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安排计划(精选4篇)

教学计划20小时前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围绕不同主题单元设计课程,注重人际关系和自然美的感知,通过课文如《小兵张嘎》《秋天的怀念》《春晓》等,引导学生理解情感、珍惜友谊、热爱生活。教学重点包括默读理解、关键词句的提炼、情感分析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写作技巧。计划实施个性化辅导,重视优生与学困生的差异化教学,以提高整体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通过有效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鼓励学生表达自我,分享友谊故事,提升合作交流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内容围绕着“人际关系”这一主题进行编排,主要包含《小兵张嘎》《秋天的怀念》《狐狸和葡萄》和《班级的故事》四篇课文。编排意图是通过不同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联系,学会珍惜友谊和理解他人。

2、本单元重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通过默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本的情感内涵和人物关系。四篇课文的学习中,都安排了相关的默读练习。《小兵张嘎》中,需要思考嘎嘎在逆境中是如何克服困难的;《秋天的怀念》要求学生思考母亲与叙述者之间的情感变化;《狐狸和葡萄》则要分析狐狸心态变化的原因。《班级的故事》重在讨论同学之间的互助精神和沟通技巧。

24、小兵张嘎

本课讲述了小兵张嘎在战争时期的勇敢与机智,重点是通过理解关键情节,掌握人物的心理变化。

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的语言和行为。

2、借助插图,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故事情节,鼓励学生复述故事。

25、秋天的怀念

本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母爱的伟大,重点是通过心理描写让学生体会叙述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与感激。

1、带着问题体会课文中母子的深厚情感。

2、比较叙述者在不同情境下对母亲的不同感受。

26、狐狸和葡萄

本课通过狐狸的故事,探讨了自我安慰的心理,重点是理解狐狸为什么会将得不到的东西贬低。

1、借助图画辅助理解故事情节与寓意。

2、讨论狐狸的做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27、班级的故事

本课通过班级的日常活动,展现同学之间的团结与友爱,重点是分析同学们如何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1、默读课文,思考班级中发生的小故事。

2、结合实际交流,了解身边的友谊与合作。

 二、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主题是《交流与合作》,重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与他人交流,倾听他人意见,互相支持。

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经验,并给予相互评价。

习作

本次习作主题是《我最珍惜的友谊》,鼓励学生写下自己与朋友之间的美好回忆,重点在于表达真挚的感情。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友谊故事,然后进行写作练习。

语文园地

本次园地主要内容包括分享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积累与情感相关的词汇,进行近义词辨析与分类,积累经典名句。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词汇量。

1、指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探讨合作与交流的技巧。

2、诵读经典名句,鼓励学生背诵并在生活中实践。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围绕“家乡的美丽自然”这一主题展开,共包含《春晓》《静夜思》《渔舟唱晚》和《乡村四月》四篇课文。通过这些课文,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自然之美,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本单元重点:

(1)运用关键词句理解段落大意。本单元的课文通过各种自然景观的描写,往往包含一些关键词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旨。例如,《春晓》中“春眠不觉晓”是理解整首诗的关键句,而《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引领读者进入作者的思乡情怀。《渔舟唱晚》中“随风潜入夜”描绘了宁静的夜晚,而《乡村四月》中“天街小雨润如酥”则生动展现了乡村的春天。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关键词句,以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围绕中心思想进行写作。熟悉课程中出现的关键句的作用,以便在写作时围绕中心思想展开。这样的关键句可以是整篇文章的中心句,也可以是某个段落的主题句。

17、春晓

本课通过描写春天的美好晨景,重点在于理解诗句的含义和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学生需分析诗中的关键词,以帮助理解其深层含义。

1、通过分析关键词句把握诗句大意。

2、借助画面引导学生体会春天的气息和情感。

18、静夜思

本课主要表达了作者在静夜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重点在于通过诗句理解作者的情感。借助关键词句,帮助学生感受那份浓烈的思乡情。

1、分析诗中的重点词句,理解作者情感。

2、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意。

19、渔舟唱晚

本课展现了水边的美丽晚景,重点在于感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学生能体会到渔民生活的乐趣。

1、通过关键词句分析课文。

2、引导学生描绘心中的晚景。

20、乡村四月

本课描述了乡村四月的生机盎然,重点在于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乡村的春意。学生需学会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1、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

2、通过图片理解课文描述的场景。

习作

本次习作主题为《我眼中的春天》,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眼中的自然美景,重点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描写,运用所学词汇,按照一定顺序进行书写。

1、细心观察,抓住自然景观的特点。

2、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写作。

语文园地

本次园地主要内容为交流学习围绕中心思想的写作技巧,探索汉字的结构与组合,积累生动的描写词语,以及古诗《蝉》的学习,重点在于掌握围绕中心思想的写作能力,积累相关的字词和古诗。

1、通过合作学习法,帮助学生理解中心句和词语。

2、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围绕学校的工作方针和语文教学目标,聚焦课堂教学,努力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扎实打好语文基础,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字,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0人,上学期的语文期考平均分为82.5分,及格率达到95%,优秀率为55%。大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认真,热爱阅读,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能够进行课外阅读和拓展。

