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德育教育总结报告(精选3篇)

工作总结1天前

小学一年级的德育教育工作在本学期顺利结束,班主任通过严谨的德育计划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工作重点包括规范教育、常规训练和以身作则。班主任强调集体意识和时间观念,采取表扬与引导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树立良好习惯。特别关注后进生,通过耐心引导和与家长沟通,帮助他们提升自信心。班主任通过设立“道德银行”和班干部榜样作用,促进学生自觉遵守行为规范。整体工作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为日后的德育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小学一年级德育教育工作总结

小学一年级德育教育工作总结 1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学期的德育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进一步推进一年级的德育工作,本学期我班在德育方面严谨遵循计划,除了进行基础的安全和行为规范教育外,还开展了多方面的教育活动:

一、强调常规训练

在学校生活中,我们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意识和时间观念,并遵守学校纪律。由于一年级的孩子相对年幼,仅仅懂得一些道理,若没有反复训练,往往难以落实。从开学之初,我就开始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明确要求上课和下课的行为规范、如何回答问题、尊重师长、与同学团结相处等,并进行了多次重复训练。对于表现得好的同学,我给予了充分的表扬,并请他们为大家示范。而对于犯错的同学,我则采取重做的方式,耐心引导,直到他们掌握为止。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位孩子在体验中建立信心,而不是因一次失误而受到批评。在视导检查时,我班学生的课前问好和课后再见都做得相当出色,令教育局的领导给予了赞赏。

二、实际结合,寓教于乐

通过联系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开展了富有意义的活动来进行思想教育,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个别学生对别人的文具(如彩笔、铅笔等)产生好奇,常常在别人不注意时动手拿走。经过德育教育,班内拾物交公的意识显著提高,学生们开始能够分辨是非了。

三、耐心引导,以表扬为主

儿童天性中喜欢听表扬,合理运用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产生连锁反应。例如,在上课时,如果大部分同学都在喧哗,没有准备好,如果单纯批评效果通常不佳,但若能从中找出一位坐姿端正、不言喧哗、书本准备齐全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自然会受到感染,课堂秩序随之改善。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恰当的表扬能起到良好反馈的作用。我时常用表扬提升某位学生在道德观念和行为上的积极表现,以此引导提高其他后进生的意识,达到互相学习的效果。

四、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的言行对他们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只要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我都会首先做到。例如,要求学生在交流中使用礼貌用语,我就带头使用礼貌语言;要求学生爱护环境,我则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五、关注后进生的成长

班级中后进生的数量较多,因此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对后进生要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爱护。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情感上,都不能对他们有歧视或厌烦,且在态度上要温和。以真诚的心去感动他们的心灵,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例如,有位学生王彬赫对课堂作业不够重视,上课时发言时缺乏自信。对此,我积极与他的父母沟通,家长也进行了监督。上课时我给予了他鼓励。他的自信心得到了大幅提升,逐渐向优秀生的方向迈进。

在这个学期的工作中,与学生们相处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尽管每天都忙碌不已,但我感受到孩子们每天都在成长和进步!这样的忙碌让我倍感欣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在校领导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自身,以及班级的德育工作,力争更上一个新台阶。

小学一年级德育教育工作总结 2

随着学期的结束,我们的小学一年级德育工作也迎来了一个圆满的结束。在这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致力于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知自己在学生心中的榜样作用,我始终坚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我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我首先严格要求自己。例如,我在课堂上注重礼貌用语,尊重每一位同学;为了鼓励学生热爱劳动,我每天放学后坚持打扫教室卫生;在与同事的合作中,我积极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团结的重要性。这样的行为不仅形成了无声的教育,也让我与学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信任。

二、注重规范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差,纪律性也有待提高。我从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入手,课堂上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管理好课堂纪律。我利用班会、品德课等机会,向学生灌输学校的规章制度,提醒他们做好上课准备,并在课后观察他们的行为,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从而树立榜样。日常生活中,我时刻激励学生,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1、重视课堂常规训练。

针对一年级学生,我首先对他们进行常规的教育和训练,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每天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读书和写字姿势,并针对发言时的站姿、神态等进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自然、大方地表达自己。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鼓励他们认真听取他人的发言,并能够复述出关键内容。

2、规范学生行为。

为了更好地规范学生的行为,我在教室墙上设置了“优秀行为评比榜”,通过评比活动来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活动的开展,促使班级中涌现出了一批乐于助人的好人好事。学生们在遇到病人时互相关心,有困难时互相帮助,自发打扫班级卫生。这些行为展示了他们逐渐形成了关心集体、帮助他人的优秀品质。

三、加强与家长沟通。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状态,我通过多种途径与家长保持沟通。在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家长交流时,我建议他们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以身作则,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我也利用接送学生的机会与家长进行交流,互通信息,从而更好地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为后续的德育教育做好铺垫。

小学一年级德育教育工作总结 3

一、小学一年级德育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着重推进“两纲”教育;推动温馨教室创建。我们从整体出发,细节入手,以“文化育人、和谐发展”为原则,切实推动小学一年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努力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工作重点:

(一)行为规范方面:

1、充分利用晨会和班会时间,强调《每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理解正确与错误的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们将设立“值日班长”,负责监督和检查同学的日常行为。班主任每天在放学前进行对表现不够理想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与教育。

2、发挥班干部的榜样作用,要求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带头遵守规章制度,督促班级同学共同遵守行为规范,争取更好的进步。

3、以“道德银行”建设为抓手,培养学生讲究卫生、重视礼仪、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的良好行为习惯,切实落实习惯的养成,努力积累“道德资金”。

4、通过班会课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白学习并无捷径可言,必须主动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合理利用升旗仪式和重大节日进行德育教育。本学期将结合“教师节”、“国庆节”等重要活动,组织一些富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爱国情怀。通过各种活动和劳动,让学生学会合作,共同生活。

6、加强家校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做到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与家长携手共同教育孩子,使他们全面发展。

(二)家庭教育指导方面:

1、协助家长提升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了解学校教育,与教师合作共同培养孩子,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重视程度。

2、依据语文课程大纲的要求,向家长介绍少儿必读书目和“学习型家庭”的书籍选择方法,并引导孩子正确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抓住家访工作,做到扎实有效,家访率力争达到100%,上门家访率20%。特别关注特殊家庭的学生,进行重点家访,并对学习型家庭提供上门指导。

4、充分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和影响作用,积极培养家长中的先进典型,以促进更广泛的家长参与。

(三)进一步深化《两纲》教育

1、全面落实《两纲》教育,注重在学科教育中渗透《两纲》内容,全体教师明确在《两纲》教育中的重要角色与责任,要求每位教师深入挖掘学科教学内容,将《两纲》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时做到“五有”:要有目标、有条理、有机结合、有适度、有实效。

2、认真开好品德与社会课程、晨会和班队课,确保《两纲》教育落到实处。

3、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黑板报、家校小报和小队报等宣传阵地,营造和谐、积极进取的育人氛围。

4、结合我国重要节日、民族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纪念日,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通过“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迎春节”、“迎元旦”等活动,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重要载体,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对国家的归属感,提高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小学一年级德育教育总结报告(精选3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gongzuozongjie/12432.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