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安排(通用3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材内容进行设计。班级共有40名学生,来自农村,学习习惯和注意力集中度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在书写和拼音学习上面临挑战。教学目标包括掌握汉语拼音、识字与写字、阅读和口语交际等方面,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兴趣。教材涵盖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和口语交际等内容,设计注重综合性、科学性和趣味性,通过丰富的活动激发学习热情。教学措施包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游戏和合作学习、尊重个体差异以及与家长沟通,力求实现班级合格率100%、优秀率70%的目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第1篇
学情分析
班级概况:本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22人。大部分孩子来自农村,学前教育的经历不一,很多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父母忙于工作,无法给予孩子充分的陪伴和指导。
学生的行为习惯差异较大,部分孩子天性活泼,表现欲强烈,但他们的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课堂纪律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面临挑战,个别学生在书写时速度偏慢。因而,在教学中应注重因材施教,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结合新课程的要求,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和语文能力的提升。
学期教材阶段目标
1、汉语拼音: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能准确读出声母、韵母、声调及整体认读音节,熟练拼读音节,并能够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借助拼音识读汉字。
2、识字与写字:认识常用汉字200个,其中100个能够独立书写。培养对汉字学习的兴趣,鼓励主动识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并按笔顺书写,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和正确的书写姿势。
3、阅读:学习用普通话流畅朗读课文,激发阅读的乐趣,能够借助图画进行理解和阅读。
4、口语交际:培养说普通话的习惯,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人交谈时保持自然大方的态度,并具备礼貌,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见解。
5、综合性学习: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能围绕感兴趣的话题提出问题,通过课内外的阅读进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现象,用口头或图文方式分享观察结果。
教学措施
本学期的教学质量目标为班级合格率100%,优秀率70%。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学习常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拼音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和语境,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发现学习,激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拼音学习中,尽量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增加学习的乐趣。
3、明确识字目标,把握教学要求与规律,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深入了解新教材,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汉字。
4、重视语文乐园的语言积累,引导学生课外拓展。
5、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努力创造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设立学习小组,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6、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优生指导和学困生辅导。
7、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探讨有效的教育方法,实现家校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8、认真批改每一课作业,及时进行反馈与总结。
9、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优生指导和学困生辅导。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教育部的相关文件,旨在构建一个灵活多样、富有创意的教学体系。我们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力求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终身学习和未来的生活、工作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在此指导思想下,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计划。
二、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女xx人,男xx人。学生在行为习惯上有较大差异,有些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烈,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整体课堂管理和学习常规有待提高。部分学生较为散漫,难以专注,大多数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较为关注,但在教育指导方面相对缺乏能力。
三、教材编排与特点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和“口语交际”几个部分。识字部分采用认写分开的方式,强调多认少写。教材首先介绍汉语拼音,引导学生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认读70个常用汉字。随后进入识字(一)和识字(二),各包含10篇课文,识字单元的设计为每课认字11-14个。共20篇课文分为4个单元,逐步推进,每个单元之间的课文内容相互关联。每个单元后设有语文园地,通过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加强语文知识的巩固和能力发展。全册设计6个口语交际主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鼓励学生在情景中进行口语的训练。全册共识字400个,写其中100个简单的汉字。
教材的特点如下:
1、综合性: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展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帮助初入学儿童接受全面的语言启蒙教育。例如,在汉语拼音学习阶段,适时插入短语、句子和儿歌,不仅提升了学习趣味性,增进了学生的成就感,也培养了他们的语言综合素养。练习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包括“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多样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促进语文与其他课程的融合。
