度的危房改造工作已按上级要求,按质按量完成,但作为典型的高寒偏远乡镇,仍有部分困难群众居住在危房中,因此我们将继续加大危房改造力度,进一步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

乡镇危房改造工作总结优秀 篇2

在20xx年,乡镇党委、政府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围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行了多方位的统筹安排,积极落实各项政策,确保了工作的顺利推进和良好成效。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公开透明、因地制宜、分步实施” 的原则,全面落实了20xx年度的危房改造任务,有效改善了贫困家庭的居住条件,受到了群众的积极反馈,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镇地处县域中心,交通便利,辖区内有8个行政村,村民组共计320个,总户数4500户,常住人口约12000人。当前,我镇共有五保户120户,低保户280户,困境家庭600户,其中危房户160户,占建档贫困户的26.7%,在全镇农户中占比约3.6%。

 二、危房改造实施情况

根据县政府《20xx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我镇制定了明确的整改任务,总计140户。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逐户落实任务分配,其中五保户30户,低保户50户,贫困户60户。上级补助资金达15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共计120万元。至10月底,经过自查及验收,已完成危房改造房屋115户,剩余25户预计在年底前完工。

 三、主要做法与措施

增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通过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与推进。设立工程质量安全监测组,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确保工期、质量和安全的统一。

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利用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危房改造政策,让广大群众了解政策内容及其重要性,增强参与意识,并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

细致调查,严格审核,确保精准施策。早在4月初,我们就开始对全镇的危房情况进行逐户摸底,确保改造对象的精准性。资金补助严格按照规定标准实施,优先保障极度危房的改造,切实提高群众的居住安全感。

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改造质量。自6月起,工作小组每月对已改造户进行质量抽查,记录每户的整改情况,确保在改造过程中不出现安全隐患,对不符合标准的户采取整改措施,保证房屋的安全性和适居性。

 四、工作成效

自20xx年至20xx年,我镇通过危房改造共计解决了275户困难群众的居住问题,极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有效降低了自然灾害对群众的威胁,推动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改变了大家的居住观念,激发了群众自主脱贫的信心。增强了党群关系的融洽度。尽管当前仍有较多困难户未完成改造工作,今后我们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提升工作效率,确保每一位群众都能顺利入住新房,使他们满意。

乡镇危房改造工作总结优秀 篇3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及省市住建部门的周到指导下,我乡镇的危房改造工作得到了有效实施。我们切实加强组织、统筹推进,务求实效,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切实改善了部分农民的居住环境,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通过与省住建厅的紧密对接和积极争取,我乡镇获得了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户,上级补助资金共计万元,目前已圆满完成改造计划,资金全部到位,第二批危房改造指标也正在积极推进实施中。

二、主要做法

一是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是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居住问题的重要举措。为确保这项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始终强调领导重视、部门协作,细致安排。多次召集专题会议,深入研究农村危房改造的相关工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确保县纪委、财政局、督查室等全程参与,制定出本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并对工作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任务到位、措施得当。

二是严格对象选择,严把操作流程。我们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政策、对象、程序的全公开,确保每个环节都透明可见。危改对象的确认按照“三筛选”的原则,即:家庭经济最困难、住房改造最迫切、基本居住条件亟待改善。各乡镇通过调研统计,并在党委会议上集体讨论,最终确定对象,向住建局上报建立逐村逐户的农村危房改造数据统计。领导小组还组织专门小组深入农户家中进行现场复审、拍照存档,逐村逐户建立完整的危房改造档案,以便顺利实施后续改造工作。

三是强化督查,确保规范运行。危房改造工作涉及面广,政策要求较高,为了确保工程稳步推进,我们注重细节,狠抓落实。一方面,按照县长的部署,由政府督查室牵头,成立由纪委、住建和财政等部门组成的督查小组,采用实地抽查和媒体跟踪的方式,对全乡镇的危房改造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另一方面,对表现突出的乡镇及时通报表扬,并安排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对于进展缓慢的乡镇则进行批评。资金管理上,我们制定了专门的制度,实施专户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严格控制资金流向,由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进行监督。

三、后续工作计划

乡镇危房改造工作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要工程,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升认识,强化领导责任,增强推进危房改造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根据县委政府的要求,争取更多的上级资金支持,确保改造工作有力推进。

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加强实地调研,准确掌握底数,精准选定危房改造对象,让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得到实惠。

三是整合各类资源,加大对危房改造的资金投入,积极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各类资金,持续加大对危房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

《乡镇危房改造项目总结报告(精选3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gongzuozongjie/8185.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