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工作回顾与展望(实用3篇)

工作总结7小时前

淄川区近期开展了再生资源回收专项整治行动,区经信局负责管理,联合相关部门取缔不规范回收点,确保回收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通过全面调研,发现区内有50多家回收企业,建立了多个社区回收站点,目标是提升资源回收和分拣能力。针对社区回收体系建设,商务委员会积极推动规范站点建设、培育主体企业、强化行业监管。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完善回收网络、建立分拣中心等措施。本土网通过农村电商平台,建立了城乡回收网点,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经济价值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这些举措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再生资源回收工作总结

再生资源回收工作总结 1篇

近期,淄川区组织开展了再生资源回收专项整治行动。根据全区的统一部署,区经信局承担着再生资源管理的重任,积极与相关部门协作,依法取缔和责令搬迁不合规的再生资源回收点。

区经信局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安排和部署,同时组织相关科室对各个镇、办事处和开发区的废旧回收点进行了全面摸底和调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区经信局将严格依据区政府对再生资源回收专项治理方案的要求,坚决查处不符合规定的回收点,确保做好备案登记,对未进行备案的回收点将依法进行处理。

本次专项整治工作将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运行秩序,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为广大群众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空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再生资源回收工作总结 2篇

根据区长的指示,区商务委员会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了《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依据常务副区长和副区长的指导精神,对我区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报告整理如下:

 一、我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现状

(一)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情况

目前,我区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企业数量超过50家,其中大型企业有6家:元盛天鸿公司、星宇公司、安之洁、广学金、西部强龙、海泰京安。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5个街道和社区,总体上,大型回收企业的回收量约占全区总回收量的40%,其余则由各类小型企业和个体户负责,零散个体回收比例较高。

(二)社区回收站点情况

我区共有141个居民社区。自20年至20xx年,再生资源主要企业已在100个社区建立了规范的回收站点,主要分布于部分街道的社区内。

(三)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情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被拆除或停止运营。目前,海泰京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我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建设工作。

北京海泰京安科技发展公司是一家注册资金200万元的民营企业。该公司于20年3月与北京景阳天昊投资管理公司、首钢首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为期15年和8年的合作开发协议,在原首钢料场共同开发再生资源分拣中心。该项目占地总面积250亩,其中北京景阳天昊投资管理公司拥有110亩,首钢首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拥有140亩。该地块位于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的第7号用地,土地性质为F类多功能用地、道路用地及绿地。根据首钢的总体规划,该地块最早也要在20年或之后才能进行开发。(附规划用地性质图及协议书)

该项目分为两期建设,一期投资超过2000万元,完成了2万平米的再生资源规范市场并已投入使用,二期项目计划投资2500万元建设再生资源分拣中心,预计于20年11月完成。

 二、我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意见

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对推动可持续发展、保障城市安全、提升城市形象、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市委、市政府将此列为20xx年群众办实事的第34项工作,并对各区县提出了要求。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为切实建设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促进产业化发展,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落实。

根据市商务委总体部署,结合我区实际情况,须坚持因地制宜,在提升现有回收企业的资源回收和分拣加工能力的促进其规范发展,理顺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并按照“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的标准,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的回收网络。

 (一)工作目标

建立“以社区回收点为基础、以分拣中心为核心、以综合利用处理为目标”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个区级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培育1家再生资源回收示范企业,使我区的回收人员管理率、社区规范回收点设置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连锁化率均达到90%。

 (二)工作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商工作机制,成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按照《意见》要求,由工商分局、公安分局、消防支队、商务委、发改委、住建委、国土分局、规划分局、市政市容委、集体经济办、卫生局、安监局、环保局、城管大队及各街道办事处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部署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和工作思路,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制度化。各职能部门需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与配合,共同推进相关工作。

 (三)20年主要工作

1、规范站点建设。区商务委将与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我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规划,制定《我区社区回收站点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节点,积极推进社区回收站点建设,确保年内完成32个社区回收站点。

2、培育主体企业。目前,海泰京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我区再生资源回收的相关工作。该企业用地为首钢规划建设用地,预计5年内不会启动开发。分拣中心将有效支持近几年我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建设。区商务委将坚持政府引导、企业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重点培育和规范再生资源回收主体企业的建设。

3、强化行业监管。区商务委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建立健全再生资源行业监管体系。提高回收经营场所的安全生产与治安管理水平,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无照经营及非法回收加工行为,清理整顿非法回收站点和集散市场。目前,我区超过90%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租用集体土地,环境脏乱且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将加大整治力度,整合零散经营方式,逐步清除非法回收企业,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工作目标,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有效改善市容环境秩序,为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4、具体工作措施。一是培育专业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企业,理顺物资回收流通路径,支持专门的绿色运输车队建设;二是鼓励回收企业以连锁经营方式拓展直营或加盟回收站点,提高组织化程度,整合回收资源,完善回收网络;三是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其再生资源回收知识和职业技能,纳入规范的管理体系;四是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与再利用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产业链连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五是促进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建设网上预约交售废品平台,提升管理运营水平。

 (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长远考虑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与规划部门沟通,选择符合规划要求的建设用地,将回收站点、分拣中心等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为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建设提供依据和保障。

2、区域合作,形成联动。依托周边区县的回收体系,争取市级或其他区县分拣中心的支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形成联动机制。结合实际,重点做好我区社区回收站点及中转站点建设,积极争取市商务委的政策支持和项目扶持。

 (五)积极争取市级专项资金支持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是一项关乎城市管理和居民服务、具有基础性和公益性的系统工程。

再生资源回收工作总结 3篇

为深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工作,本土网充分发挥自身在农村电商领域的优势,致力于构建全方位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我们集中力量在城乡生活垃圾和可回收资源的回收工作上,推动绿色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

本土网结合500家农村电商服务中心的网络布局,在每个乡、镇和村落设立了“回收网点”,并配备自助回收设备,建立了回收物流信息系统。我们对城乡再生资源(如塑料废弃物、再生纸、以及各类废旧金属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回收,助力农村居民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创造经济价值。

本土网与当地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及循环经济产业园达成合作,建立起各村级回收网点和产业园的业务对接机制。一方面提供收购价格的指导,另一方面将各网点收集到的再生资源集中运送至循环经济集散交易中心进行分拣和加工,之后再销售给需要的生产商。本土网还开发了“循环经济统计与资源交易平台”,该平台支持信息分享和在线交易,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发布各类再生资源的供应和求购信息,方便快捷地完成交易。

接着,回收体系的不断完善,通过供销社系统与农村电商服务中心的结合,形成了覆盖市、县、乡的网格化回收网络。在城乡垃圾的分类、再生资源的收集、循环经济的信息化等方面,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居民美化居住环境,提高资源的节约与使用效率,切实实现了“美丽乡村”的目标。

在发展战略上,本土网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生态环保、城乡一体化、节约集约于一体的循环经济平台。我们及时将循环经济信息和废弃物的交换信息录入本土网的电商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再生资源管理和销售平台,实现可回收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在线交易。

结合实际情况,本土网对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进行了合理规划,涵盖乡镇及村级的回收、中转、集散和加工处理点的布局。再生资源的回收、加工与利用紧密相连。本土网不仅参与“美丽乡感·清洁城乡”的建设活动,推动市县乡村四级的互动发展,更是利用高效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绘制了蓝图。

《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工作回顾与展望(实用3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gongzuozongjie/16210.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