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半年教学安排计划

教学计划1天前

本教学计划旨在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实现初高中地理学习的无缝衔接,帮助学生掌握实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并提升地理素养。通过20节课的安排,课程覆盖初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结合课堂互动和多媒体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理科学生将初步培养对地理的兴趣,文科学生则需克服基础薄弱的难题,做好高考准备。为应对学生现状,采用“讲座形式”、范例教学与活动课教学的方法,增强参与感。作业包括读图、填图、课堂竞赛等多样化形式,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提升。每位教师将负责不同专题,定期进行集体备课,以保持教学进度和质量。

最新的高一地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教学目的:建立一套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实现初高中地理学习的无缝衔接。帮助学生掌握实用的地理知识、终身学习的地理技能,提升地理素养。使即将升入高一的理科学生初步培养对地理的兴趣,获取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开阔视野;使文科学生热爱地理,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多方面为高考做好准备,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问题的提出:①社会发展需要地理知识

②日常生活需要地理知识

③课程改革的需要

④高考对地理的要求

⑤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

⑥根据学生的现状分析(理科学生缺乏兴趣,课堂上不专心,做其他作业,浪费地理课时间;文科学生面临的难度较大,初中基础薄弱,教学时间有限,老师难以深入讲解,学生难以消化,分文理课程后可能打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课时:总共20节课(5×4)

教学内容:涉及初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基本地理知识与技能,以及人口、资源、价值、环境观等地理素养。

教学用具:挂图、地理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式:采用“讲座形式”,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范例教学”和“活动课教学”为主要模式,促进师生互动,大幅提升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构建有效课堂。

教学难点: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课件的制作及学生活动的组织等。

作业布置:包括读图、填图、绘图等相关作业;课堂地理知识竞赛;制作报纸(学校展示);制作PPT幻灯片(课堂分享或上传至校内贴吧与网上);撰写地理小论文(参与全国地理小博士竞赛)等。

备注:⑴每位老师负责5至6个专题(详见附录)

⑵确保组内的统一进度、备课、教案与作业。

⑶每周安排集体备课,提前一周研究下周的内容(星期三讨论初稿,星期五定稿)

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课时及负责人

内 容

负责人及主要内容

第1周

高一新生入学地理基础测试

陶梅(准备测试题,主要以初中知识为主)

第2周

如何顺利开展高中第一课

陶梅(知识结构及课件准备)

第3周

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基础知识(一)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准备)

第4周

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相关视频(二)

陶梅、雷卫伟、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准备)

第5周

地球的圈层结构、世界地图基础知识

陶梅(知识结构及课件、世界地理填充图、主要国家轮廓图等)

第6周

地球面貌的形成与地质作用

陶梅(知识结构及课件准备)

第7周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区域差异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准备)

第8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世界(一)

课件:美国(陶)、英国(余)、埃及(雷)

第9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世界(二)

7名学生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讲解1个国家),其他学生制作报纸或PPT进行交流

第10周

期中考试

陶梅(准备测试题)

第11周

怀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

陶梅(中国政区填充图、中国地形填充图等)

第12周

中国政区图

拼图竞赛(剪图、多媒体游戏等)

第13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中国(一)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中国或北京、湖北概况等)

第14周

传递圣火 了解中国(二)

课件:7名学生课堂展示(每组推荐1个代表综合讲解1个省或特定领域与地理相关的知识,其他学生制作报纸或PPT进行交流)

第15周

我爱

我家

“汽车城”——十堰市基本概况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准备)

第16周

地球地图基础知识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时区、日界线、方向判断等)

第17周

衣、食、住、行与地理

雷卫伟(衣、食、住),陶梅(旅游)

第18周

自然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

余小云(知识结构及课件:资源分类及开发利用与生活生产的关系等)

第19周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雷卫伟(知识结构及课件: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的形成、分布及防御等,例如气象灾害如台风、地质灾害如地震、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水污染、生物入侵、物种灭绝等)

第20周

地理知识竞赛

世界真奇妙

世界与中国地理知识

陶梅、雷卫伟、余小云(准备竞赛试题,包含必答题、抢答题、连问题、风险题等多种格式),主持人(学生),分组若干

《高一地理上半年教学安排计划》.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12374.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