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总结报告(通用2篇)
在120xx年上半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圆满完成了172家行政事业单位的集中核算工作,涉及336套账目,收支总额达23.16亿元。通过严格财经纪律,拒付不合规票据同比下降55%,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作。中心实施了新的会计科目与报表体系,取消手工辅助账,强化了工资管理及固定资产账务的规范。稽核工作成为亮点,发现并解决问题,推动核算业务规范化发展。通过开展会计培训和社区服务,提升了干部职工素质,努力建设高效的会计团队。自查中发现部分管理制度仍需完善,未来将继续强化内部控制,提升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工作总结 1
20xx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指导下,依靠各核算单位的密切合作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成功完成了172家区直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的集中核算工作。实际核算的账目总计包括各单位工会账在内的336套,收支总额达到23.16亿元。发放的拨款通知书、转账支票及电汇单等共计22,306张,拒付假发票和不合规票据1,057单(同比下降55%),拒付金额达13,362,032元(同比降幅70%)。我们严格把控支出环节,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等财经纪律,为区直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安全运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顺利承接20xx年的账务
(一)完成20xx年度部门决算工作
相比往年,20xx年度的部门决算工作面临较大变化,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为确保决算内容全面涵盖单位的所有收支,数据真实准确、内容完整,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这一工作。
(二)实施新的会计科目与报表体系
本年度财政正式启动了20xx年新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工作,这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全新的“功能分类”“经济分类”等内容,相较于原有的分类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学习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使主管会计对新收支分类科目的理解更加深入,确保准确掌握各科目的核算含义,并明确常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规范了新科目的应用。
(三)逐步取消手工辅助账
一是取消财政专户的手工账。从今年开始,取消各主管会计的财政专户备查账,改为在各单位的基本账户科目中进行管理,在“应缴财政专户款”下设明细科目,清晰地反映核算单位上缴和财政返拨的资金流动情况。
二是逐步取消项目辅助账。新软件实现了项目的“双重复式支出核算”功能,可以对任何一笔项目经费支出进行详细的功能核算和经济核算,同时在基本账务中按财政拨款的项目与科目记账,反映每个会计期末的项目资金结余情况,最大限度满足核算单位及相关管理部门的需求。
二、注重统一规范,强化核算实效,完善监督职能
一是完善工资的统发管理。强化“工资直达”机制,防止各种变向资金的滥发,进一步加强工资及其福利支出的管理,控制和降低行政事业经费支出。目前,全区72家单位中,有137家共计12149人(在职在编8650人,离退休1507人,临聘及雇员1934人,长休及其他人员58人)纳入中心工资系统管理,上半年发放工资总额为54,530万元。区城管办下属的7家和区文化公园等4家核算单位,共约1387人(在职在编384人,离退休502人,临聘501人),仍采用自制工资表,报工资科留存1份并加盖“已存”章进行管理,上半年发放工资总额2492万元。
二是统一固定资产账务管理,配合财政局进行资产清查,做好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账务调整,减少国有资产的浪费。
三是强化基建、修缮账务管理。目前有2位会计师管理25个核算单位的35套基建账,上半年基建账收支总额达到3.28亿元,拒付不合理的基建报账共4笔46.4万元,拒付不合理的修缮报账共2笔12.8万元。
四是统一内部稽核程序和培训工作。稽核工作是我区会计集中核算的一大亮点,依据《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会计稽核工作细则》(核[20xx]5号),相关内设稽核或监督部门的职能在我区较早引入。今年更是吸引了福田区等兄弟单位的效仿。我们认真履行稽核职责,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稽核工作中,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明确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遵循统一标准,杜绝核销“人情账”,促进中心核算业务的规范发展,配合审计工作做到“财政支出到哪里,绩效追踪就到哪里”。
五是以制度为依据,按制度核算。在《工作制度汇编》基础上,完善了30万元以下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量化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大对财政性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力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六是强化档案管理。新建成的档案室已搬迁会计凭证、报表、账薄等共计3,102册,为区审计局、法院、检察院、教育部门和清产核资等提供了便利的查阅和借用。
七是重视新软件的建设,迅速搭建新软件环境,结合业务特殊性自行研制方案共同开发,避免被动,应对转换。经过6个月的努力,新旧软件的更替顺利完成,并依托远程光纤专线,计划让所有街道办事处统一使用新软件进行集中会计核算,完善《使用责任书》等法律程序,确保所有区属财务数据能够统一汇总,为政府的财务管理提供必要的软硬件环境。
三、建设一支勤政、廉洁、高效、务实的高素质会计队伍
