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总结报告(精选2篇)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总结涵盖了工作回顾、问题分析及未来展望。经过50天的审核,成功整理了72本干部档案,发现并解决了七个共性问题,包括年龄记录、姓名变更及缺失材料等。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人员培训以提升档案管理意识。工作中强调了审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规范性。通过此次审核,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今后人事档案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建议设立专人负责,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确保档案管理制度的落实。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总结 第1篇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现将工作过程进行以下
一、这两个月的工作回顾
二、在审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三、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和未来人事档案工作的展望
四、本次干部档案审核工作的意义
自20xx年3月1日入驻总部以来,至今已过去50天,在张志英同志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完成了对公司本部以及漳电分公司、河津分公司、宁夏和华泽等单位副处级以上干部档案的审核与整理,共计72本档案。
我们对其他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与指导,总计培训人数超过10人,培训工作贯穿了整个审核过程,随时随地进行。
在审核过程中,每份档案都或多或少存在缺失材料,我们共补充完善了1200多份材料,并复印了800多件原件,同时补做了400多份《干部任免审批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查找相关文件资料400余件,并补盖公章1200多个。审批表与复印件需要盖章,张工多次前往北京或原单位补盖,并千方百计协调处理这些事宜。
在补全归档材料后,通过准确分类、裁剪修复、认真书写分类号和页码,并打印目录、整齐装订,使得近80份档案顺利上架。任何一份档案都要经过10次以上的反复整理才能上架,因此我们利用周末或晚上加班,确保工作进度。
在审核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七个共性问题:
1、年龄记录存在多个版本,有随意更改的情况;
2、姓名随意变更,且多用同音字;
3、《干部履历表》多年未填写,填写的也缺少照片、本人的签字及相关机关盖章,存在不规范现象;
4、在应审计岗位上工作的干部,缺乏审计报告或结论性审计材料(普遍缺乏归档);
5、挂职人员、培训人员、出国人员的鉴定、成绩、审查表等普遍缺失归档;
6、受奖干部缺乏登记表、审批表,只提供了奖状复印件;
7、《干部任免审批表》缺失情况严重,有的干部已是副处级甚至更高职位,但任免表却缺失,有的离开原单位已有十多年,职位多次变动却没有归档相应的任免文件。
对于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解决方案:
①、关于年龄的确认,我们依据档案中较早的材料(如《入团志愿书》)来进行确认,同时参考本人身份证,若差距不超过2个月,则与身份证保持一致,以免影响个人生活。对相差较大的情况,严格依据早期材料确认。
②、对于姓名中出现多音字的情况,要求提供“更改姓名证明”,否则若只是随意更改,则在档案目录前注明《档案中存在的问题》。
③、针对《干部履历表》的缺失,我们只能将其视为遗憾,但对于缺少照片或签字的档案,我们会尽量找本人补交与其相近年代的照片,对需盖公章的材料,去原单位补盖,并指导规范填写新的履历表。
④、对培训、获奖的干部,索取相关证书的原件进行复印,并加盖人资部公章,填写复印人姓名以示标记。
⑤、关于《干部任免审批表》的补充,我们在人资及党群部门的配合下,查找当年的文件,依据文号、时间以及任免内容,制作相应的任免表,并补盖相关部门公章。
对以上问题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出生日期的不一致,多由阴阳历、虚岁等不同习惯造成,亦有笔误或人为为了满足入学、参军或工作等条件而故意为之。
②、姓名中的同音字问题,多是历史遗留造成的,在没有居民身份证的时代,人们对名字的使用较为随意,缺乏确定性的意识。
③、《干部履历表》等各类材料的缺乏与不规范,主要在于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未能及时组织填写与收集,导致档案资料未能及时、完整归档。
我认为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在于,普通员工及干部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认知较低,缺乏归档意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有责任及时进行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各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往往是兼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专门进行这项工作,加之制度不够健全,导致无法按时、完整地归档材料,使人事档案长期处于混乱状态,尘封在铁柜中,鲜有问津。
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补充与收集缺少材料是最耗时耗力的工作,一旦材料齐全,整理工作就会变得简单高效。
针对目前人事档案工作中的诸多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
1、设立专人负责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定并完善档案的收集、归档与整理制度;
2、档案管理人员可组织员工与干部开展相关讲座,提高大家的归档意识,促使其主动参与档案整理工作;
3、管理人员需跟踪收集相关资料,形成网络管理,例如,将参加培训、职称考试、出国及获奖人员的信息纳入系统,及时跟进,确保归档信息不遗漏。可通过制度规定参加以上活动的人员必须及时上交相关资料,将其与差旅报销挂钩等措施来加强执行。
倘若档案管理部门能够依据制度及时收集应归档的材料,而广大员工、干部也具备归档意识,那么缺失档案材料的情况将会大大减少,甚至可以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
通过这次的档案审核与对各分公司档案人员的培训,使得公司本部及各分公司的档案整理工作全面展开,解决了过去多年遗留的问题,为今后人事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总结 第2篇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总结20xx年初,根据省、市委组织部门对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相关要求,我单位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进行了周密的组织安排和细致的工作部署。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并在市委组织部的专业指导下,圆满完成了审核任务。现将本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单位档案室现有干部人事档案 2450 卷,其中:在职科级干部档案 1400 卷,党群口干部档案 90 卷,离退休干部档案 850 卷,过世干部档案 110 卷。
