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活动环境布置方案3篇
为深入推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我园计划开展主题活动环境创设评比。参评范围包括全园各班级,评比内容涵盖活动室布置、区域创设、家长园地及自然角等,评估遵循绿色环保和特色彰显的原则。评比将依据主题鲜明性、废物利用、区域布局、实用性、自然角设计和参与度等标准进行。评审时间定于11月1日下午,评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环境创设旨在通过丰富的班级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鼓励教师、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强化家园互动。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注重幼儿的参与,使其成为环境的创造者,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幼儿园环境创设活动方案 篇1
为深入推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充分发挥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为孩子们创造一个适宜的教育环境,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经研究决定,在全园范围内开展幼儿园主题活动环境创设评比活动。
一、参评范围
全园各班级,英语教师可自行选择一个班级参与评比。
二、评比内容
本次评比活动将遵循“因地制宜、绿色环保、挖掘内涵、彰显特色”的原则,主要评估内容包括活动室布置、区域创设、家长园地、自然角、红花栏等方面。
三、评比标准
(一)主题(2分):主题需鲜明有趣,彰显班级特色,层次分明,整体和谐。
(二)废物利用(2分):重视选材,充分利用废旧材料,确保经济、安全、精美和实用。
(三)区域创设(2分):布局合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便于幼儿操作,区域数量不少于3个。
(四)实用性(2分):创设材料具备可操作性,摆放整齐且分类有序,方便幼儿取放,同时要求安全卫生、无毒无害,并具备教育意义。
(五)自然角(1分):应包含植物种植、动物饲养、种子识别等,种类丰富,并配有标识,合理布局,便于管理和幼儿观察。
(六)参与度(1分):教师、家长和幼儿积极参与,体现师幼之间的互动与家园合作。
四、评委:zz
五、奖项设置
以班级为单位,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7名。
六、评比办法
(一)各班自行准备相关材料。
(二)活动准备时间为10月14日至11月1日上午。
(三)评比时间定于11月1日下午2:00。
(四)所有布置材料需在11月3日(星期一)上午7:40之前准备完毕,7:40前每位教师应到各班进行参观和学习。
20xx年10月13日
幼儿园环境创设活动方案 篇2
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环境被视为一种“隐性课程”,在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和个性培养方面,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见,幼儿园环境对日常教育活动至关重要。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我们将从主题环境、游戏区环境、自然角环境、走廊环境以及家长园地五个方面入手,致力于创设富有吸引力的班级环境,以幼儿的需求为导向,尽可能提供各种操作性和探索性的环境,满足幼儿不同的学习需求。
一、主题环境的创设
在主题墙饰的创设中,我们将努力激发幼儿的“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效调动幼儿的“三性”,关键在于让他们真正成为墙饰的创作者和设计者。在创设主题墙饰时,我们注重幼儿亲自动手创作,通过亲身体验来拓展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幼儿对自我学习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欲望,最终实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主题环境会随着每个主题的实施而变化。在每个主题开始时,老师、孩子和家长会共同收集相关资料,我们会依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将收集到的资料展示在主题墙上,供幼儿欣赏和自由讨论,从中获取知识,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在活动中,我们会将孩子们的作品,如剪纸、绘画、折纸等,布置在主题墙上,促进幼儿交流与学习,这不仅增强了孩子们之间的情感联系,还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树立了自信心。当然,儿童需要生活在一个美丽的环境中,才能身心愉悦。在强调幼儿参与的我们也会关注墙饰的美观,需要教师对主题墙的设计进行适当的修饰。
本学期,我们班将使用蓝色KT板作为主题背景墙,并用风车等元素进行简单装饰。本学期有六个主题活动,这六个主题墙饰将分阶段呈现在背景墙上,而不是将六个主题一次性呈现在同一面墙上,主题包括《特别的我》、《我们的家园》、《彩色幻想曲》、《四季畅想曲》、《可爱的动物》和《快乐的冬天》。
二、游戏区环境的创设
本学期,我们计划设立六个区域:阅读区、结构区、角色区、益智区、美工区和棋类区。
我们将设计一个总进区牌,以形状标记的方式,让幼儿自愿选择自己想要参与的区角游戏,当然在选择进区牌时,幼儿需要了解自己所选择区角的活动内容。我们会根据总进区牌的形状来区分不同的区角游戏。
在每个区角,我们将制定幼儿游戏的规则,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进行游戏。