然而,有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面对学习时常表现出惧怕艰苦的态度,作业质量不高,且家庭教育环境较为薄弱。

本学期,将对这些学生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措施,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今年的教学重点是帮助他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多元文化的思想。

2、认识250个新字,会写400个字。到学期末累计认识2500个字,会写2000个字。

3、能熟练使用字典和词典,具备独立识字的初步能力,学习使用钢笔书写规范的楷体字。

4、用标准普通话流利、带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培养默读能力,能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6、学习通过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7、初步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的情感表达。

8、继续学习略读,掌握文章大致的内容。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诵读经典诗文,并练习复述。

10、养成阅读书籍和报纸的习惯,分享所读书籍并与同学交流阅读体验。

11、关注周围的事物,乐于进行书面表达,增强写作自信,愿意分享自己的作品。

12、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积极提问和讨论,逐步清晰讲述事件。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周围的世界,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来分享观察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记忆汉字,积极创造条件加以巩固。

2、重视朗读指导,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优质读物,鼓励学生分享阅读成果。

3、注重书写习惯的培养,加强写字教学。

4、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再现生活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深入研读新课程标准,理解其精神,跟进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

2、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确保每节课充分准备,课后及时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3、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思维的闪光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创新思维。

5、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阅读面,丰富语言积累。

6、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创造真实情境,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提优补差工作措施:

1、建立优生和困生的档案,详细记录他们的学习情况。

2、加强习惯养成教育,关注学困生的情感需求,与他们多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针对困生的学习困难,提供个性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帮助。

4、优生和困生的作业及时批改并反馈,保持高效沟通。

5、关注平时的考核,给学困生创建更多的展示机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6、进行单元测试的质量监测,仔细分析学优生和学困生的答卷,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方案。

7、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努力培养良好习惯。

8、根据实际情况,保持教师与学生的积极心态,耐心引导。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延续了此前册次的编排特点,继续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共设有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特产》作为开放单元。这些主题涵盖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如“春天的脚步”、“奇妙的小生灵”、“神奇的石头”及“走进森林”;同时也反映了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如“亲情”、“阅读”等。教材中还表现了人类智慧与文化的成就,赞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如“智慧”、“尊重与平等”、“观察与发现”、“奉献”和“书信”等。每个单元包含三篇主要课文与一个语文天地,全册共有33篇主体课文,包括诗歌、故事、书信和说明文,加上“语文天地”中的自读课文和古诗,体裁丰富,既优美又富有教育意义,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汉字的魅力,进而激发语文学习的热情。选入的课文不仅富含文化内涵,还具备时代特色,有的童趣盎然,有的睿智启迪,亦有的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与人类美德。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符合中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对祖国、家乡及生活的热爱,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同时激励学生追逐理想,崇尚科学,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小学语文教学应当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与工作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情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在教学中,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与科学思维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其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健康个性的形成,锻炼良好的意志品质。

3、学生能够利用汉语拼音进行识字、学习普通话,掌握约290个生字,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强化写字的训练,能够正确书写318个字。

4、学生应能结合上下文或查阅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已经学习的词语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重视语言积累,逐步养成语言积累的习惯。

5、继续练习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默读,能够掌握句中、句间及自然段的停顿,表达不同的语气,能够背诵指定课文。

6、在教师的帮助下,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努力读懂课文内容,学习默读课文,读后提问并讨论解决方案。

7、能够借助字典或相关资料独立阅读适合自己水平的书籍,了解其主要内容,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8、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逐步学会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课文的意图。

9、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培养自学能力,养成预习习惯。

10、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

11、关注周围事物,培养勤于观察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够将观察与想象结合,撰写具体内容,学会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继续练习日记与片段写作,并进行修改。

 三、教学重难点:

1、依托汉语拼音进行识字和普通话学习,掌握290个生字,能够准确把握字音与字形,理解字词的语境含义,并书写318个字。

2、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逐步学会理解和分析文章的主旨。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

4、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探究意识,并教授质疑探究的方法。

5、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更具体的内容,能够展开想象,内容真实,句子通顺,标点使用规范,继续强化日记和片段的写作。

 四、学生情况分析:

班上共有学生人数,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抱有热情,积极思考,有浓厚的语文兴趣,识字量逐渐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明显进步,积累了一定的优美词句,能够独立写作简单的文章。然而,有一小部分学生因学习习惯欠佳,对语文学科产生畏难情绪。针对这些学生,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鼓励与督促帮助其认真学习。

 五、教学措施:

1、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教授他们如何有效阅读、思考、质疑,如何查阅资料、探究讨论、表达交流,与他人合作,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创造意识,给予学生在学习中出错的宽容,以便他们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成长进步,提供更多的方法指导与思维启发。

2、创设教学情境,进行互动式口语教学,激发学生情感参与。教师需用自身的热情感染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

3、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通过比较与思考,掌握质疑技巧,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4、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教师严格要求,使训练规范化,避免出现“松懈”的现象。

5、注重有计划地进行作文指导课程,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写作兴趣,提升写作水平。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安排计划(精选4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7497.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