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音乐课程教学方案

教学计划1天前

本学期的二年级音乐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基本技能。学生年龄较小,性格活泼,对音乐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但在创造力和音高控制方面需要提升。教材包括12课内容,涵盖了中国儿童歌曲和外国经典作品,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情感表达能力。教学目标包括音乐表现、演唱、演奏和创造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教学措施将设计趣味性和探索性的课堂形式,因材施教,丰富课外音乐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合作精神。课程进度安排详尽,涵盖听赏、学唱及节奏学习等环节,以确保学生全面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负责二年级的音乐课程。这个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性格开朗活泼,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音乐知识有一定的初步理解,模仿能力出色,想象力也非常丰富。然而,他们在创造能力和音高控制上仍需加强。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时候姿势较规范,面部表情也十分丰富,能够根据歌曲的情感进行适当的表达,部分班级的学生甚至能够识读简单的乐谱,并且能即兴编创与歌曲情感相呼应的舞蹈参与表演。然而,学生在读谱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咬字和吐字不够清晰,尤其是男生们由于好胜心强,喜欢表现自己,常常出现喊歌的现象,这使他们对声音的美感缺乏正确的认识,同时也缺乏气息的支撑。

二、教材分析

二年级上册共有12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几首优秀的中国儿童歌曲和一些外国经典歌曲,并结合群体性的音乐活动,例如齐唱和独唱等。这种以音乐为纽带的人际交流,有助于学生培养共同参与的意识和互相尊重的合作精神。教材中也包含了《丰收之歌》等经典作品,旨在通过音乐的美感感染学生,并通过丰富的音乐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必需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种声音,能够用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2)感知乐器的声音,能够辨别打击乐器的音色,并用打击乐器演奏出不同强弱、长短的音。

(3)感受并描述音乐中的力度和速度变化。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并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体态反应。

(2)比较乐曲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3.音乐体裁与形式

通过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和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并能随进行曲和舞曲的音乐走步或跳舞。

4.音乐风格与流派

聆听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知其风格的差异。

(二)表现

1.演唱

(1)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掌握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和前奏作出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旋律有感情地进行独唱或参与合唱。

(4)能运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表现歌曲情绪。

(5)每学年能够背唱五首歌曲。

2.演奏

(1)学习木鱼、碰钟、镲、大锣和鼓的演奏。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进行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3.综合性艺术表演

(1)积极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2)能够配合歌曲和乐曲进行身体动作的表现。

(3)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和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4.识读乐谱

(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2)用声音、语言及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3)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的乐谱。

(三)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

(1)运用人声和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利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2.即兴创造

(1)将词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

(2)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做动作。

(3)用课堂乐器或其他音源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

3.创作实践

(1)用线条、色块和图形记录声音与音乐。

(2)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的节奏或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

(1)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乐于参与与他人的音乐活动。

(2)能通过广播、电视、磁带和CD等媒体欣赏音乐。

(3)参加社区或乡村的音乐活动。

2.音乐与姊妹艺术

(1)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2)用简洁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

(3)用色彩或线条表达音乐的异同。

3.音乐与其他学科

(1)了解声音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的关系。

(2)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节奏和情绪的音乐。

四、教学重点

1.能够自然流畅地唱歌,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具备识读简单乐谱的能力。

3.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具备初步的音乐感知与表现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

2.设计多样化、富有趣味和探索性的课堂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创新能力,通过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喜爱音乐课程。

3.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充分发展。

4.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丰富课外音乐活动,围绕学生的兴趣开展活动,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学习音乐。

6.多观察和学习其他学校的课程,将有效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本校,拓宽学生的视野。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内容

1        课堂常规《阿里里》

2      听赏《丰收之歌》,学唱《金铃铛》

3      学习节奏记号,为歌曲编创简单律动

4       学唱《对十》

5       国庆放假

6       学唱《大钟和小钟》

7       听赏《在钟表店里》

8       听赏《窗花舞》,学唱《小毛驴》

9       学唱《望月亮》

10       学唱《蒙古小夜曲》

11       期中质量检测

12       学唱《锣鼓歌》,认识乐器锣鼓

13       学唱音阶歌

14       听赏《小狗圆舞曲》,学习《学飞》

15       学唱《贝壳之歌》

16       学习音阶手势

17       新年联欢会

18       我们的音乐小天地

19      期末质量检测

20      完成学期结束工作

《小学二年级音乐课程教学方案》.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12345.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