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学安排

教学计划2小时前

小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系统梳理和针对性复习,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复习过程中强调查缺补漏,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与内化,同时鼓励灵活解题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计划中详细列出各知识模块的复习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明确重点与难点,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措施包括组织学习小组、采用多样的复习形式、重视知识融合等,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补差措施。复习共计16课时,目标明确,注重趣味性与操作性,力求让学生在复习中提升自我评价能力和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学计划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期末复习的时刻已经来临。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整理和复习这段时间所学的知识,特制定以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指导思想

1. 查缺补漏:对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梳理,理清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借助基础知识的复习与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同时深化理解,使知识内化为他们的数学素养,让学生的知识掌握从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

2. 灵活解题:鼓励学生在复习和练习中分类整理知识,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他们面对实际问题时的综合运用能力。

3. 方法培养: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数感及数学思维的提升,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4. 习惯培养:力求让学生培养认真做题与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提升他们的数学情感,确保复习的计划性和高效性。

二、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本班学生的基础普遍较薄弱,但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们思维活跃度有所提升,课堂氛围也逐渐改善。然而,年纪尚小的学生仍存在粗心和计算错误的情况,对于应用题的理解能力也显得不足。在复习中我将重点放在计算能力的提高和对应用题的理解上,同时巩固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而对于少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我会提升难度,着力进行深度训练,期待他们的知识与技能均有所突破。

三、复习内容及要点:

1. 数与代数

第二单元:两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七单元: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要点:

(1)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合理选择适合的单位来计量生活中各种物体的容量。

(2)在进行两位数除法时,熟练运用试商和调商的方法,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商的位数及估算商的最高可能位。

(3)利用商不变规律进行简化运算。

(4)正确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包括有括号和无括号的情况。

2. 图形与几何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

要点:

(1)识别直线、射线与线段,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概念,掌握两点间连线的最短特性。

(2)了解角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量角器测量和绘制角,并了解三角尺上各角度数的对应关系。

(3)认识锐角、钝角、直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4)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之间的相交和平行关系,能够通过直尺和三角尺正确绘制平行线和垂线,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并能进行实际测量。

3. 统计与概率

第四单元: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

第六单元:可能性

要点:

(1)让学生参与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描述与分析的全过程。

(2)引导学生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让他们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4. 数学思想方法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能够根据数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并进行有效解决。

(2)通过两步或三步计算,针对实际问题,学会列出综合算式。

四、复习重、难点:

重点:梳理知识内容,注意查缺补漏。

难点: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

五、复习的教学措施:

1. 组织学生回顾与整理学习内容与情况。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组建学习小组,交流本学期学习内容,进行自我反思与提高针对性。

2. 针对不同领域内容特征,采用多样复习形式。

(1)在除法练习中突出不同情况比较,引导学生分享各自的试商经验与技巧。

(2)混合运算中要强调审题的重要性,确保学生能准确判断运算顺序。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强化学生的解题策略意识。

(4)复习空间与图形知识时,强调实际操作,理解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5)在统计与可能性的复习中,增强学生用统计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 重视知识融合,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以策略多样性解决问题,设计综合性练习,加深知识联系。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制定个性化补差措施。

(1)根据学生不同的差距,制定符合个体的目标与措施。

(2)结合课内外补差与“一帮一”形式,鼓励学生互助进步。

(3)关注弱势学生,适时给予提问与辅导,鼓励进步。

六、复习的注意事项:

1. 避免盲目综合练习,应以知识梳理为主。

2. 每节课复习目标明确,关注知识技能与思维能力的提升。

3. 注重趣味性与操作性,提升知识整理与应用的能力。

4. 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确保学习方向一致。

5. 培养学生客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教师适时引导。

七、时间安排:

总计16课时。

1. 数与代数(4课时)

2. 图形与几何(4课时)

3. 统计与概率(2课时)

4. 数学思想方法(1课时)

5. 综合训练(5课时)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教学安排》.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13116.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