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与保育部门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本学期幼儿园保教部围绕“情绪绘本活动”开展深入的实践研究,重视教师培训与情绪教育的优化。通过解读相关教育课程,组织观摩研讨,教师们在情绪活动的设计与执行上得到了提升,解决了课堂环节设计不理想及儿童参与不足的问题。通过家长问卷调查和专家讲座,优化了“大班幼小衔接”课程,帮助幼儿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持续推进“器械运动”研究,注重各年龄段幼儿的运动发展,形成实践案例并进行定期交流。针对规范化见习基地的建设,关注教师队伍的发展,促进中青年教师对新教师的指导。展望下学期,将进一步调整运动环境,强化课程质量监测与反馈,确保健康教育理念的有效实施。
一、工作落实情况概述
(一) 课程建设——重视实践、研究与提升,以“情绪绘本活动”作为核心开展研究探索
本学期,我们根据区教研室的要求,进行了“情绪绘本活动”的现场调研,并结合本幼儿园的情绪活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深入的实践研究。
1、 研究的措施:
(1) 通过解读《实幼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篇》中关于“情绪活动”的内容,增强教师对于“健康情绪”类活动的理解与实践能力,培养教师的价值判断能力,使其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
(2) 通过观摩与研讨,引导教师从实际入手进行改进。我们组织了小组教研、部门教研等多种形式,对各班老师的情绪绘本教学进行了多次观摩与讨论。每次观摩后,我们结合《实幼健康教育课程领导篇》中关于“情绪活动”的理论与建议,通过“深入课堂、品味内涵、细化技术、创造精品”等步骤,促进教师在价值理解、专业认知与教学技能上的提升。我们关注到教师在情绪线把握方面存在的困难,常常导致环节设计与提问效果不理想,教学中教师主导过强、幼儿参与不足、组织形式单一等问题,鼓励教师共同发现并探讨解决方案。这一发现与讨论的过程,正是我们的研究与改进过程。
(3) 通过专业引领,帮助教师把握方向并学会取舍。在我园的“情绪绘本学习活动”研究中,特级教师邵乃济老师的引导和思考为每位老师的成长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特别是邵老师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与现场研究的组织,无论是在每次教研活动中还是在非正式的讨论中,都蕴含了她对“情绪学习活动”的深刻见解,为我们的实践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导。
(4) 为了深入了解情况,识别问题,我们进行了现场调研,鼓励教师在工作中深入思考。通过“情绪绘本教学活动”的调研,我们掌握了本园“情绪课程”的实施状况,将调研结果与课程计划的制定相结合,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实施现状。
2、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 通过教研活动理清每一个情绪活动的情绪线,探索如何借助幼儿已有的经验来推进对绘本情绪的理解,并分析对幼儿发展的具体影响。
(2) 在观摩研讨后,及时分享“情绪精研”组的研究成果,促进更多教师参与到实践与研究中。
“大班幼小衔接”课程方案的研究与调整
1、 调查与反馈,优化实施方案
通过对家长与幼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幼小衔接”的看法与困惑,形成调查报告,并对原有实施方案的课程设置进行修订。我们将调查结果与实幼健康教育课程理念相结合,讨论并细化实施方案,改进课程设置的各个方面,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完善课程文本。
2、 专家指导
邀请不同层级的小学校长进行专题讲座与辅导,结合讲座中提到的“入学前的五大准备”,与家长展开讨论。通过框架解析与活动实例等方式,介绍我园幼小衔接课程相关内容,缓解家长的担忧。
3、 实施课程
根据安排开展幼小衔接课程。在田野活动中,我们邀请家长和幼儿参观附近的小学(包括公立与私立),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小学和幼儿园生活的不同,激发他们向往成为光荣小学生的情感。这次活动也为我们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奠定了基础,帮助幼儿和家长在健康心理和习惯养成上建立自信,积极过渡。
(二) 园本研修——借助资源,注重规范,提高质量,持续开展“器械运动”研究,以促进各年龄段幼儿的运动兴趣与能力发展
在上学期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继续推进和深化器械运动的研究,分析与梳理各年龄段幼儿在“器械运动”中的动作发展与指导策略,形成研究文本与实践案例。
2月——组织小组与集体互动,深入实践,进行实地观摩与研讨。
3月——通过个别与小组形式整理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与策略,形成实践案例。
4月——小组与集体研讨,分析实践中的问题,例如孩子对器械的兴趣、动作发展情况及面临的困难,以及教师推进动作发展的方法与策略等。
5月——小组与集体对研究中的问题与经验进行梳理,汇总结果并进行交流,开展本学期的“运动达标”测试。
6月——通过大组交流与质量分析,整理和积累课程文本。
(三) 队伍建设——关注与支持规范化见习基地内涵发展
通过课题立项研究、课程方案架构、带教特色梳理与成果展示,我们在“回顾、交流、分享、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见习教师规范化工作的推进,提升工作的有效性,使培训更加切实。
区域骨干教师
关注参与区域各类工作室的教师学习动态,充分发挥她们的示范与榜样作用,丰富幼儿园的教师队伍建设。
中青年教师
依据见习规范化培训的经验与做法,中青年教师开展实训,帮助新教师建立规范实施课程的意识与基本能力。中年教师则利用各级组的资源与力量开展实训,形成个人的专业特色。通过组内听课,了解与分析5年及以下新教师的现状,并借鉴见习教师的规范化培训要求,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与帮助。
二、下学期工作设想:
1、 进一步研究与调整幼儿园的运动环境,以符合《指南》的发展要求,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和能力发展。
2、 加强一日课程的质量监测与反馈,从课程的四个方面的落实与孩子的发展,突显健康教育的理念。
以上是本学期保教工作的如有不当之处,请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