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美术课程教学计划(精选4篇)

教学计划19小时前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工作计划旨在通过新课程理念,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与实践能力。本教材涵盖多样主题,如动物、节日、创意拼贴等,旨在激发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性思维。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但在想象力方面仍需提高。教学目标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空间感知与创造力。通过多样化的材料与工具,开展趣味绘画与手工制作。教师需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准备教具,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课程内容包括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与综合探索,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意识。该教学计划将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他们的艺术体验。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为核心,在全面实施过程中,注重教学改革和研究,深化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探索。合理处理改革、创新与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致力于探索适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美术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自主多样的操作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涵盖了多个主题,包含:动物的家园、我们的节日、开心的生日、风筝飞舞、创意拼贴、线条的世界、乘风破浪、文具的秘密、风铃的声音、形状的朋友、快乐的班级、色彩的游戏等。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两年多的学习和实践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美术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然而,在绘画和动手活动中,他们在想象力的大胆发挥上仍显不足,需要在这些方面有所提升。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趣味美术创作和欣赏活动,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2、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开展绘画及简单的手工制作。

3、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形象记忆和创造力。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增强自身专业素养。

2、周密准备课程,精心制作教学工具。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

4、充分展示图片、作品等,教师进行示范讲解。

六、教学内容安排:

1、学习棋盘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创造趣味设计;

2、通过棋盘的整体布局,渗透设计的基本概念;

3、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学习与游戏的乐趣,掌握棋盘设计的步骤;围绕主题进行棋盘关卡的构思与表现。

4、通过听歌、舞蹈、诗歌欣赏等多种艺术形式,让学生在庆祝生日的过程中,关注自我,关注他人,感受亲情的温暖。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第2篇

为了确保本学期的美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经过对本册教材的全面研究和分析,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对形状、颜色和质感等美术元素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能够使用不同的工具,体验多种材料的效果,并通过观察、绘画和动手实践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色彩基础,并对美术充满了热情,但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仍显不足。根据我在上个学年级的教学经历,优秀学生大约占5%,表现较差的学生约占3%,其余学生的水平大致相当。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教授本册教材所面临的挑战与重要性。

虽然二年级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年的美术学习经验,但是教师不能因此对他们的日常规范和学习过程掉以轻心。美术课堂上常见的规范问题包括:

1、学生仍需带齐绘画工具,这一直是老师比较头痛的问题。

2、铅笔屑、颜料等物品未能及时清理,影响了教学环境的整洁。针对这些常规问题,教师应多加提醒,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二) 教材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共包含13课,旨在通过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美术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课程内容主要分为造型表现课、设计应用课、欣赏评析课和综合探索课四大类。

1、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能够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通过启发联想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和色彩表现技巧,进行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设计与制作。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自然界的美,激发他们的艺术表现欲望和创造力。

 二、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环境中的美,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记忆和想象等方式表现生活中独特的场景,体验生活的乐趣,提高绘画表现技能,学会装饰和美化生活,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设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明确要求:实际基础上延伸想象,教师需用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引导和影响学生,培养文明、朴素的观念,让学生在健康、文明的审美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探索,体会生活的乐趣。

教学内容将主要涉及四大领域:造型·表现领域、设计·应用领域、欣赏·评析领域和综合·探索领域。其中“造型·表现领域”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占总教学量的三分之二。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美术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与自然的美,激发他们的美术表现欲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和审美趣味,丰富他们的生活方式,从而使他们从小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将来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感知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造型·表现课:通过绘画、剪贴、撕贴等方式,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鼓励他们自由表达自己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课:通过各种不同工具的尝试,利用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欣赏·评析课:通过观察自然及各类美术作品的形状与色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综合·探索课: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四、教学措施:

在课堂中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环境,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改变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的评价方式,推行发展性评价,倡导积极参与和探究,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注意挖掘学生的优点,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学习,在轻松的氛围中成长,促进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一)教师方面:

作为学生发展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他们去实践、思考、探索、讨论和创作,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展示作品。

(1)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

(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更多创造空间,鼓励他们探索精神与大胆创造,同时在情感体验中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3)在教学环节和活动的设计上,注重开放性和立体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4)灵活调整示范过程中的传授方式,以活跃课堂气氛。

(5)选择教学内容时讲求精简与深度,同时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6)拓展教学思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学生方面:

充分利用身边各种材料及所学知识,动脑筋创造作品,学会合作并妥善保存自己的设计作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拓视野,增长社会经验。

 五、专业学习及其他方面:

