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院年度工作回顾与总结
今年,在妇幼保健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住院分娩率达到99.5%,孕产妇死亡率为8‰,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孕产妇产前检查率高达89%,高危孕产妇检出率为22%,住院分娩率保持在100%。儿童保健管理覆盖率达到95%。通过开展免费产前检查、出生缺陷预防等项目,提升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能力,赢得社会信任。规范孕产妇管理,建立保健卡,确保母亲安全,全年无孕产妇死亡。儿童保健严格按照健康管理要求进行,提高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包括村级网络薄弱、部分保健员不适任及群众认知滞后。未来工作将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拓宽宣传渠道以及提升医院妇幼保健业务,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家庭幸福贡献力量。
一、主要成就:
今年我们在妇幼保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住院分娩率达到了99.5%,孕产妇死亡率为8‰,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率为0;孕产妇产前检查率高达89%。高危孕产妇的检出率为22%,高危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保持在100%。在儿童保健管理方面,我们对2300名7岁以下儿童进行了保健管理,覆盖率达到95%。所有8个村(社区)卫生室都建立了规范的妇幼服务区,并设立了妇幼工作健康教育宣传栏,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也相当规范。
二、主要做法:
(一)工作中:1、我们以开展免费产前检查、出生缺陷预防、孕妇免疫接种及儿童健康体检等项目为契机,将保护妇女和儿童健康作为工作的核心,全年对8个村进行了督查与指导,全面了解本地区妇幼卫生的工作情况,及时解决村卫生室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提升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能力与质量,有效降低了孕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赢得了社会的信任。
2、充分发挥村级妇幼保健团队的作用,认真做好各类资料建档,确保镇村级妇幼信息资料的真实、准确与完整。
(二)规范孕产妇管理,提高保健服务质量;建立孕产妇保健卡,镇、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对辖区内孕产妇进行全面摸底,按照孕期的早、中、晚及产褥期的检查项目进行系统监测与保健指导,及时识别高危情况,以确保母亲的安全。严格根据高危妊娠评分标准进行筛查和管理。通过这样的管理模式,今年无孕产妇死亡,切实保障了孕产妇的安全。全年总产妇数为315人,活产309人,产前检查率达86%;产后访视290人,住院分娩率为99.4%;高危产妇人数为4人,检出率为22%,高危住院分娩率达100%;孕产妇死亡数为2人,有效控制了孕产妇死亡率。
(三)规范儿童系统管理,提升儿童保健服务质量;儿童保健严格按照0-6岁儿童健康管理要求进行建卡、建册和系统健康检查,全街道共有2390名7岁以下儿童,完成保健管理2300人,保健管理率达95.5%,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为1125人,对5岁以下儿童进行了营养评估,实际检查人数为1700人。
(四)加强妇幼项目管理:1、在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做到管理规范、组织健全、指导监督到位、运作流程规范,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广泛宣传,让政策家喻户晓。积极开展贫困救助工作,逐步扩大救助范围,显著提高了住院分娩率,有效减少了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2、出生缺陷项目中,加大了宣传力度,对村级妇幼人员进行培训,动员社区共同参与出生缺陷的预防工作。
(五)增强健康教育力度,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重视妇幼保健工作宣传,在宣传过程中将妇幼保健知识与《母婴保健法》紧密结合,通过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宣传真正深入人心,使其知法、懂法、守法,提升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参与保健。以村卫生室的妇幼服务区为阵地,广泛开展孕产妇保健、妇女生殖健康、出生缺陷干预、婴儿喂养等内容的咨询与宣教工作。印发《出生缺陷项目》、《孕免》、《孕期保健知识》等宣传材料,悬挂横幅、书写宣传标语,开展宣传刊物的制作。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使健康教育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推动了整个妇幼卫生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村级网络相对薄弱,部分村的妇幼保健员为男性,难以有效履行保健职责。部分群众对妇幼保健的认识仍然滞后,增补叶酸的工作面临困难,许多孕产妇及其家属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而我们的工作人员在宣传上也存在不到位及基础数据不清的情况,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率仍然存在。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加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管理。注重提升妇幼工作人员的素质,增强业务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明确服务范围,认真开展流动孕产妇的筛查及儿童摸底建档工作,及时了解流动育龄妇女的孕情,并为她们提供与本地孕产妇相同的保健服务。
2、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利用各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出生缺陷预防的知识,加大对出生缺陷的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力度。
3、积极加强医院妇幼保健业务,扩展服务领域,将保健与临床紧密结合,强化技术指导,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好本辖区的妇幼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工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及家庭幸福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