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计划
该教学计划旨在增强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促进科学教学的改进与发展。主要措施包括深入学习《科学课程标准》及有效教学策略,改革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重视教育科研以提升课题研究的效果。计划积极参与新课程培训和各类教师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着重培养科学教师,开展“传帮带”交流,并提升研究能力以推动科学教学水平的提升。通过举办科学特色活动,如“科学幻想画”和“明天的小小科学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一、主要工作
(一)增强学习、更新意识,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与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深入理解科学教学的本质
1、积极学习和研究《科学课程标准》,全面探讨新教材,既关注科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学术思考,又重视科学主题教育的实际研究。
2、深入学习有关有效教学策略及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3、深入学习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及推进校本教研的相关理论与经验。
4、认真研究“做中学”的教学案例专著。
(三)改进教研方式,提升教研质量
1、改革传统的教研方式,激励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引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研究与应用作用,进一步提高教研质量。
2、通过多种形式,灵活有效地发挥科学学科的引导作用。
(四)重视教育科研,深化课题研究
探索小学科学课题研究的原则与方法,提高课题研究的实际效果。应聚焦于教学、课程建设等实际问题,强调过程与结果的双重价值,倡导“过程即成长”的理念。
(五)积极参与新课程培训、调研及专项合作等多样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认真参加各类新课程培训,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课程意识和实施水平,为新课程的顺利落实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参加《科学》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学习与培训,引导科学教师明确课程改革的方向;组建学科研究小组,攻克教学难题,提高课程理解能力;
3、根据市、县教研室相关规定,举办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和学科评优活动;
4、依照市教研室的文件精神,组织全国、省、市范围内的学科竞赛。
(六)重点加强科学教师的培养,探索教师培养的新途径和方法,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
1、以科学教师为主体,围绕课题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加大对青年科学教师的培养力度。
2、有针对性地开展“传帮带”及交流活动,促进教师的健康成长。
(七)提升研究能力,推动学校科学教学水平稳步提高
1、加强科学教师的理论学习,明确研究方向与主题,提升专业研究水平。
2、科学教师要练好内功,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
3、关注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拓宽视野,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丰富德育教育的内涵。
4、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四年级科学兴趣小组活动,制定计划,记录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与探究兴趣。
5、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做好实验器材的管理与使用及实验记录工作。
6、持续做好小小气象台的指导工作。
二、科学特色活动
1、科学幻想画:
活动目的:激发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大胆想象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引导孩子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增强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适用年级:一、二年级
活动内容:低年级学生全员参与,创作与科学相关的有意义、有创意的画作,优秀作品将颁发获奖证书。
2、明天的小小科学家:
活动目的: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和敢于思考的能力,通过科学发明活动让他们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造,重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用年级:三至六年级
活动内容: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创造科学小发明,内容不限,优秀作品将在全校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