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策略计划
本班级有49名学生,包含2名新插班生。男生较多,课堂上偶尔注意力不集中。部分学生如张晓玲、王磊、李华等在语文学习上表现积极,基础扎实;而赵鹏等同学发言积极,知识面广。书写方面,部分同学如陈小辉、刘婷婷需加强。作业完成不认真现象较为突出,王强、周佳欣等学生需引导。学期重点为夯实基础、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写作能力,以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教材包含32篇课文,设计8个专题,旨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学目标包括认识和书写200个汉字、提高朗读能力、理解文章主旨、培养阅读习惯等。教学重难点集中在生字的识记与书写、朗读能力的提升及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班共49人,其中新插班2人。班级内男生人数较多,上课时偶尔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学生的思维活跃。像张晓玲、王磊、李华等近十名同学在语文学习上表现出较强的自觉性,基础也相对扎实;而赵鹏等同学的知识面广,课堂发言相对积极;张晓玲等人的书写非常工整美观;但在书写习惯方面,部分同学如陈小辉、刘婷婷的表现尚需加强;在作业完成情况上,王强、周佳欣等几位同学显得不够认真,作业经常拖延,需要我们加以引导与鼓励,促进他们的进步。本学期的重点将是夯实基础,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写作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重视优秀学生的也需建立学习困难学生档案,促进整个班级的语文水平提升。然而,学生在日常作业中存在写作不规范、周记完成应付、写作积极性不高等突出问题,这些都亟待在本学期加以完善。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包含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另外,教材后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计40篇。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为:探索自然、诚信待人、感悟自然、和平与战争、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着追求、故事天地。尤其是第三单元“感悟自然”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包含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学习更为丰富多样。每个专题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个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明确本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包含2-3篇精读课文和1-2篇略读课文,精读课文后设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会有连接语,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要求。为了满足教学需求,部分课文后配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丰富背景资料并拓展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部分则分为五个栏目,包括四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者“成语故事”,这些内容在全册的8个语文园地中均安排了两次。
本册要求认读200个字,并能书写200个字。需要认识的字分散在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课后有生字条列出;要求书写的字则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后设有“词语盘点”栏目,其中包括“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两个部分。前者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后者则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的认识词语组成。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一)包含200个要求认识的字,表(二)包含200个要求会写的字,便于复习总结。
本册有以下注音规则:精读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首次出现时注音,后续出现则不再注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中不认识的字则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余不注音。选读课文中的生字则一律不注音。生字的注音采用圆括号标示,多音字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将加注音;在语言环境中需变调或轻声读出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用书中进行提示。
三、全册教学目标:
1. 认识200个汉字,能够书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学会使用字典、词典,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能够熟练用钢笔书写正楷字,并用毛笔临摹字帖。
3. 能够用普通话准确、流利且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5. 初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 养成看书和读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读书心得。
7. 在交谈中认真倾听,善于请教他人,与人商讨。能抓住主要内容并进行简要转述,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 留意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够将内容写得较为清晰、具体,能够写简短的书信和便条,并能修改习作中明显错误的词句。
9.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提出疑问,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随着学生识字和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成为教学的一个重点。
2. 加强词句的训练。
3. 重视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4. 注重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之间的联系。
5. 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增加课外阅读量。
教学难点:
1. 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 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 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掌握习作的基本要领,初步学会使用好的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