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教学规划

教学计划19小时前

本教学计划旨在提升二年级学生的数学基础,内容包括认识数字、加减法基础、图形识别、长度单位及时间概念等。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加减法计算能力,帮助他们理解运用加法口诀解决问题,并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通过观察和统计,学生将学习如何用图表表示数据,初步认识概率。计划强调学生的课堂纪律和学习习惯,针对个别后进生提出改进措施。教学中,将结合直观工具与实际生活,使数学学习更生动有趣,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不同方面取得进步。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1、认识数字2、加法基础3、认识图形4、初步了解减法5、公式求差(一)6、厘米与米7、位置与方位8、加法基础与公式求差(二)9、时、分、秒10、观察事物11、数据统计与可能性12、期末复习

 二、班级情况分析

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习惯上表现良好,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能够认真完成作业。然而,也存在个别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作业质量较低,形成了班级的后进生。改进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三、教学目标

1、经历相同数字相加的情形,了解到可以用加法来解决问题;当相同数字较多时,加法表达式相较于简单的加法计算更加高效。

2、帮助学生理解1-6的加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加法计算及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认识图形的边,初步了解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化。

4、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能够读写除法算式,并了解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通过1~6的加法口诀求得差。学生写下减法算式后,可以直接进行口算,而不是依靠分步操作来找出答案。

6、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概念,并能进行实际应用。

7、学习7-9的加法口诀,掌握一位数与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8、通过观察和数数,了解钟表上的大格和小格,初步形成对1时、1分的理解,并能认读钟表上的时间。

9、感受秒的概念,理解秒与分之间的关系。

10、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事物技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11、整理事件中的信息,用条形图或方块图表示数据,理解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之间的差别,初步体会概率的概念。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加减法的计算及解决相关问题

难点:1、熟悉并应用常见的单位厘米、米

2、方位的认知,如东、南、西、北等

3、从不同方位观察事物

4、理解时、分、秒的概念

 五、教学措施

1、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注重能力与学习习惯的培养。

2、利用直观的教学工具进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从而轻松掌握所学内容。

3、加强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辅导,确保每位学生的进步。

4、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教学规划》.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15331.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