中心内设有1室5科,现有干部职工53名,其中党员28名,会计师25名,高级会计师2名。根据特区干部好作风建设的相关要求,今年以来,我中心特别重视干部职工的作风建设,认真贯彻反腐倡廉的制度和规定,树立自身过硬的基本素质,获得了区纪委的重视和好评。
一是中心领导班子能够以身作则,严格遵守财经法规制度,扎实工作,带动整个中心形成廉洁勤政的良好氛围,无任何信访举报、失职或渎职等行政过错行为。
二是按照“特区党员好干部作风建设”活动的要求,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安排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参与公务员1+6文件知识测试、无偿献血和直属机关羽毛球比赛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是严格要求全员。通过标准化、规范化、量化考核等方式,严格责任考核,建立和明确“一人一岗一关口”的目标责任体系,身体力行,支持阳光工程行动。
四是坚持“规范第一、服务至上、效率保障”的工作宗旨,倡导“软服务”,化解矛盾,用心服务,加强与各核算单位之间的联系,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争取核算单位的理解和支持。
五是强化会计核算培训,致力于打造一支高效的会计核算团队。今年上半年共组织了4次会计业务培训,参与人数达400多人次,显著提升了业务素质。
六是积极开展驻(挂)点社区工作,努力为挂点社区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支持驻(挂)点莲塘街道办的两个社区共计3万元的建设资金,受到社区工作人员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工作总结 2
根据《20xx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方案》(财会〔20xx〕110号)文件要求,从今年9月起,我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对会计基础工作、内部控制及财务会计行为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整理如下:
一、检查目的
开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法律法规的专项检查,旨在促使单位严格遵循《会计法》,认真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强化会计基础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规范财务会计行为,提升会计工作质量。通过有效管理资金,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
二、检查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某省会计管理条例》、《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内部会计控制标准》。
三、检查内容和重点
1. 会计人员是否持有合法的会计从业资格证;
2. 会计账簿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是否严格遵循《会计法》和相关会计制度;
3. 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是否健全;
4. 财务制度及其他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并得到严格执行;
5. 会计核算是否真实、合法,信息披露及财务报告是否准确完整;
6.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情况及电子文档的管理是否规范;
7. 是否存在会计造假或其他违反国家财经政策的行为。
四、自检自查情况
(一)财务收支执行情况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我单位严格遵循《会计法》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依法建立会计账簿,确保其真实和完整。依据实际发生的会计事项进行核算,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及编制财务报告。严格执行相关财务法规,各项会计事项在备案的账簿中统一登记,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在经费支出的安排上,做到合理布局,既保障日常工作需要,又确保重点支出的需求,同时兼顾实际工作和财力的合理配置。
(二)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
根据我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制定了《经费支出管理办法》《授权审批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等相关内部规章。制度制定后,相关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循规章,有效实施内部监督,确保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障单位财产安全,加强各类资产的监督与管理,避免各种风险的发生,达成以下三项要求:
1. 明确记账人员、审批人员及经办人员的职责权限,确保相互监督,明确责任,防范舞弊行为,保证各项会计活动有序进行。
2. 规范财务收支审批流程,明确审批人的职责与权限,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3. 指定经费支出的范围及标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支出,杜绝浪费现象。
(三)固定资产管理与使用情况
为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与使用,购置固定资产时严格依照政府采购程序执行,并根据相关规定,建立账簿、款项与实物资产的清查制度。通过完善制度,会计人员对资产的增减变化及时记录、核算与反映,确保账面记录与实物一致,并定期进行资产业务的清查,杜绝没有固定资产入账,公物私用等违规现象。
五、存在问题
通过自查,发现我单位在部分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仍存在不足,执行不够到位的问题。今后,我单位将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努力提升会计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