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队的年度总结报告

工作总结3小时前

为深入了解农村居民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县委与驻村工作队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和走访等形式进行了全面调研,识别出179个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民负担、社会治安、致富途径和村党委班子建设等方面。调研发现,农民负担重源于隐性费用和集体经济薄弱,社会治安问题包括盗窃和“街霸”现象,许多农民因资金和技术限制致富困难,部分村庄党委软弱。针对这些问题,县委决定分类施策,优先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严格审核年度征购计划,并加强对群众的解释与沟通,帮助他们认清合理负担的标准。这些措施旨在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增强社会安全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驻村的工作队工作总结

 一、扎实调研,精准找出问题

调研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为深入了解农村居民反映强烈的热点与难点,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征求意见卡、召开座谈会以及走访等多种形式开展调研活动。在调研过程中,全县驻村工作队共发放问卷及征求意见卡2万份,召开各类座谈会370场次,走访群众达2万户,覆盖超过4万人,识别出各类问题179个。经过梳理与分析,县委发现这些问题既有共性因素,也存在个性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民负担较重。虽然一些村庄农民负担似乎保持在上年人均收入的5%以内,但考虑到种种隐性负担,如修路、建校等,实际负担早已超出国家规定的范围。二是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盗窃、侵财案件频发,小偷小摸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村庄一夜之间多户遭窃,群众安全感严重缺失;一些地方存在“街霸”和“村霸”现象,不仅扰乱了社会治安,也侵害了居民的合法权益,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与生产。三是许多农民因资金、技术及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加之缺乏必要的指导与支持,尽管有强烈的致富愿望,却苦于没有致富的途径。四是部分村党委班子软弱涣散。在我们驻扎的66个行政村中,有4个村处于瘫痪状态,37个村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村的组织纪律松弛,对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往往选择回避,少数村长期不发展党员,党员年龄老化,缺乏活力,个别村长年不召开党员大会,更有个别党员长期不参与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等现象。

 二、明确重点,分类施策

当前农村面临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实际上是农村复杂矛盾的集中体现。如果处理不当,可能进一步加剧矛盾,最终导致失信于民。县委与驻村工作队多次组织联席会议,针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研究和分析,严格区分矛盾的不同性质,采取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的方法,逐一解决。㈠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民负担问题实质上是如何平衡国家、集体与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目前,我县的情况显示,部分农民感到负担过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近年来乡村的集体经济持续薄弱,多数乡镇和村庄只能依靠从农民中提取的统筹款项来维持正常运转,加之个别地方的干部热衷于形象工程,直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二是部分农民对人均纯收入的概念认识不清,总认为统计出来的收入高于自己的真实情况,从而将本应合理的负担误认为是额外的负担。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求各工作队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坚决减轻不合理的农民负担。各驻村工作队结合农民收入实际,严格审核乡镇和村庄所制定的年度征购计划,坚决剔除不合理部分,针对超出农民承受能力的事项,经过研究协商,尽量缓办或不办。例如,驻村工作队发现某村原计划通过群众集资修建两公里长的柏油路,但经过测算认为这一决定超出了村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因此与村委会协商决定缓修,仅此一项就为村民减少了每人50公斤的夏粮征购压力。二是认真做好对群众的解释和沟通工作。我们驻村工作队为让群众了解合理负担的标准,特意印制了3万份农民人均纯收入计算方法,并发放到各农户手中,组织人员多次向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与解释,从而帮助一些群众消除了误解。

《驻村工作队的年度总结报告》.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gongzuozongjie/15713.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