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课程教学实施计划
高一历史教学面临初高中衔接问题和学生基础薄弱等挑战。学生历史学习停留在初中阶段,认为历史科目不重要,学习时间主要分配给其他科目。教师负责多个班级,授课时间有限,缺乏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导致学生学习依赖教师讲解。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教学需要精心设计,结合趣味性历史故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并改进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策略。计划在本学期内完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至第二章第六节的教学,合理安排课时,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面临的现状及问题:
①初高中衔接问题及学生的历史学科基础薄弱。高一学生刚刚步入高中,历史学习水平仍停留在初中阶段。在他们的观念中,历史只是一个副科,开卷考试,而且考试题目的思维深度不够。平时的学习时间几乎都分给了语文、数学、外语以及理科课程。新环境的适应期,加上初中历史知识的薄弱,使得高一历史教学更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融入一些历史典故,尽量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历史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传达给学生。
②教师负担重、授课时数少的问题。我校高一年级共有24个班级,每位历史教师需负责8个班级,而每个班级每周仅有一节历史课。
③上学期学校不允许购买政、史、地的辅导资料,缺乏丰富多样的历史资料供学生阅读,也没有灵活多样的练习题可供参考,学生的学习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讲解,作业则需要老师轮流打印,十分不便。
三、针对性措施:
(一)精心设计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备课时要认真准备每一节课,探索教学设计,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
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初中生相比已有较大提升,理性思维正在逐步形成。但高一学生尚未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过于枯燥的分析方式可能不适合他们的认知。教学中需要结合趣味性较强的历史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及其背景。
(二)精心组织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
(三)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也能学习到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改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固有观念,使他们掌握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策略。
(五)在组内成员之间互相支持,开展听课交流与共同探讨,力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计划:由于每周仅有一节课,计划在本学期末之前完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至第二章第六节的教学。其中第一章的第一节、第五节与第二章的第五节各用两课时进行教学,其余每节课将用一课时来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