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文化站年度工作总结报告(通用3篇)
乡镇文化站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围绕“富裕、和谐、魅力新”的目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通过强化组织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提升文化活动的管理和质量,推动文化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积极组织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全镇居民的文化素养。在文化市场管理方面,严格规范演出活动,维护良好的文化环境。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仍面临硬件设施不足和文化创新思维滞后的挑战,未来将继续争取上级支持,加强文化建设,推动乡镇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乡镇文化站工作总结 篇1
在县文广新局的精心指导下,我镇综合文化站在党委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紧紧围绕镇内各项工作,积极推进“富裕、和谐、魅力新”的目标,探索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创新发展,致力于公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繁荣,切实强化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全镇人民的道德和文化素养,为镇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以下是我镇综合文化站的工作情况汇报:
一、强化组织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镇村文化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强化组织领导,镇文化站配备了五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一名专职人员,协助镇文化站指导各村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各村文化室由村委会委员担任文化辅导员,在镇文化站的指导下,负责本村文化室的日常管理和各类文化工作的推进,实现专人管理,确保各文化室的高效运作。
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硬件配备
镇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一是加速推进文化事业和产业建设,增强镇村书库借阅室和农家书屋的管理,广泛实施送戏、送电影、送书的惠民措施;推动广播电视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一系列文化服务;完善农家书屋、文化健身广场等村级文化设施。二是推进综合文化站的建设,按照“六有”标准进行硬件配置和功能重新布局,确保各类文化活动设施完备,服务到位。
三、充分发挥镇村文化阵地,积极开展公共服务
在县文广新局的领导下,镇综合文化站在党委、政府的重视下,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示范建设。我们坚持做好图书借阅、网络信息共享和宣传活动,积极传播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文化,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多层次的培训活动,更新群众观念,增强政策法规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助力全镇经济发展。
四、积极组织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镇文化站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文体活动。一是利用县镇独特的生态环境,举办油菜花旅游文化节,增强群众的文化体验,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二是挖掘本地文化特点,印刷《魅力》、《美丽》、《莲花——专刊》等资料,记录镇的历史和文化;三是充分利用综合文化室,开展道德讲堂、故事会、技术培训等多种文化活动,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四是结合法定节假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庆祝活动,提升群众的文化参与感;五是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提升群众的身体素质。镇内太极拳(剑)队在各项比赛中表现优异,有效促进了文体活动的普及。
五、经费保障与使用情况
镇政府对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与运行给予重视,文化站的工作经费按照相关要求专款专用,确保各项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20xx年,县文广新局拨付镇3万元的免费开放经费,用于油菜花节、书刊印刷、电影放映和文化设施维护,实际使用经费约6万元。县文广新局还拨付了3万元的免费开放经费以及5.8万元的村级文化建设经费,用于镇村文化的发展。
虽然镇综合文化站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先进的乡镇相比仍有差距。我镇将继续主动争取上级部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探索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通过加强文化站的引导和服务职能,确保文化投入的有效使用,进一步加快新农村文化的步伐,推动基层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以积极创新的精神,提升文化品牌,推动我镇公共文化服务的快速提升。
乡镇文化站工作总结 篇2
我镇位于山区山腰,距离县城约4公里。全镇总人口62853人,其中农业人口58600人,辖区内有75个自然村、210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苗、侗、瑶等11个少数民族,保持着独特的文化风俗,既是经济与文化交融的地方,也是历史悠久的古镇。
镇文化站在区文体局的指导下,充分发挥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作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引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明确“服务群众、发展文化”的方向,积极探索我镇文化活动的特色,推动创新,奋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规范文化市场,繁荣文化创作,注重将教育融入文艺活动,培养群众的思想品德与文化素养,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全镇居民的道德和文化水平,为镇域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现将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刻认识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先进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引领社会进步的方向。文化工作在新形势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党的十九大为文化发展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离不开文化这一载体。
二、以党委、政府工作为核心,做好文化工作
在开展文化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把镇党委、政府的工作作为中心,紧密结合实际,积极组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今年以来,我镇文化站组织了多样化的节庆文化活动,促进了文化事业的深入发展。
1、在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和“五四”青年节,我站配合妇联、共青团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文艺表演、拔河比赛、棋类比赛、绳索比赛等,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氛围,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2、积极参与隆阳区举办的南方丝绸古道商贸旅游节,在活动现场设立两个展位,展示我镇的土特产,展现我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参与隆阳区首届新农村建设文艺汇演,通过精心策划与全体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我镇的舞蹈《美丽家园》获得了银奖。