我们会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来配置游戏材料。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与主题相结合,适时增减材料,以适应不同的主题变化。
三、自然角环境的创设
本学期,我们的自然角不仅包括欣赏类的植物,还有幼儿自己种植的部分,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种植豆豆、管理豆豆,利用图片记录豆豆发芽及生长的过程等方式,掌握种植和管理的方法,进而了解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同时培养他们对种植活动的兴趣。
四、走廊环境的创设
(1)走廊墙饰主要展示幼儿的作品,内容与班级剪纸和美术活动相关。
(2)走廊吊饰将采用方形和菱形KT板的镂空设计,悬挂在空中,镂空的KT板上可以展示幼儿的美术作品,也可以是教师或艺术家的作品。
五、家长园地的创设
在家长园地的墙饰布置中,我们班将使用黑色KT板作为背景,再加上水草、小鱼等元素进行点缀。在家长园地中,我们设计了六个板块:主题目标、一周活动安排、生活卫士、育儿知识、家园互动和我学会了。其中,“生活卫士”、“育儿知识”和“家园互动”板块会每月更换一次,“一周活动安排”和“我学会了”板块则每周更新,“主题目标”板块则根据主题实施时间进行调整。我们还将结合班级剪纸课题装饰墙面,比如将幼儿的剪纸作品装裱后粘贴在走廊的空白柱子上,供家长和幼儿欣赏。本学期的环境创设主要围绕这些方面展开,环境和材料将随着主题的变化以及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而不断调整,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环境创设活动方案 篇3
《幼儿园主题活动指导方案》强调:“环境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构建和合理利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本学期,为了提升教师对环境创设的理解,使他们更加意识到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我们将努力让幼儿园环境在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使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获得成长,让环境与幼儿、家庭之间进行有效对话,充分发挥环境作为“第三位教师”的作用。我们将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学习,深化理解,克服不足,从而提升环境创设的能力。我园决定于4月开展关于班级环境创设的评比活动,具体评审要求如下:
一、内容:
(一)评比内容共有八个方面:
1. 家长园地创设 2. 主题环境创设 3. 区域环境创设 4. 自然角创设
5. 走廊过道的创设 6. 盥洗室环境创设 7. 午睡室环境 8. 悬挂装饰
(二)具体要求如下:
1. 家长园地创设:应以宣传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和促进家园互动为主要内容,要做到艺术感强,符合班级特色,能够根据教学计划及时进行调整,同时为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提供便利,促进家园共育。
2. 主题环境创设:应旨在丰富幼儿的知识,增强他们的能力,努力营造出造型美、色彩美、艺术美及充满童趣的环境氛围,以吸引幼儿的注意。要注重幼儿的参与,动态展示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使幼儿与环境产生互动,体验创造的乐趣,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3. 区域环境创设:为确保幼儿园的每个墙面和每个角落都能与幼儿产生交流作用,每个班级需设立至少5个活动区,环境与材料的配置要有效促进幼儿发展,引导幼儿与环境进行互动。活动区域的选择上要便于幼儿的活动,材料的提供应倡导利废利旧,便于幼儿取放。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中,让幼儿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进行操作、体验,从而获得经验,发展认知能力,并掌握材料的使用和探索创造的能力。
4. 自然角创设:应放置动物和植物,便于幼儿轮流照顾和观察,掌握有关动植物的知识。每个班级应有自己的特色,分类摆放要有层次感,动植物生长应良好,中大班的实验记录要有实效性,充分发挥教育功能。
5. 走廊过道的创设:走廊与过道是公共区域,既是班级活动空间,也是体现班级特色的地方,布置时要突出班级特色,让幼儿感到亲切、有趣并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6. 盥洗室环境创设:盥洗室环境要注重卫生和整洁,墙面应布置一些教育幼儿卫生习惯的图片,激励幼儿去观察和反思,有助于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讲卫生和守公德的良好习惯。
7. 午睡室:午睡室的色彩应以蓝色为主,蓝色给人以宁静感,有助于稳定幼儿情绪,营造一个适合入睡的良好环境。
8. 悬挂装饰:悬挂的装饰品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具备安全性、美观性和趣味性,同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二、评选时间:
5月4日
三、评委会成员:
园长或者学科带头人
四、评选方式:
1. 以班级为单位,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他评占80%,自评占20%,满分为100分。
2. 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结合自评分数,平均得出最终成绩。
3. 每个年级组将评选出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