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方案

教学计划5小时前

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明显,班级存在两极分化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数学教学将采取多项对策,如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增强课后辅导,改善作业布置,鼓励学习态度的培养等。教材内容涵盖图形变换、因数与倍数、分数及其运算、统计等多个方面,强调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加减法,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及统计量的选择。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实践能力,强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学习兴趣与信心。教学重点在于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与运算、统计知识等,课时安排约60课时,灵活调整以适应班级需求,确保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明显,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待提升。不过,班级中也有很多积极向上、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针对当前班级实际情况,下学期数学教学将重点采取以下对策:

1. 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增强课后辅导,适当降低作业要求。

2. 深入了解学生的作业需求,改进作业布置及检查方法,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3. 强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将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估相结合。

4. 多给予学生鼓励与表扬,开展多种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维持课堂上“数学之星”的评选,严格要求的鼓励学生进步。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的加法与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部分,教材涵盖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与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部分在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介绍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概念,包括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以及2、3、5的倍数特征,质数和合数。在分数方面,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深入讲解分数的意义与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并结合约分与通分的教学内容讲解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部分,教材涵盖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验,认识图形的轴对称与旋转变换,探索和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其间的关系,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探索一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统计部分,教材引导学生学习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介绍众数的概念。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数据的代表,稳定而可靠,但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可靠性较差,却不受极端数据影响;众数同样不受极端数据影响。当某组数据个别数据变化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与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两个单元,教授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和推理等活动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结合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或有实际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与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够比较分数大小,熟练进行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转换,进行整数和小数的互化,并能熟练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的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求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的加法与减法的含义,掌握其计算方法,能够准确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4. 明白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及其度量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理解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通过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习测量某些实物体积的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绘制图形的轴对称图及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与旋转设计图案。

7. 通过实例了解众数的含义,能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理解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建立观察、分析与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及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的加法与减法,统计。

五、教学准备的教具与学具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及模型。

2. 演示分数的教具。

3. 其他教具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自行准备或设计制作。如教学体积时,可准备1立方米、1立方分米模型,以及能容纳1升、100毫升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图示制作教具等。

六、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本册教材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约60课时的内容。具体的教学课时分配可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与倍数的认识(2课时)

2. 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

3. 质数与合数(1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

2. 表面积的计算(2课时)

3. 体积的计算(7课时)

整理与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与性质(20课时)

1. 分数的意义(4课时)

2. 真分数与假分数(3课时)

3. 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

4. 约分(4课时)

5. 通分(4课时)

6.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

整理与复习(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与减法(7课时)

1. 同分母的加减法(2课时)

2. 异分母的加减法(3课时)

3.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方案》.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11537.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