作为美术教师,应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关注美术教育的新趋势,阅读与美术教学相关的资料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勇于尝试并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对象面向所有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运用多种工具和材料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培养他们的感知、欣赏和评价能力,拓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技术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加强对学生特长的培养与训练(具体内容参见课外活动小组计划)。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第3篇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美术保持着很高的热情和兴趣,充满自信,并展现出较强的创造力。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能够初步识别形状、颜色和质地等美术语言,掌握了各种工具的使用,体验了不同材料带来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和动手实践,他们能够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积累了一定的色彩知识,但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仍有待加强。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美术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经验,力求趣味性与启发性并存。

本册共设有18课,绘画类包括:1、我们的社区 2、恐龙的世界 3、画中的线条 4、会动的线条 8、彩墨游戏 9、大嘴怪 10、中国龙 12、橙色的画 13、绿色与紫色的画 14、吃虫草。

手工类包括:5、卵石动物造型 6、威武的盾牌 7、会变的盒子 11、吉祥图案 15、有趣的造型 16、一张奇特的脸 18、变垃圾为宝。

电脑美术课为:17、电脑美术——模板帮我们作画。

欣赏课则为《清明上河图》。

三、《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对第六册美术教材的要求:

1、利用立体图形组合表现景物。

2、通过记忆画表现熟悉的人和物,认识间色。

3、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制作立体图形。

4、使用彩墨材料进行创作,继续学习彩墨画技巧。

5、选用简便材料,采用剪、贴、拼等技法制作简单立体模型。

6、学习电脑绘画技能。

7、学习剪纸艺术。

四、教学目的与任务:

1、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能够对自己喜欢的作品做简单评价。

2、通过启发联想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能力。

3、学习简单立体物体的表现方法和色彩表现技巧,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进行设计和制作。

4、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周边的生活和自然之美,激发他们的美术表现欲望。

五、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利用立体图形组合表现景物和物体,并通过记忆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熟悉的人物及物品,运用间色进行绘画,并进行立体材料粘贴画,学习彩墨画,同时能选用简单材料进行剪贴等制作立体模型。

2、学生应当自主、主动、合作和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及美术实践能力,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操作能力以及设计与想象力,促进个体全面发展,自觉培养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

七、教学进度表:

欣赏:《清明上河图》,感受张择端的绘画技艺。

1.我们的社区:细致观察并记录人物活动与环境景观。

2.恐龙的世界:创作表现恐龙生活的艺术作品。

3.画中的线条:学习用线条进行绘画的技巧。

4.会动的线条:用线条描绘运动中的事物。

5.卵石动物造型:根据卵石的形状创造可爱的动物。

6.威武的盾牌:查找盾牌的相关资料,设计出让敌人胆寒的动物头图案盾牌。

7.会变的盒子:利用废纸盒进行创意组合,变成喜欢的物品。

8.彩墨游戏(二):用水彩和墨水创作一幅作品。

9.大嘴怪:发挥想象,创造一个奇特的大嘴怪角色。

10.中国龙:画龙、制作龙,并进行表演。

11.吉祥图案:设计并剪裁出一个吉祥的图案。

12.橙色的画:认识间色,了解橙色的成色原理。

13.绿色与紫色的画:调配绿色与紫色完成各自的作品。

14.吃虫草:发挥想象力,以所学的方法表现吃虫草的场景。

15.有趣的造型:使用彩纸等材料在蛋壳或乒乓球上粘出设计的造型,并附上底座。

16.一张奇特的脸:用泥塑造一张特别的面孔。

17.电脑美术——模板帮我们作画,学习电脑绘画知识。

18.变垃圾为宝: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意。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落实新课程改革,着力于提升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我们要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之间的关系,继续探索适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法,关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多样化操作学习。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涵盖了以下主题:奇幻的海洋、合作游戏、欢庆生日、风的故事、多彩的创意、形状的魅力、线条的世界、勇敢的探险、课堂小伙伴、悦耳的风铃、幽默的面孔、我们的小集体、色彩的魅力等。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美术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绘画知识与技能,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然而,在实际绘画与动手活动中,他们仍缺乏足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方面的能力亟待提升。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富有趣味的美术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材料与工具,开展绘画及简易手工制作。

3、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形象记忆和创造力等多方面能力。

五、教学措施:

1、深入研究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2、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3、利用现代远程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4、通过展示图片和作品等多种教学手段,教师进行示范与引导。

六、教学内容安排

《三年级下学期美术课程教学计划(精选4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7510.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