3、在“六一”儿童节之际,我站配合中心学校对红花少女与优秀共青团员进行表彰,并开展朗诵、歌舞等文艺表演,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4、在九月中旬,我站积极配合老龄委开展第二十一个敬老节活动,以“关爱老人、尊重老人、快乐老人”为宗旨,举办老年团体文化艺术表演,营造出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全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5、在九月下旬,我站协助镇科委组织了科普宣传日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科学知识培训、展览知识展板、播放科普宣传视频等多种形式,提升了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营造出“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6、自今年七月起,我站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积极组织开展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三、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按照“开放创新,扶持引导,面向群众,互利共赢”的原则,结合我镇实际以及当下文化市场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针对性地根据《文化市场管理条例》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明确经营指导思想,守法经营,推动文化市场的繁荣与整治相结合,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对民间艺人的管理,规范演出活动,提升文化市场的质量。对于农村的婚丧嫁娶活动中的乐队,严格审查,防止低俗演出,杜绝不良文化现象的侵蚀。农村个别农户在红白喜事中请人演出,但部分演出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必须进行演出跟踪审查,确保演出质量。
四、工作计划
一是争取各级支持,计划投资80万元建设多功能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以改善人民的文化生活。二是争取在1-2个村建立露天健身场地,开展适合群众的体育活动,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三是以大海子、宝山寺、张家山古墓等旅游资源,加大对旅游产业的开发力度。
过去一年中,文化站在相关部门的协作下,认真做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查处了部分无证演出的团体,净化了文化市场。
随着网吧等新兴娱乐场所的兴起,部分青少年沉迷其中,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文化站在镇党委、政府与公安部门的支持下,对全镇网吧进行了有效管理,确保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五、存在问题
尽管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站在过去一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文化事业的发展仍需加强,文化站的硬件设施尚未完善,缺乏举办文艺活动的场地与基础设施,农村文化阵地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群众的文化素养较低,文化创新思维较为滞后,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们将以建设文化强镇为目标,再接再厉,为我镇的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乡镇文化站工作总结 篇3
xxxx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文化服务中心的具体指导下,文化站团结带领广大工作人员,紧跟时代步伐,持续创新、积极进取,扎实开展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设定的文化发展目标与任务。
一、文化活动方面:
1、全面提升文化活动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活动的计划制定、场地安排、参与人数、宣传推广等方面协同推进,落实活动质量评估制度,接受群众监督与反馈,切实保障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加强与社区的联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坚持文化活动的“六个标准”,做到策划“新”,宣传“广”,执行“实”,评估“严”,反馈“快”,提升“高”。规范活动档案管理,使文化活动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2、加强文艺团队建设,提高文化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认真贯彻《文化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执行“十不准”要求,强化文化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倡导“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理念,不断完善评价监督机制,增强文化工作者服务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文艺培训,规范个人成长档案管理,定期开展团队业务考核和评比活动。推动文艺作品创作,鼓励申报各类文化创意项目,提升团队的专业水平。
3、结合乡镇文化建设年,各文化活动团队均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落实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活动,积极组织文艺表演和展示。提升文化服务的专业水平,开展技能比赛,举办文化知识竞赛等。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业内专家进行指导,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努力提高整体服务能力。
4、加强文化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确保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积极准备参加县级文化节和文艺汇演,把乡镇文化推广到更广的层面。
二、文化安全管理方面:
1、进一步加强文化场所的安全管理和稳定工作,提升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继续以安全隐患排查为重点,积极开展文化场所的安全评估,落实文化活动的安全责任。增强文化工作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传达上级安全管理的要求和会议精神。
2、围绕全国安全教育日,开展文化场所的安全知识宣传,做好应急预案的落实,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消防演练。
3、逐级签订文化活动安全责任书,定期对文化活动组织者进行安全培训,确保文化活动的安全进行。
4、联合相关部门对各文化活动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其他工作:
1、实施文化设施安全工程。全面摸清文化设施的现状,充分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健全文化设施的安全保障机制,做到与文化服务提升相结合。严格执行文化设施安全工程责任制,确保项目质量和安全,不断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文化场所的抗风险能力,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文化权益。
2、做好对贫困家庭的文化救助工作。建立贫困家庭文化援助档案,严格按照救助资金的发放程序,认真做好对受助对象的评估、公示和资金发放工作,确保贫困家庭能够享有文化服务的权利。
3、通过县级文化督导检查,按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