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安排(精选2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教材分为四个部分,涵盖学习习惯、课文阅读、习作训练和单元练习。教学重点包括选择性阅读课外书籍、准确认读和书写生字、关注周围事物并进行写作、朗读课文、理解词汇和课文内容等。教学难点在于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及流利朗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汉语拼音、识字与写字能力、口语交流能力、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能力。措施包括加强课堂规范、朗读训练、自主学习、写作指导和个别辅导。通过这些措施,力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
四年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1
一、 教材概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程教材,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文阅读、习作训练和单元练习。
教学重点:
1、能够选择性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做读书笔记和观察事物的习惯。
2、能准确无误地认读347个生字,按照笔顺书写和默写227个生字,字形结构清晰、规整。
3、关注周围的事物,开始写作,能够清晰表达自己所见、所听、所想、所做,掌握书写“留言条”、“请假条”和书信的技巧。
4、能结合语言环境与生活实例,理解常用词汇,流畅且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与复述指定课文,参与角色朗读。
5、能依据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绘的场景,掌握文章大意。
6、能按要求预习课文,利用字典学习生词,初步阅读课文并提出问题。
7、能够在公众面前发言,愿意与他人进行口头交流,语句相对通畅,态度大方,主动参与讨论并清晰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
1、选择性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做读书笔记和观察的习惯。
2、关注周围事物,开始写作,能清楚表达所见、所听、所想、所做,掌握书信的写作。
4、结合语言环境和实际生活,理解常用词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复述指定内容,并参与角色朗读。
5、按要求预习课文,利用字典学习生词,初读课文时提出问题。
6、愿意在公众场合发言,与他人进行口语交流,语句通顺,态度大方,主动参与讨论,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 教学目标
1、良好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爱护学习用品。
(2)学习正确的写字方法,激励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培养积极朗读、背诵的习惯,注重课外阅读。
(4)养成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认真练习钢笔字和毛笔字,确保书写整洁。
(6)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
(7)选择性阅读课外书籍,培育做读书笔记和观察事物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利用其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与写字。
(1)准确认读266个生字。
(2)按照笔顺书写、默写216个生字,字形结构正确且匀称。
(3)练习用钢笔字,确保写作正确、整洁。
(4)继续练习毛笔字,写作规范、纸面干净。
4、口语交流。
(1)认真听取他人发言,并能转述主要内容,讲述课文故事。
(2)在观察图画或事物后,能够用普通话表达完整的句子。
(3)根据所听或所读内容,流畅回答问题,语言完整,逻辑连贯。
(4)勇于在公众场合发言,愿意与他人交流,语句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在讨论时主动发言,清晰表达观点。
5、阅读。
(1)练习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内容,并进行复述和角色朗读。
(2)默读课文,保证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思考。
(3)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常用词汇的意思。
(4)通过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掌握大意。
(5)按要求预习课文,使用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时提出问题。
(6)阅读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关注周围事物,乐于进行书面交流。
(2)清楚表达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和经历的内容。
(3)学习撰写“留言条”、“请假条”等书信形式。
(4)掌握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叹号,初步学习冒号、引号和顿号的使用。
三、 班级学生当前情况分析
四(2)班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注意力不集中,上课随意发言现象严重,虽然积极举手,但能思维敏捷、逻辑清晰表达的学生不多。朗读能力亟待提高,许多学生无法做到流畅朗读。虽然已经学习写作一年,但有些学生对写作存在畏惧情绪,整体作文水平偏低,不少学生甚至无法写出通顺的句子,且错别字频繁出现……
四、 教学措施
1、加强课堂教学常规和作业习惯的培养,落实良好的学习习惯。
2、继续强化朗读训练,并指导学生进行读思结合,以提高语感。
3、推行“自主——开放”的语文教学,通过开放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充分吸收知识。
4、加强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有序表达,写出内容通顺的短文,同时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5、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6、注重培养优秀学生,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五、 研究课题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研究
四年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担任四年级的语文教学,以确保教育教学任务的有序推进。我们的目标是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班级的学习氛围和行为规范,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与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力求每位学生在自身基础上有所进步。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72名,其中男生38人,女生34人。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养,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口语表达和阅读理解方面存在不足,个别学生的良好习惯尚需培养。在教学中将侧重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励他们多读书、多思考,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教材与之前的三年级教材在内容上有机衔接。
(一)明确教学目标,全面落实语文教学要求
教材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定了教学目标,并细分为总目标与阶段目标。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四年级上册的教材注重落实这些持续性的目标,同时也关注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教师应在选文时挑选内容丰富、富有文化内涵的作品,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感受情感与思想的共鸣。在“语文园地”中引入古诗词、名言等,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增强他们对母语与文化的热爱。教材的编排也将情感与知识、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确保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加强整合,围绕主题进行教材组织
本册教材依然按照主题进行编排,选择的主题相较于之前更加多样。“中外童话”作为文体主题,“作家笔下的动物”则聚焦于文章的表达形式。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材编排中加强整合,使课文内容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三)强化导学功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本册教材设计时考虑到了教师的教学需求与学生的学习体验,旨在使教材同时成为教师的教本和学生的学习工具。通过在文前、文中和文后设计引导性问题,辅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主动参与。每组课文后设置的“词语盘点”与“我的发现”等栏目,促进学生在探索中的自主学习。
(四)提高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语文学习不仅限于课本,真正的学习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教材编写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同时从生活中提炼交际话题,鼓励课外阅读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以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
四、教学目标:
1、认字250个,会写250个,培养自觉识字的习惯。
2、能熟练使用字典,独立识字能力强,能够用钢笔书写规范字。
3、能用普通话流利而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感知课文中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情感。
5、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所传达的情感,并复述叙述性课文的要点。
6、养成定期阅读的习惯,并与同学交流读书的收获。
7、在交流中能认真倾听,习惯向他人请教,能够提炼主要内容并简要表达自己的见解。
8、关注周围事物,积极进行书面表达,能够写出简洁明了的文字,能进行初步的作文修改。
9、在综合性学习中,能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工作目标:
建立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六、教学措施:
1、多读多写,积累语言素材。
2、鼓励学生思考与探究,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3、组织班级活动,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力争在各项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4、关注后进生的转化,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5、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关注学生的变化,共同解决问题。
6、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加写作机会,鼓励同学们展示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