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活动的实施建议书(实用4篇)
手拉手活动旨在促进城乡儿童及不同背景少年儿童之间的交流与支持,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活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共青团中央倡导,强调互助共成长,促进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树立。实施步骤包括寻找朋友、建立友谊和走访朋友,参与者需在互动中提升交往能力,培养友爱精神。活动还鼓励学校与乡镇小学结成友好关系,组织捐献和分享体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这些实践,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友谊的珍贵,增强对他人的关心,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整体活动强调自愿和量力而行,确保参与者的安全与活动的顺利进行。
手拉手活动计划的方案 1
“手拉手”活动是新时代少先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纳入相关决策中,成为了和平时期儿童活动写入决策的首例。深入理解“手拉手”活动的核心意义,对于推动此项活动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手拉手”活动的宗旨:“手拉手”活动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共青团中央与全国少工委及相关部门共同倡导,目的是促进城市与农村、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健康儿童与残疾儿童,以及不同民族的少年儿童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支持,共同进步的一项实践教育活动。
二、“手拉手”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少先队员与队组织之间的互动、互助与服务,引导少年儿童深入了解国家现状,认知社会,从小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培养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健全人格。
三、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方针是:以城市为中心,覆盖广大农村以及老、少、边、贫地区;强调互助互学,共同成长,防止单纯的施助行为;提倡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四、活动实施步骤:参与“手拉手”活动的少先队员需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手拉手寻找朋友”。基层少先队组织需提供贫困地区或有需求儿童的名单,并组织队员填写“手拉手友情卡”,找到亟需帮助的小伙伴。第二步:“手拉手建立友谊”。参与活动的队员需做到“五个一”:结交一个“手拉手”的好朋友,写一封交友信,寄送一本好书(或一份报纸、一件文具),为小伙伴做好事,向小伙伴学习一种新知识(或新技能)。第三步:“手拉手走访朋友”。各级少先队组织应利用寒暑假组织队员就近探望手拉手的小伙伴,共同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体验丰富的生活。
手拉手活动计划的方案 2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现计划举行“手拉手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6月10日下午2点;
二、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三、活动内容:
1、各班代表进行合作游戏;
2、分享活动心得、讨论收获;
四、活动流程:
1、各班派出3名学生代表参与活动;
2、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及目的;
3、进行各班代表的分组合作游戏;
4、活动结束后,各班学生分享参与活动的感受;
5、活动由班主任进行发言;
五、参加人员:
1、全校学生;
2、全体教师;
3、鼓励家长自愿参与,支持学生;
六、活动安排及要求:
(一)准备工作
1、请各班主任提前组织学生讨论活动注意事项;
2、5日下午前准备好活动所需器材,由李老师负责;
3、活动当天,安排志愿者负责场地布置,负责人:张老师;
4、请王老师准备饮用水和小点心,为参与学生提供;
5、参与活动的学生需提前通知家长,确保安全;
(二)活动要求
1、全体参与学生需穿着校服,保持良好形象;
2、参与活动的学生要认真听从老师和志愿者的指挥,确保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手拉手活动计划的方案 3
通过“手拉手活动”,我们致力于搭建城乡儿童之间的友谊桥梁,增强他们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培养结交朋友的技巧,让孩子们逐步认识到友谊的珍贵。
一、提升与他人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在“手拉手活动”中,我们安排了“结对朋友”的自由互动时间。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能够增强纪律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互助意识、感恩之心以及环保意识。在交流过程中,孩子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得以提升,而在访问彼此家庭时,他们也能培养出对他人的礼貌和对长辈的尊敬。城乡的交流让他们意识到,努力学习是提升自我的关键,目标是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国家贡献一份力量,从而回馈社会。
二、培养感知他人存在与体验友谊珍贵的能力如今,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中习惯于被捧在手心里,常常让他们自我中心,不懂得照顾他人的感受,也难以珍视友谊。通过参与“手拉手活动”,我们希望能改善这种情况,让孩子们学会感知他人的存在,领悟友谊的宝贵。
借助“手拉手活动”,我们希望儿童们能学会生存、发展、关爱、互助、服务、奉献与承担责任。这将帮助他们打破传统的“家—学校”的实践局限,扩展生活实践的视野,使他们在体验中更深入地认识、理解和服务社会……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将持续推进这一活动,深入开展城乡儿童的合作与交流。
手拉手活动计划的方案 4
为充分发挥城市学校在教育帮扶中的重要作用,培养青少年乐于助人的情感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少年儿童树立“团结协作、共同成长”的良好风尚,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贡献力量,展现学校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学校决定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与乡镇小朋友的“手拉手”活动。现将活动方案通知如下:
一、活动背景
通过与乡镇小学结成“手拉手”对子,为乡镇的小朋友送去爱心,引导少年儿童用真诚与爱心为社会、为他人、为有困难的小伙伴奉献力量,帮助少先队员从小树立“团结协作、共同成长”的群众主义精神;帮助队员在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培养友爱待人的情感,形成乐于助人的品格。
二、活动主题
携手心灵伙伴,共同快乐成长
三、活动目标
以学校为主导,师生积极参与,以“大、中、小队手拉手”互助活动为纽带。
四、活动内容
1. 开展向乡镇小朋友的捐献活动;
2. 我校与乡镇小学结成“手拉手”的友好大队、中队、小队;
3. 我校少先队员与乡镇少先队员结成“一对一”或“几对一”的“手拉手”好朋友关系。
五、活动环节
1. 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我为小伙伴送上小礼物”的主题活动,鼓励全体师生节省零用钱,捐赠贫困小伙伴最需要的学习用具。
2. 在全校3至6年级学生中开展励志小卡片活动,每班挑选3-5份优秀作品交给学生处评选;活动期间了解小伙伴的家庭状况,交流学习和生活体验,携手共进,共同成长。
3. 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邀请“手拉手”的小伙伴利用假期来自己家中体验城市生活,增进感情,加深友谊。
六、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组织发动阶段
时间:三月假期前后
要求:1. 各班级(中队)在校内宣传,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准备捐献物品和励志小卡片;
2. 各班级需整理和统计学生捐赠的文具和制作的卡片;
3. 在四月初确定一名学生作为班级代表参与捐赠仪式的现场捐赠。
负责:各班正、副班主任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时间:四月初
地点:学校运动场
要求:1. 所有学生佩戴红领巾,按指定路线准时到达与离开活动地点;
2. 遵守学校集会纪律,保持会场秩序。
负责:学生处、教务处、办公室、少先队大队部、各班正、副班主任
第三阶段:活动总结阶段
时间:与南田坪中心学校活动前后
要求:邀请县电视台及《今日宁乡》记者参加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学校需收集相关文字资料和照片,编写活动简报,报市少工委、县教育局、团县委。
负责:办公室、少先队大队部
七、活动要求
1.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本次与乡镇小朋友的“手拉手”活动是全市少先队组织积极响应党团组织号召,发扬“团结协作、共同成长”的精神开展的主题活动,各班级需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活动方案迅速落实各项要求,学校将加强督促和检查。
2. 自觉自愿,量力而行。各班级组织应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遵循自觉自愿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引导少年儿童参与活动。在组织活动时,确保安全,努力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支持。
3. 及时加强宣传。小学部将加强对“手拉手”活动的宣传,尤其针对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及时总结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