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教学年度计划方案

教学计划2天前

在小学书法教学中,强调写字不仅是技能训练,更是品德培养。通过坚持不懈的练习,学生的书写能力与意志力得到磨练,书法也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教学目标包括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熟悉汉字结构及偏旁部首,并对书写的规范性、整洁性提出高要求。教学重点在于理解汉字结构特征、确保字迹工整和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具体措施如引入汉字起源与书法家的典故、简洁备课、组织课外书法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情,提升整体书写水平。总结本学期,通过对基本笔画和字形结构的学习,学生独立书写能力和良好习惯有所提升,临摹练习成为提升书写技巧的重点。

小学书法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学写字不仅是技艺的训练,更是品德的培养。

写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在点滴的积累中,才能达到理想的境地。就如同“铁杵成针”,持之以恒的努力方能打磨出完美的字形。书写不仅是检验个人毅力的方式,更是磨砺意志的途径。字写得好坏,映照出一个人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写字与美育息息相关,正如鲁迅所言,我国汉字具备“意、音、形”的三种美,其中“形美”即为书写的优雅,这种美感既能陶冶人生情操,也能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丰富文化生活,为我们带来愉悦。在此过程中,书写更是修养的一种表现,如同“字”是呈现给他人的“仪态”,规范端正的字迹如同整洁的衣着,体现出严谨的作风和对他人的尊重与对自己的责任。学写字实际上是在学做人。

2、在书写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的核心在于自主、选择与创造。在书法的教学中,应通过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主动练字的热情,尊重他们对字体和练习方式的选择,保护和培养他们在书写过程中的创造性,确保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意识,让学习变得愉快而富有意义。

二、学情分析

在二、三年级的学生中,大多数人经过一到二年的书写学习,已经建立了较为良好的写字习惯,基本笔画的掌握也较为熟练。尽管书写工整度基本合格,但字形的入体率仍然不高。部分学生的握笔方式和书写姿势不够标准,个别学生的书写较为潦草,基础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教学目标

1. 初步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1)要写好字,首先要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写字时,坐姿应端正,两肩平齐,胸部挺起,头部适度向前,不要歪斜;双臂自然伸展,右手执笔,左手压纸,双脚自然放平,踏稳,不可交叉或踮脚。

(2)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与书写质量密切相关,还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因此必须重视并努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2. 熟悉汉字的结构特点和常见的偏旁部首。

(1)汉字的基本笔画包括:点、横、竖、撇、捺、折等。

(2)汉字的书写顺序遵循一定的规则,包括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等。

(3)汉字的结构可分为六种基本形态: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和品字形结构。

(4)熟悉汉字的常见偏旁和部首。

3. 对小学生的写字提出规范、端正与整洁的高要求。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深入理解汉字的结构特征,特别是各种偏旁在字形中所占空间的变化。

2. 保证书写时字迹工整、行款整齐,并在一定速度下完成。

3. 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审美能力与良好的书写习惯。

4. 关注学生认真书写和爱护书写工具的习惯。

5. 激励学生培养书法兴趣,提高他们的汉字鉴赏能力。

五、具体措施

1. 在教学中适当介绍汉字的起源与发展,讲述书法家的典故,激发学生对书法的欣赏,采用书法比赛和作品展览的方式鼓励学生认真书写,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认真备课,每节写字指导课讲解要简洁,控制在10分钟以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书写练习,确保练习不少于25分钟。

3. 结合课后练习,以写字与识字相辅相成,适当组织课外书法活动。

4. 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写字活动,提升整体的书写水平。

六、书法教学总结

本学期小学书法兴趣小组活动围绕学生的书写能力与良好习惯培养展开,通过不懈努力,学生的独立书写能力和书写习惯都有所提升。具体来说:

一、在基本笔画的学习上,加深学生对汉字间架结构的理解。

本学期组员以往都有一定的书写基础,我特别强调学生对字的结构分析,鼓励他们独立发现字的书写规律,通过比较和反思不断改进。

二、以临摹为主,提升学生的独立书写能力。

学生在逐步的学习中,应学会如何分析和安排字形。提升临摹能力是当下的重点,每隔一两周,要求学生定期临摹钢笔字帖,以培养他们的书写技巧。

《小学书法教学年度计划方案》.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11674.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