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体育上册教学方案与教案设计(精选4篇)
三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旨在通过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核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升身体素质。教学目标包括增强身体素质、培养运动兴趣、树立健康责任感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重点在于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等项目的基本技能训练,强调课堂纪律与常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通过游戏与多样化的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课程安排为20周,涵盖60学时,内容包括队列练习、基本运动技能、辅助性练习等,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中还将注重德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我管理能力,以确保他们在体育课中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三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 1篇
在三年级体育教学中,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核心,贯彻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我们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深化改革,求实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全面提升身体素质。
二、教学目标
1.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和运用基本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
2. 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 提高学生对个人健康和集体健康的责任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4. 发扬体育精神,养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5. 培养良好的课堂纪律和常规。
三、教学目的
根据《大纲》,小学体育的目的在于通过体育教学,进行卫生保健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提升体质,促进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从而为提升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
1. 使学生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并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培养重视身体锻炼的态度。
2. 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巧,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的基本素质。
3. 激发对各项基础技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和团队合作的优秀品质。
4. 每节课进行队列和队形的练习,以增强组织性。
5. 掌握基本体操、快速跑(站立起跑与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实心球、身体素质训练、篮球等项目。
6. 在课堂中加入一些辅助性练习,例如通过定时跑、发展耐力和下肢力量等方法,提升立定跳远的表现。
7. 利用速度力量和耐力练习的课程(如跳跃性、耐力性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协调性和力量发挥。
8. 采用小重量和无负重量的训练方式,通过协同练习和提升动作速度来增强速度力量。
教学重点:
1. 每节课都强调队列与队形练习。
2. 掌握基本体操、快速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铅球、身体素质训练以及篮球比赛等内容。
教学难点:
1. 运用速度力量和耐力练习来提升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
2. 采用小重量及无负重量的训练方法,增强速度力量。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有28名学生,对体育课表现出浓厚兴趣。对于刚接触体育的新生而言,培养他们的兴趣、挖掘潜力至关重要。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的意识。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性格活泼好动,课堂注意力分散,常规纪律尚需加强。
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将因材施教,提升学生兴趣,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强调课堂纪律,巩固良好常规,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三年级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情绪波动明显,运动能力初见发展,但运动系统尚未完全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相对较弱。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习兴趣容易激发,因此应努力培养其积极进取的精神,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遵循学习规律,在探索中理解和发现。
将学生的身心视为一体,通过适当的运动实践,克服困难,体会运动的乐趣;提升运动技能,形成健康愉快的生活观念,通过恰当的运动,了解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坚韧的意志。
五、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体育教材以实践为主,结合学生能力及学校条件,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和篮球等基础项目,以提升学生在跑、跳、投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
根据学校安排,本学期共计20周,每周体育课3学时,总共60学时。实际授课设定为16周,共48学时。如遇场地或天气问题,将进行临时调整。
首学期强调队列和队形练习,结合基本体操、快速跑(站立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铅球、身体素质训练和篮球比赛等内容。
应进行不少于1至2个辅助练习,以发展耐力和速度,强化下肢力量和综合运动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要求
体育课教学应重视增强学生体质,注重课堂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有意识地培养各种优秀品质,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
1. 认真备课,撰写详细教案,未备课不准上课。
2. 深入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研究教材,明确教材的目的和任务,掌握重点和难点,明确教学任务和实施方案。
