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教学安排表格

教学计划1周前 (04-10)

自20xx年秋季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B版数学教材,突出数学的实际应用和人文精神。面对新生整体素质低、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习热情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教材以生动的方式强调数学知识的实用背景,通过问题引导和信息技术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任务包括理解集合、函数、指数函数、二次函数、空间几何以及直线与方程的基本概念,提升逻辑思维与实际应用能力。为提高课堂质量,采用团队备课、互动交流等措施,鼓励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本学期教学时间安排涵盖集合与函数、基本初等函数、函数应用等内容,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期教学计划表格

 一.学情分析

自20xx年秋季以来,我校全面实施了新课程改革,采用的数学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B版教材。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此教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更加注重数学的实际应用以及人文精神的融入。我校作为一所普通高中,面临着生源质量不均衡的问题,新生整体素质较低,学习兴趣不足。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重要课题。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 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教材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内容,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美感,帮助他们建立与数学的亲密联系,促使他们主动探索。

2. 通过有效的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教材的设计使每一章节都设有观察、思考和探索等栏目,利用这些栏目在教学的关键节点上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

3. 积极整合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利用现代技术工具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为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视野。

4. 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同时提供拓展性材料,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助力个性化发展,反映数学在科学及文化中的重要价值。

5. 注重数学史知识的渗透,特别强调中国数学的历史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任务与目的

1. 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及其表示,掌握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体会集合在数学中的重要性,认识函数作为描述变量依赖关系的重要模型,了解其构成要素并能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 理解指数函数的模型背景,掌握实数指数幂的概念和幂的运算,探索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及特殊点,认识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通过实例掌握对数函数的应用。

3.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方程根的存在性和个数,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解近似方程解,探索不同函数类型的增长特性,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通过实物模型和计算机软件观察空间图形,认识常见立体图形的特征,并会用图形的三视图描述其结构。学习这些图形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践掌握立体模型的概念。

5. 在直观基础上理解空间中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学会运用数学语言表述几何对象的特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讨直线的几何要素,掌握斜率及其与直线方程的关系,能够通过方程求解直线交点及两直线的距离。

 四.教学措施和活动

1. 加强团队备课和个人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善他们的学习方法。

3. 了解新课程的基本教学流程,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课堂质量。

4.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5. 深刻理解新教材的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而非盲目加大难度。

五.教学时间安排

集合与函数概念 13

基本初等函数 15

函数的应用 8

空间几何体 8

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10

直线与方程 9

圆与方程 9

本学期教学计划表格至此,期待对您有所帮助。

《学期教学安排表格》.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9725.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