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与反思(精选2篇)

工作总结2周前 (04-05)

市教育局在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积极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上,实现了全市所有中小学校的覆盖,建立了1446个项目点。市教育局还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确保经费保障,并对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尽管局机关信息化建设面临经费不足和硬件设施落后等问题,但仍在努力推动招生考试的信息化进程,提高办公效率。未来将继续加大对教育技术培训的投入,力争到20xx年实现广泛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并确保局机关的每位干部职工都具备计算机办公能力。

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总结

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总结 1

市教育局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努力,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积极响应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求,稳步推进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在省教育厅及市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我市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全市为教育信息化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并着力培养了一批具备较强专业素养的信息化技术人才队伍。

一、中小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在“十五”期间,我市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主要集中于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该工程顺利推进,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实现了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㈠项目情况

20xx年,我市的宁蒗县被列为全国首批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县,随后,古城区、玉龙县、永胜县和华坪县相继开展了该项目。目前“远教工程”已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共设立了1446个项目点,其中模式i(光盘播放点)770个,模式ii(卫星教学接收站)595个,模式iii(多媒体和计算机教室)81个。

㈡制度建设及经费保障情况

项目实施过程中,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xx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各县(区)教育局落实远程教育的管理工作。各县(区)教育局据此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制度均已张贴在教室内,并广泛宣传。基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远教工程”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经费支持和服务保障。

㈢人员培训情况

市教育局针对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也进行了周密部署。根据教育厅制定的项目人员培训方案,拟定了《xx市远教工程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过去两年,省、市、县(区)三级共培训了1527名教师和管理人员。还对授课教师进行了应用培训。

二、局机关信息化建设情况

局机关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㈠硬件建设方面。全局现有23台计算机,其中18台接入互联网,并配有一个与省教育厅连接的视频会议室。

㈡培训工作。对全局的干部职工进行全员培训,培训内容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并组织了市人事局的相关考试。

㈢xx政务网的日常应用情况,积极推动招生考试工作的信息化进程,实现考生网上报名、信息采集及传送的全程电子化。

三、局机关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挑战

㈠经费不足,硬件设施跟不上工作需求。硬件设施是实现办公自动化和服务现代化的基础保障。目前,我局的每个科室均有计算机,但专项经费不足,部分计算机无法满足现代化办公的需求。有一半的计算机亟需更新。另外,在上网条件方面,依然只有部分单位能够接入互联网,缺乏进入省市政务专网的条件。

队伍素质较低,难以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前期培训提升了干部职工的计算机知识,但大多数人员的操作能力仅限于基础使用,如开关机、玩简单游戏等,真正具备应急处理和网络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仅有一名。编制和人事制度的限制,导致符合既懂教育行政管理又熟练计算机应用技能的人才短缺,严重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四、下一步工作规划

在中小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将着重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大硬件投入和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对全市超过10000名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力争到20xx年实现“班班通,天天用”的目标。

局机关的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也要积极推进,以服务为导向,增强招生考试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实现信息发布和查询的高效便捷。继续推进培训工作,力争在12年内,使全局绝大多数干部职工都具备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的能力,确保每人都有一台计算机用于日常工作。

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总结 2

市教育局历任领导班子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的相关工作,凭借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的理念,积极推动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采取了有序的方法来开展信息化建设。自“十五”规划实施以来,在省教育厅和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我市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整体水平不断上升,相关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信息化技术和人才储备也日益充分,建设了一支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信息化专业技术团队。

一、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自“十五”规划以来,我市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主要围绕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展开。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成功实施了所有项目,极大提升了全市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㈠ 项目基本情况

20xx年,宁蒗县被选为首批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县,随后古城区、玉龙县、永胜县和华坪县也随之开展了该项工程。至此,“远教工程”覆盖了全市的所有中小学校,共涉及1446个项目校点。其中,模式i(光盘播放点)有770个,模式ii(卫星教学接收站)有595个,模式iii(多媒体计算机教室)有81个。

㈡ 制度建设与经费保障情况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市教育局发文《关于xx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各县(区)教育局加强对远程教育工程的管理。各县(区)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所有管理制度已在教室内张贴并有效落实。随着国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远教工程”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经费保障和服务支持体系。

㈢ 人员培训情况

市教育局对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高度重视。依据教育厅的培训方案,我们制定了《xx市远教工程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在过去两年中,省、市、县(区)三级共培训了1527名教师和管理人员。各项目校也加强了对教师的应用培训。

二、局机关信息化建设情况

局机关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㈠ 加强硬件建设。目前局内共有23台计算机,其中18台接入了互联网,并设有1个与省教育厅相连的网络双向视频会议室。

㈡ 开展培训。我们为全局干部职工提供了全面的培训,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所有参与人员均通过了市人事局组织的考试。

㈢ 做好xx政务网市教育局部分的日常维护。

㈣ 招生考试信息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考生网上报名以及信息采集、处理和传输的全程电子化。

三、局机关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㈠ 经费不足,硬件设施落后,无法满足工作需求。硬件设施是实施办公自动化和服务现代化的基础保障。虽然局内每个科室都配备了计算机,但由于缺乏专项经费,计算机数量依然不足,一半以上的设备需要更新。另外,网络条件尚未满足上省市政务专网的要求。

队伍素质不足,难以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虽然通过前期培训,全局职工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所掌握,但大部分人员的操作能力只限于开关机、玩简单游戏等基本操作,而在文件传输、文字处理、收发邮件等办公技能方面却较为薄弱。懂得系统维护及应急处理、网络管理的人才更是仅有一人。由于编制和人事制度的限制,能够同时具备教育行政管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能的人才在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十分稀缺,这直接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㈠ 在中小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实施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持续增加硬件投入,强化培训工作。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对全市超过一万名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力争到20xx年实现“班班通,天天用”的目标。

㈡ 在局机关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方面,我们将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招生考试工作的电子化水平,确保信息发布更为及时,查询更加便利。我们将继续加强培训工作,力争用1-2年的时间使绝大多数干部职工具备计算机办公能力。加强硬件建设,确保每个人都能拥有一台计算机。

《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与反思(精选2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gongzuozongjie/8243.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