3. 教师应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自然,注意精神文明建设,并在课前做好准备。
七、具体措施
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确保学生在体育课中积极参与。通过运动游戏等项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根据学生特点,采用适宜的分组形式,发挥最大教学效益;重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享受每堂课,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1. 重点塑造课堂纪律,专注于队列和队形练习。
2. 针对学生在日常锻炼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确保每名学生的每个技术动作都能到位。
3. 利用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 注重强化队列和队形训练。
5. 强调课堂常规的重要性。
6. 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布置场地、器材及教具,缺席需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妥善安排。
7. 在教学中要坚持基础教育,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教学的各项目标。
8. 教学原则与方法要以增强体质为出发点,根据生理心理特点合理安排运动量和密度。
9. 认真负责学生的学期与年度体育成绩评定,重视资料的管理与积累,定期分析指导改进教学工作,持续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和小组长的积极作用。
三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 2篇
一、课程标准要求
(1)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和运用基本的体育及健康知识与运动技能;
(2)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及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
(3)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展现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
(4)增强学生对个人及集体健康的责任感,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5)弘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材分析
根据小学三年级阶段的培养目标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知识及运动技能,同时在教学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使学生初步了解自身身体,掌握锻炼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并学习一些体育卫生及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的态度。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运动、民族传统体育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提升身体素质与活动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各种基本技能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的品质,以及自觉遵守规则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
2、田径运动
3、七彩阳光项目
(二)、难点:
1、田径项目的专项技能
2、七彩阳光的核心内容
五、教学时间安排:
本学期预计20周,每周安排3课时,总计约60课时。
六、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提高自觉锻炼的积极性,增强对自身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2、利用体育活动的特殊影响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明行为,培养遵守纪律、互相尊重、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良好风尚。
3、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勇敢、坚韧、积极进取,注重能力的培养,启发思维,激发创造性。
4、重点加强广播体操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协调性与韵律感。
三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 3篇
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素质教育目标为导向。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体育教师应当将学生的健康发展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关注各个学习领域目标的实现,进行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教学。我们要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确保学生能够在身心两方面全面成长。
二、教材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原则,结合本地区及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设施条件,我们将合理安排学年的教学内容和各个项目的课时分配。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必须遵循健身性、实践性、趣味性、灵活性和综合性等原则。
本册教材安排的课时为:体育与健康知识10课时,走与跑10课时,跳跃5课时,投掷6课时,翻滚与平衡5课时,小球类运动6课时,基本体操4课时,乡土运动5课时,选学内容12课时。
三、德育要求
德育始终是教育的核心内容,需从小学阶段就开始重视,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在体育课程中渗透团结协作与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以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为基础,逐步改变以群众体育为主的教学思路,建立以发展学生基本运动能力为主的教学体系。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身体发展特征:三年级学生在动作协调性方面有所提升,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促进了运动感觉的改善,对简单动作的控制能力逐渐增强,精确性和灵巧性也进一步提升。
心理发展特征:能够较为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学会比较、分析、观察事物的特征,并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社会交往的特征:学生与同伴的互动增多,交往形式日趋复杂,在与同伴的互动中沟通能力逐步增强,并更加关注同龄人的看法、认可和引导。
五、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重视教学内容的选择、搭配和方法创新,以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
