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第二学期班级工作回顾与总结(精选2篇)
幼儿园小班第二学期工作总结显示,在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完成了教学任务并获得家长认可。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常规方面有显著进步,但也面临任性与依赖等问题。教师通过交流与培训提升自身素养,并重视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发展。卫生保健工作得到加强,确保幼儿安全与健康。品德教育和环保意识的培养被纳入日常教学,通过丰富的活动促进幼儿与家长的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有序,家长反馈积极,未来将继续提升教学效果和管理水平。
幼儿园小班第二学期班务工作总结 1篇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和我班三位老师的共同协作,我们成功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同时与孩子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在集体生活中感受到温暖与快乐,真正体会到“幼儿园就是我的家”。在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上,孩子们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并且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常规,使每位幼儿在各个方面都得以健康和谐发展。例如,大部分孩子已学会了收拾玩具,将物品归位,做到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等习惯。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幼儿与祖辈同住,受到过多的溺爱,导致他们表现出较强的任性和依赖心理。部分幼儿缺乏团队意识,意志力较弱,未能克服困难。
(一)提升自身素养,促进自我成长。
1、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业务培训及教研活动,努力营造有特色的班级服务精神。
2、分析教学经验,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做到科学运用,并及时总结使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3、广泛阅读幼教相关书籍,丰富幼教理论,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二)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教育的合力。
《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优良环境。”如果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缺乏紧密配合,教育和教学工作将陷入单向模式。唯有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幼儿园的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1)安排保育老师每日迎接幼儿,与家长简单沟通幼儿在家的表现。
(2)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助教活动。
(3)组织具有创意的家委会半日活动和实践活动。
(4)每月向家长总结孩子在园表现,并确保每位家长每周进行一次小交流,每月进行一次大交流。同时坚持每半个月与乘车幼儿的家长电话沟通,如有突发情况及时反馈。
(5)在筹备和展示主题活动中,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体验主题带来的乐趣,促进全班幼儿和家长的积极参与。
(三)重视卫生保健,提高幼儿安全意识。
小班幼儿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控制与调节机能较差,容易发生摔倒和碰伤等安全事故,因此教师需将幼儿安全放在首位,确保他们在园内的安全。
1、认真负责,细心看护,确保幼儿的安全。
2、争取家长的配合,做好预防工作。
3、通过故事、游戏和儿歌等方式,丰富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教育,例如不跟陌生人走、遇火灾时应如何处理、安全用电的常识等。
4、加强对幼儿生活活动的管理,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洗手、如厕、就餐和午睡方法,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5、每天按照园内安排的户外活动时间表进行,确保每天有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四)加强品德教育,关注习惯养成。
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阶段,也是培养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至关重要。
工作目标:
1、培养幼儿懂得谦让,玩具大家共同分享。
2、晨间来园时主动用英语向老师问早、问好,并与家长道别。
3、培养幼儿相互问早、问好的习惯。
4、加强本班上下课常规及课堂基本常规。
5、能够区分男、女小朋友的如厕习惯,便后自觉洗手、擦手。
6、学习有序地取放餐具,并安静地享用点心。
7、能够随指令或音乐节奏行走、排队和做操,精神饱满。
8、就餐时不掉米粒、不剩饭菜,吃完后自觉整理餐具。
9、安静入眠,保持正确的睡姿,不蒙头。
具体措施:
1、坚持检查和督促,采用小红花和老师自制的小礼品的方式巩固幼儿的良好行为。
2、班级每日开展晨谈,根据周计划实际开展,充分发挥晨谈的教育作用。
3、举办丰富多彩的教育常规活动,如六一儿童节和表演。
4、与家长及时沟通,邀请家长参与和配合。
(五)增强幼儿环保意识,争创绿色班级。
