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教学安排
本学期五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强调优化教材内容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材编排注重丰富性与开放性,通过优化小数乘法和除法、调整简易方程的教学安排、强化空间与图形内容以及统计与概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教学目标明确,包括熟练掌握小数运算、理解简易方程、掌握多边形面积公式以及培养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教学设计采用激励性、自主性的方法,鼓励学生探索与合作学习,减少心理压力。通过开放式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应变能力。期望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体验乐趣,建立信心,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进度安排细致,确保各项内容有序推进。
一、教材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项目
新的学期,本册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方面,依然坚持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和原则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同时契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延续以往实验教材的风格和特点。本册教材在内容上仍具备丰富性、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鼓励多样化的解题策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教学的方法等特点。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优化小数的乘法与除法计算的编排,充分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调整简易方程的教学安排,加强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重视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强化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5、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融入教学中,利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重点训练项目:1.小数乘法与除法;2.简易方程;3.多边形的面积。
二、学生学情
由于新学期本班学生的情况还不熟悉,我会逐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会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学期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继续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能够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并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用方程表示实际情境下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够辨识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含义,能够计算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够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对简单事件的发生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理解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创新教学设计
1、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的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合理运用教材、媒体及现实材料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实现更加有效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教学的效果。
2、保持课程和课时不变,未提高课程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避免布置机械化、重复性作业,总作业量不超过规定的时间。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学习纪律提出一以贯之、科学且严谨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习过程而非仅仅结论,强调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
5、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减少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6、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编等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
五、教学进度:
第1周:P1-7第11周:期中测试
第2周:P8-14第12周:P68-74
第3周:P15-21第13周:P75-81
第4周:P22-28第14周:P82-88
第5周:P29-32第15周:P89-95
第6周:P33-39第16周:P96-102
第7周:P40-46第17周:P103-109
第8周:P47-53第18周:P110-119
第9周:P54-60第19周:期末复习
第10周:P61-67第20周:期末复习
第21周: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