2、课前布置预习内容,并准备好下一节课所需器材,特别是自制器材,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从教学与学习两个方面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以优化教学质量,促进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依据这些差异制定学习目标及评价标准。
六、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学习领域:愿意学习并展示简单运动动作,向同学和家人展示所学的动作。
2、运动技能学习领域:能够说出基本运动动作的专业术语;完成简单动作的组合;掌握多种球类运动的基本组合;完成体操与武术中的简单动作。
3、身体健康学习领域:了解运动中的安全知识;能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发展灵敏度与平衡能力;描述身体特征。
4、心理健康学习领域: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感受;观察并分析同伴在活动中的情绪表现,能够在一些困难条件下参与体育活动。
5、社会适应学习领域:分享个人在团队游戏中的体验;理解如何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与同伴共同完成体育任务。
三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 4篇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组织纪律上表现较好,但情绪变化较大,运动能力正在逐步发展。上课时,他们容易分心,运动系统尚未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亟待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沛,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教育者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态度,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鼓励他们在学习中进行探讨、理解和发现,进而达到创造的目的。
将学生的身心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帮助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运动的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并培养健康愉悦的生活态度。通过适宜的运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同时培养坚强的意志。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体育教材以实践内容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校的条件,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和篮球等基础项目,旨在提高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
(1) 教材需以儿童的需求为中心,不应受限于运动技术的系统化,重视学生为主体,强调游戏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
(2) 教材内容应当儿童化和生活化,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如模仿兔跳、蛙跳等,更多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
(3) 整个教材围绕提高学生的基本运动素质进行,即跑、跳、投、爬等能力,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升他们的灵敏度、反应能力和协调性。
(4) 通过多样的游戏,让学生体会集体与个人的差异,促进与同伴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三、教学目标
1. 以队列和队形走为主要内容,每节课均需进行相关练习。
2. 掌握基本体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实心球、身体素质训练及篮球比赛等项目。
3. 在课堂中增加辅助性练习,如定时跑和定距离跑以提高耐力和速度;发展下肢力量,通过立定跳远、原地抱膝跳、跳台阶等练习提升成绩。
4. 通过速度和耐力的练习(包括跳跃性和耐力性反复练习)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
5. 利用轻量和无负重的方式,通过协同练习和提升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和力量。
四、教学措施
① 正确理解体育和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思想进行教学。
② 精心备课,营造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在每节课的前后进行反思。
③ 采用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分组教学(异质分组、随机分组等)和分段教学。
④ 利用课间进行授课内容的评比和竞赛,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在竞争氛围中更好地掌握技能。
⑤ 积极培养体育骨干,注重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彰显他们的主体地位。
⑥ 将游戏融入课堂,让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在娱乐中学习知识,增强集体意识。
五、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
8.28——9.3
课堂常规与安全教育
第二周
9.4——9.10
1、队列队形转法 2、游戏“抢位置”
3、单、双手滚球比赛 4、30米迎面接力
第三周
9.11——9.17
1、仿生练习 2、50米直线跑
3、跳远(立定跳远) 4、悬垂练习
第四周
9.18——9.24
1、负重走、倒退走 2、叫号赛跑
3、跳高:原地起跳、双脚过绳子
第五周
9.25——10.1
1、前滚翻(滚动) 2、武术:基本手型 3、仰卧推起成桥
第六周
10.2——10.8
1、武术:基本功 2、跳上跳下
3、学习站立式起跑 4、换物赛跑
第七周
10.9——10.15
1、听信号返跑 2、抛物比高跳远(一步踏跳、双脚落入沙坑)
第八周
10.16——10.22
1、立定跳远 2、青蛙捉虫子
3、30米冠军赛跑 4、游戏:鱼夫打鱼
第九周
10.23——10.29
1、抛球比赛 2、活动篮圈 3、游戏:开火车
第十周
10.30——11.5
1、拍球比多 2、400—600米走、跑
3、游戏:喊号抱团 4、滚动、滚翻
第十一周
11.6——11.12
1、多人大牵手跑 2、轻物投准、远
3、游戏:两人三足 4、丢沙包比赛
第十二周
11.13——11.19
1、投靶比赛 2、50米直线跑
3、奔跑:蛇脱壳 4、自制球投准
第十三周
11.20——11.26
1、奔跑:蛇脱壳 2、自制球投准
3、游戏:正反口令 4、让距离跑
第十四周
11.27——12.3
1、考核:50米跑 2、猜拳跨步比赛 3、自选活动
第十五周
12.4——12.10
1、考核:一分钟跳绳 2、花样短绳 3、立定跳远
第十六周
12.11——12.17
1、往返跑接力 2、“顶风送报”游戏 3、自制球抛、投
第十七周
12.18——12.24
1、考核:测量身高体重 2、游戏“红、绿”灯
3、曲线跑 4、曲线运球
第十八周
12.25——12.31
1、攀爬 2、自然地形走、跑
3、滚动、滚翻 4、50米8往返跑
第十九周
1.1——1.7
考核
第二十周
1.8——1.14
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