环境保护教育应从幼儿时期开始,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纲要》中也要求在幼儿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帮助他们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爱护动植物,关注周围环境,亲近自然,珍惜资源,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我们应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给予他们能够理解的环境知识。
(1)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教学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2)扩展幼儿环境教育的空间。
(3)美化班级环境,丰富学习区,强化管理。
(4)结合主题活动,开展环保教育。
本学期我认为班级管理非常出色,三位老师配合默契,使得班级常规运行有序。期望幼儿掌握的内容,大部分幼儿都能及时掌握,并能够将每天在幼儿园学到的新知识与家长分享,让家长感到孩子每天都有新收获。家长工作做得很到位,三位老师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全班家长的认可。未来我将继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加强班级管理,督促其他老师不断学习,提高工作效率。
幼儿园小班第二学期班务工作总结 2篇
时光飞逝,又一个学期悄然结束。对于小班的孩子们来说,这已是他们入园的第二个学期。在稳定孩子们情绪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开展了多样的教学活动。经过这个学期的努力,我们的工作逐渐接近尾声,以下是各方面的具体总结。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原有幼儿18人,本学期新增3名新生,现共有幼儿21人,其中男孩14人,女孩7人,最大年龄4岁,最小的刚满3岁,整体平均年龄约3岁。班级内性别比例差异显著,加之年龄差异较大,孩子们的能力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别。综观整体,大部分孩子在回园后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学习积极性也有明显增强。然而,由于新生的加入造成部分旧生情绪波动,个别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因此在开学初,幼儿的生活与学习常规尚未稳定,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才逐步好转。
二、儿童健康状况
本学期,班级幼儿的健康状况波动较大。开学初,幼儿回园率高达98%,但到了4月份,回园率骤降至75%,直至5月才有所回升。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班级内出现了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例,表现症状包括咳嗽以及间歇性的发热等,病程可短至2天,长则一周。由于幼儿年龄小,免疫力较低,易感感染。在疫情发生期间,教师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分享康复经验,并在家长接送孩子时介绍治疗方式,得到了家长们的深切好评。
从体育锻炼的角度来看,班级幼儿参加晨间锻炼的积极性较高,孩子们对各类体育游戏充满兴趣。即便在雨天,我们也坚持在室内组织早操活动,这一做法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赞誉。
三、课堂教学状况
本学期的小班教学围绕方案教学进行,主要以整合课程为指导思想,组织各类教学活动。学期伊始,我们制定了详尽的教学计划,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动物伙伴”、“花儿世界”、“谁来帮忙”、“逛街”、“水的乐趣”以及“娃娃穿衣”六个主题,每个主题活动计划用三周的时间完成。班级三位教师始终保持团结合作,推动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与以往以课堂为主的传统教学不同,本学期我们将教学活动延伸至自然环境中,鼓励孩子们主动探究和学习,同时也邀请家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进一步支持教师的工作,这一变化将在后续的专题论文中做详细此处就不再多说。
四、卫生保健工作
本学期,我们坚持做好卫生保健工作,严格遵循规定,对幼儿餐具、寝具进行每日消毒,定期清洗玩具。从3月起,要求孩子每月带回床上用品进行清洗。4、5、6月间,我们每天在早操后、午睡前及放学时协助孩子更换衣物;在早餐后、午睡前、以及下午起床后,仔细检查孩子是否有发热迹象。我们加强了对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及卫生安全知识的教育,督促孩子在用餐前洗手,并教授孩子正确使用毛巾的方法,确保每日所发毛巾的消毒。
五、家长工作
本学期的家长工作较上学期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并对教师建立了充分的信任,这为我们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便利。本学期,除了常规的家访、电话联系、手册发放外,我们还在家长园地开辟了新栏目,如专题论坛、育儿经验分享、教师手记、教师答疑和焦点关注等,定期组织家长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
例如,在开学初,我们组织家长讨论抽签方式安排床位的可行性,并根据家长在手册中的提问,整理出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睡眠习惯的文章,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整合课程的实施,我们详细公布了单元活动的设计意图、亲子活动方案和单元活动计划,让家长对新的教学方案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还设立了三个专栏,一是“亲子同乐”,展示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的活动记录;二是“宝宝看世界”,展示孩子们在教学活动中的对话;三是“活动剪影”,展现孩子们参与社会性活动的照片,让家长与孩子一同分享成长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