我单位始终以《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档案管理条例》为工作依据,力求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始终把提升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作为干部工作的基础环节。在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我们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以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程度。我们注重日常管理,仔细把关材料的收集和审核,完善材料转递和管控制度,全力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审核、归档与利用工作。加快档案室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备有空调、温湿度计、灭火器等必要设备,保障档案室的防光、防火、防盗及防潮等安全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性。我们还注重发挥干部档案在决策中的作用,在干部提拔过程中,依据《干部任用条例》核对干部的基本信息,以确保用人、识人的准确性。通过对干部人事档案的深入分析,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有效支持。我单位档案室自1995年以来得到省档案馆的验收为省级优秀单位,区委组织部则于20xx年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全市档案工作先进集体。
二、主要做法 (一)加深认识,增强责任感 干部人事档案真实反映了干部的成长历程,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基石和依据。在此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期间,我们不断提升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知,树立档案工作“服务于干部工作、班子建设和领导决策”的“三服务”理念,为高效率地完成档案审核工作夯实思想基础。在审核过程中,坚持“三个明确”:一是责任明确。在审核工作启动之初,召开了各部门的分管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会议,深入学习省、市有关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的会议精神和标准、程序、要求。将档案审核工作细化为审核组、整理组、录入组、装档组和材料收集组等多个小组,明确各组负责人和工作任务。二是重点明确。在全面整理每一卷档案的基础上,将干部的“三龄一历”作为审核工作的核心,对照市委组织部下发的《干部人事档案审核验收办法》逐项审核,做到材料收集完整、鉴别仔细、整理规范,确保干部的“三龄一历”信息准确无误。三是目标明确。
将档案工作的准确性、真实性视为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的最终目标,严格按照市委组织部提供的学习材料,以“零失误”为工作目标,逐一审核,力求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严格的工作程序着手,确保每一卷档案的信息都经过前后印证。
(二)措施到位,强化工作保障 为切实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的组织和领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人力、物力和资金的保障上给予倾斜,以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一是工作力量到位。针对本次审核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实际情况,专门成立了干部人事档案审核领导小组,由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负责,总体研究审核工作,并从各部门抽调9名优秀的干部组成审核小组,确保审核工作有序开展。二是资金保障到位。我们为档案审核拨出专项资金,对档案室进行了重新装修,添置了多组档案密集架、多台计算机及其他办公设备和必要的整理材料,提升了工作条件。三是督查措施到位。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与各单位的年终考核评比挂钩,对材料收集不准确、不及时的单位和个人,将进行通报批评,确保审核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严格要求,提高审核质量 在审核过程中,注重提高工作质量,紧扣进度,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突出“四性”,把控“四关”,切实推进审核工作。一是突出严肃性,确保审核“质量关”。全面清理和分类存档,按照管理权限进行交接;组织审核人员参与全市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培训,全面掌握审核标准;制定工作流程,落实审核责任制,采用初审与复审交叉进行的方式,形成分层次的监督机制。二是突出准确性,确保审核“准确关”。对档案中的原材料和补充材料进行逐份审查,准确识别信息,对同名同姓、同音异字、一人多名的情况,采取对照个人履历、审核原始资料等方法进行甄别,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三是突出完整性,确保材料“收集关”。坚持同步进行审核、反馈与材料收集,认真填写《干部档案审核登记表》,明确补充材料的要求,并及时反馈各单位。对普遍性材料进行集中时间收集,对特殊材料则与相关单位协作收集,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四是突出时效性,确保工作“效率关”。审核过程中,依据档案总量和人员情况设定审核进度,定期公布审核整理的数量和质量,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采取定人、定时、定责的方式,确保材料的及时、准确收集,并通过通知追补、电话催补等方式,较好地解决了档案缺失材料的补充问题,提高了审核的效率。
至20xx年底,经过近一年的辛勤努力,共收集信息材料6000余份,完成干部档案整理审核1200卷,并确保整理后的档案实现“四无三齐”,即:无损坏、无卷角、无折皱、无残留金属、左、右、下三面齐全,符合中组部规定的“完整、真实、精练、实用”的标准。
所有档案已分类归档,所有文件完整、准确地纳入规范化管理流程,分类编号及上架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便于随时使用和查询。
(四)机制完善,促进规范管理 本次审核工作中,结合中组部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进一步推动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一是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干部档案转递、缺失材料补充及查阅审签的工作制度,确保制度落实到位,管理规范、查阅有记录、转递有回执。二是严把工作程序。按照档案管理规程,进一步强化工作流程,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在办理干部调配、接收新形成的学历、学位材料时,始终坚持先审核再处理,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合规性。三是提升信息化水平。以高标准的干部人事档案作为基础材料,购置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将干部的基础信息录入系统,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助力干部档案信息化进程,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