2、科学性:拼音、识字、阅读和口语交际的编排遵循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例如,识字要求的都是最常见的汉字,写的字则为简单的字。儿童最初学习的字与生活密切相关,如“爸”“妈”“我”。全册要求识别的字是高频使用的400个汉字,识字内容注重汉字的形成与文化,采用象形字、会意字和分类识字等形式,帮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的文化背景。
3、时代性:教材内容丰富,符合时代的特征,如计算机、超市等元素,反映城市和乡村生活及科学常识。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诸如《在家里》、《操场上》、《菜园一片好风光》和《小松鼠找花生》等课文均体现了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现代品质,通过情节如《自己去吧》倡导独立性,以及《爷爷和小树》的环保教育,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对自然的认识和责任感。
4、趣味性:教材各部分体现了“玩中学、主动学”的设计理念。如《雪孩子》和《小熊住山洞》课文采用连环画形式,图文并茂,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些课文不进行拼音注音,由学生自主识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信心。设计了多种富有趣味性的练习形式,包括“拼一拼”、“贴一贴”、“画一画”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实践中学习,增强学习的乐趣。
5、弹性教材:教材考虑到我国地域广阔、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内容兼顾城乡,难度适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选择和创造的空间。在识字方面,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提供丰富的机会让学生探索和交流。
四、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的基础,因此拼音教学是重点。
2、认识380个常用汉字,其中会写160个汉字。
3、培养学生讲普通话的习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较为抽象,易混淆,学生掌握上存在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汉字学习量大,如何巩固记忆成为难点。
3、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尤其是阅读教学中的引导。
五、学习目标
(一)汉语拼音
1、掌握汉语拼音,能够正确读出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借助拼音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热爱汉字学习,主动识字。
2、认识400个常用汉字,会写其中100个。
3、掌握汉字基本笔画,按笔顺书写,做到字形正确、整齐。
4、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习惯。
(三)阅读
1、热爱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流利朗读课文。
3、能够借助图画进行阅读。
4、乐于与他人交流阅读中感兴趣的内容。
(四)口语交际
1、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认真听别人讲话,了解大意。
3、自然大方地与他人交谈,保持礼貌。
4、积极参与口语交际,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六、具体措施
(一)入学教育
通过入学教育的图画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述,从而帮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和学习常规。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读书和写字姿势,做到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长期跟进。
(二)汉语拼音
在教学拼音时,首先确保学生掌握拼音,其次引导识字和朗读。通过观察图画与字母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拼音与生活用语的联系,巩固音节的学习。
(三)识字、写字
注重识字教学的渗透,激励学生主动探索,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识字。写字时,教师应具体指导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四)阅读
阅读教学应注重正确流利的朗读与情感的传达,鼓励学生发表阅读后的感受,重视语言积累,古诗学习则以读和背诵为主。
(五)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
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内容应鼓励学生独立完成,适当引导合作学习。教师在此环节应鼓励自主思考,促进能力提升。
(六)口语交际
教师需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巧妙运用插图引导学生理解,鼓励学生大胆表达,逐步提高说话能力和语言习惯。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第3篇
一、基本情况:
学生情况:
一年级的学生有着较大的认知差异,有些学生能够迅速掌握知识,而另一些则在识字上面临困难。刚进入学校的他们,习惯于玩耍,缺乏纪律性,注意力也容易分散。
存在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生字的书写顺序和拼音为重点内容,然而,由于学生间的差异,这些内容的掌握程度各异。在朗读和背诵的过程中,要给予恰当的指导。同时要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及句子的含义,培养他们的语感。教学中需要兼顾到每位学生,确保一年级的孩子们都能跟上课程进度,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培养正确的阅读和书写姿势,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和书写习惯。
(2)学会正确使用学习工具。
2、汉语拼音:
(1)能准确发音声母和韵母。
(2)能够正确拼读音节。
(3)认识四线格,规范书写声母、韵母及音节,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认字、写字:
(1)正确识读常用汉字400个,能够书写其中100个。
(2)能够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3)按笔顺在田字格中书写。
4、能够用普通话进行口头交流。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和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开头是入学教育,通过四幅图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生活和学习习惯,接着是汉语拼音的学习,然后进入识字环节。
(一)教材包含10篇课文和多个识字单元,每个识字单元中的4课中,学生需认识12至14个新字,20篇课文被划分为4个单元,整体安排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该教材综合性强,富有科学性、时代性及趣味性,且适用面广。各部分设计都秉承了“寓教于乐”的理念,符合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
四、提高质量的措施
1、组织朗读比赛,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以朗读促进书写能力的提升。
2、严格把关学生的书写训练,在书写基础上提升书写速度。
3、成立学习小组,让学习优秀的同学帮助学习相对薄弱的同学,开展结对辅导。
4、认真开展口语交流课,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