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书法课程教学安排
本班共有38名学生,他们在书写姿势和握笔方法上尚未成熟,存在一些不良书写习惯。写字教学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旨在让学生掌握规范美观的汉字书写,提高书写能力和审美情操。教学目标包括激发兴趣与审美能力、了解汉字的结构特征、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技巧。具体措施包括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形状、教师示范书写技巧、严格训练书写姿势和习惯,以及通过激励评价增加学生的积极性。总体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能力与习惯,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8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15人。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未完全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同时也存在书写习惯不良的现象,例如坐姿不端正和爱说话。他们在笔顺及字形结构方面的认可度也较低。
二、指导思想
在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下,写字教学愈发受到各位教师的重视。写字教育是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让学生掌握规范、清晰、美观的汉字书写,这将有效提升他们使用汉字这一交流工具的准确性与高效性。良好的书写能力不仅具备高尚的审美价值,更能让人联想到美好的生活,享受到多样的美感体验。对小学生进行写字教育,旨在培养他们的书写能力,并同时提升道德素质、意志品质及审美情操。
三、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及审美能力,培养他们认真书写和爱惜文具的良好习惯,从而助力学生养成细心学习的态度和坚韧的品质。
2、在识字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的笔画、偏旁和结构特征,初步掌握汉字书写的方法。
3、经过学习,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执笔和运笔的技巧。
四、具体措施
1、观察联想,激活字形,感受字形之美。
观察是认知事物的前提。写字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形状,了解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观察时,如果能引导学生对汉字进行联想,活化字形表现,使汉字的特点深刻印在学生心中,这对学习书写将大有裨益。
2、比较观察,示范演示,感受书写之美。
小学生通常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这源于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但实际动手书写的水平尚显不足。在写字教学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有效提升书写能力。自一年级开始,教师应详细讲解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确保学生在书写时关注每一个字,每一笔。教师的示范至关重要。在学生整体理解之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演示,展示书写的全过程,同时讲解字的结构、每一笔的落笔位置及名称、运笔方法等,使学生对汉字书写有初步的直观认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仅仅示范是不够的。运用比较的方法能够让他们更快掌握书写技巧。
教师应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深入理解,认真模仿笔画的运笔,掌握笔顺的规范,领悟汉字的造型之美。
3、严格训练,培养习惯,发展个性之美。
(1)书写训练要严格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与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利于字形端正,还能有益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视力保护。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将受益终生。
在练字前,教师需指导学生将铅笔削好,整理好作业本,端正坐姿,并讲解握笔的方法。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巡视、随时提醒和纠正学生的不良姿势与方法。书写时,教师需适时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写方法以及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做到防微杜渐。教师在课堂上的反复指导与学生在练习中的认真书写相结合,将促进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书写能力与习惯。
(2)训练要有节制,注重学生的发展。练字应重在精细,而非数量。
4、激励评价,鼓励进取,开展竞赛。
小学生普遍具有表现欲,我们教师应为他们提供充分展示成就的机会。在课堂上,通过板书、教具展示等手段展现学生的习作;课后,可以在教室设立作业展示板,张贴优秀作品,鼓励学生争取上榜。虽然这种竞赛没有物质奖励,但同学们的积极性依然很高,有时因未能上榜而感到失落,这足以证明每位学生都拥有可贵的上进心。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态度和兴趣上不可或缺,同时需及时纠正一些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养成的错误坐姿和握笔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