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规划(通用2篇)

教学计划2小时前

本教学计划针对新组建的五年级语文班级,分析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材内容。班级共有37名学生,女生学习态度较认真,而部分男生表现较为随意。教材包含28篇课文,分为精读、略读和选读,旨在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涵盖多个主题。学习目标包括汉字识字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和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学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教学重点在于理解词语意义、流畅朗读、清晰表达和写作技巧的提升,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最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最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为新组建的班级,由男生22人和女生15人,共37名学生。由于刚接手一批调整过的学生,对他们的学习情况尚不熟悉。观察发现,大部分女生在学习上表现得相当认真,上课时专注力强,作业完成质量高,而个别男生的学习态度则显得较为随意,作业完成迟缓且字迹不够工整。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含28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计32篇。课文从精读到略读再到选读,呈现出逐步放手的教学设计思路,旨在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材以专题形式组织,共分为八个单元,主题依次为: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汉字王国,父母之爱,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特别是在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教材安排了不同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得学习方式更加丰富多彩。每组教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导语;2、课例;3、积累与运用,通常安排在一组课文或读写示例后,涉及词语盘点、口语交际及习作等。

2、学习目标

(1) 学生能运用汉语拼音进行识字,学习普通话。

(2) 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认识200个生字,其中150个能准确读音并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书写。

(3) 学生能通过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含义,能够在口头和书面中运用已学的词语,学会用词造句,将理解、积累和运用有机结合。

(4) 能用普通话流畅、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指定的内容,默读时要求有一定速度。在阅读中理解词语的恰当意义,领悟含义深刻的句子及其表达效果,初步掌握文章基本表达手法,并敢于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通过查阅资料独立阅读适合的书籍,了解主要内容,并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0万字。

(5) 在口语交际方面,学生能用普通话清晰讲述事情,并在讨论问题时阐述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意见,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并能简要总结。

(6) 写作方面,学生能够观察事物并准确记录,写出内容具体、条理清晰、情感真实的简单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同时学会撰写读后感和缩写课文,能够从内容和语言上进行自我修改,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意见,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作文。

(7)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习辨别是非,初步掌握查找和运用资料的方法,能够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并对活动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习制定活动计划和总结。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学生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尤其是较为深奥的句子。

(2) 能用普通话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熟练背诵,能够在阅读中理解语境中的词义和句子的内涵,逐渐掌握文本的表达顺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讨论中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通过词典独立阅读相关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并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0万字。

(3) 能够清晰明了地讲述事件,勇于参与讨论并表达意见,同时能简要转述他人的发言。

(4) 在写作方面,能够重点观察事物,写出内容具体、条理清晰且真情实感的作文,并能进行内容和语句的自我修改。

(5) 初步掌握查找资料的方法,能够策划并讨论简单的社会活动,学习制定活动计划和总结。

四、学习习惯培养和学习评价

1、培养预习习惯:统一预习要求,有的做在书本中,有的做在专门的预习本中。

2、培养听课习惯:要求学生端正坐姿,学会倾听和合作。

3、培养作业书写整洁的习惯。

4、学习习惯的评价与海娃拾贝积分相结合。

5、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朗读评价。

6、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阅览课和每周二的15分钟午间阅读课,增强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方法的指导。

7、继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

8、继续以海娃拾贝进行学习评价,课堂上和作业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可适当获得“真棒”的绿色卡纸奖励,累计30次可兑换一张智慧贝。

五、教学研究

围绕学校提出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开展教学研究。

最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第2篇

一、教学理念:

1、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尊重每位学生的独特性,培养学生自我表达的能力。

2、语文教育应普及至每个学生,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和综合素养。

3、语文教师应积极开发和运用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

4、语文教育不应仅限于字词的学习,应建立广义的语文观,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关注语文教育与现代社会及学生生活的联系。

5、构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主导性和个性化的学习。

6、强调学习过程,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总数为57人,男生29人,女生28人。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向上。根据上个学期的期末测试结果显示,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家长对其学习的关注不足,亟需教师的额外辅导。也有个别学生缺乏学习自觉性,未能按时完成作业,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和教育。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由八组专题组成,依次为:第一组“走近西部”,第二组“童年的乐趣”,第三组“语言的魅力”,第四组“感动我的人”,第五组“中国古典文学之旅”,第六组“信息化时代的探索”,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物”,第八组“异国风情”。

全书共28篇课文,精读与略读各14篇。每组包含“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并在每组后设有“词语盘点”。所有课文后均附有资料袋和阅读链接,使学生的学习更为丰富。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有两份生字表。生字表(一)要求认识200个字,完成小学阶段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要求;生字表(二)要求写150个字,总计写字量达到2300个。

(二)教材特点:

1、明确学习目标,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要求。

2、教材内容注重丰富性和人文内涵,强化育人功能。

3、专题设置灵活多变,编排形式在继承基础上有所发展。

4、导学与练习设计系统,增强导学、导练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调整“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

6、在“综合性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提升语文运用能力。

(三)单元重点、难点

第1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资料搜集了解西部,激发对西部的情感;学习把握课文主旨,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提升理解能力和语言感知;指导学生初步了解适合其接受的写作方法,运用到习作中。

第2单元:通过阅读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热爱,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和珍贵,丰富情感体验;通过对比学习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并分享自己的童年经历。

第3单元: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表达方式,积累优美语言。

第4单元:引导学生深读课文,感受人物品质,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培养速读能力。

第5单元: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感受其魅力。

第6单元: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变化,学习信息的搜集与处理,撰写简单研究报告。

第7单元:感受作家描写人物的手法,学习在习作中应用。

第8单元: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积累优美语言,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对异域风情的了解。

四、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独立识字能力,教学应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教材的精读与略读部分不再注音,学生在阅读中自行解决生字,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识字能力。

本册的写字150个,安排在精读课文中,课堂教学结束时完成。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注重字的结构和笔顺,使其书写端正。

(二)阅读教学

1、高年级的朗读要求不仅要正确流利,还有感情。阅读教学应多读少讲,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朗读深入理解课文。指导学生把握全文情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运用课后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表达技巧,发现语言的特点。

3、依据课文特性,灵活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

(三)口语交际教学

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关注学生的兴趣与年龄特点,设计多个互动情境,提高交际能力。

(四)习作教学

1、作文指导应从内容入手,注重激励,帮助学生找到写作主题,选择合适内容进行写作。

2、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表达,提升写作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本册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为“信息传递的变迁”,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活动通过探索、调查与实践,增强学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规划(通用2篇)》.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yyds3.com/jiaoxuejihua/15453.html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