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小结
我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制定长效机制,确保责任落实。通过理论学习和优秀教师事迹的宣传,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并引入《师德考核办法》,与绩效工资挂钩,鼓励家长与学生监督教师表现。学校定期召开教师与学生座谈会,积极征求家长意见,以便改进管理和教学。通过师德演讲比赛、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丰富师德内涵,促进教师成长。实施“青蓝工程”,资深教师对新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树立“最美教师”典范,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组织文体活动增强教职工凝聚力。未来,我校将继续探索创新,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加强组织,开创师德师风建设的新途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校始终高度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将其设置为一项长效机制,努力促进学校整体风气的提升。为了加强领导,树立典范,我校在新学年伊始召开了班子会议,并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李明担任组长,各副校长与科室主任为组员,确保“一把手亲自抓,副职具体落实”的责任体系。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的师德师风建设方案,确保责任目标落实到每一位成员,并进行动态管理与考核。通过“谁主抓,谁负责”的原则,确保师德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
二、提升认识,建立师德教育的新机制
教师是教育的重要基石,学校也应成为道德教育的沃土。我校将师德师风的建设视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周例会等形式进行理论学习,深入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帮助教师明确职业道德的要求。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为老师树立榜样,让大家意识到合格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我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力求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展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与道德风尚,形成了爱岗敬业、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水平,学校制定了《师德考核办法》,并在校门口设置意见箱,鼓励家长与学生监督教师的师德表现。每月对全体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工资挂钩,一旦发现有违职业道德的行为,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将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三、活动推动,营造师德教育的新风尚
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水平,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多角度挖掘身边的典型,以点带面,推动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
一>走进师生家长,推动师德建设
1. 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每学期初,我校都会组织教师座谈会,分老、中、青三个组讨论,以便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经验,鼓励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并引导年轻教师设定目标,学习前辈的优秀做法。
2. 组织学生座谈会。为了了解学生对学校管理、教学质量、作业情况等的真实反馈,由校长与教学副校长分年级召开座谈会,及时获取师生的建议,调整工作方向。
3. 征求家长意见,促进学校发展。每学期期中考试后,组织家长调查问卷活动,关注学校管理、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建议,让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增进家校沟通。
二>开展经验交流,丰富师德内涵
1. 举办师德演讲比赛。为促进教师素质提高,我校每学期都会举行师德演讲比赛,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通过各学科组初赛及全校决赛,选出优秀代表参赛,激发教师们奉献教育、追求卓越的热情。
2. 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关键,我校定期举办交流会,让班主任们分享管理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3. 举办教学亮点交流会。每位教师都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我校邀请名师进行专业讲座,分享教学经验,激励教师借鉴他人优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帮扶”树立典范,促进教师成长
1. 开展“青蓝工程”,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通过“一对一帮扶”的方式,资深教师带教新教师,鼓励其尽快成长为教学骨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 树立师德典范。通过评选“最美教师”,激励教师学习身边的优秀榜样,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四>开展教工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
为提升教师的身体素质与生活质量,我校组织多项文体活动。在三八妇女节、教师运动会等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参与,展现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
我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核心任务,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未来,我校将继续努力,以扎实的师德师风建设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